伊尹德义,万代楷模

郑念行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伊尹名叫伊阿衡,是商初大臣,尹是官名。他一心想辅佐成汤,但是他们并不认识,而且也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见面。

于是,他想了个奇特的办法,当时生活在今陕西省陈留县附近的有莘氏部落女子,正在准备嫁给成汤做妃子,他便跑去作为男仆,一块儿陪嫁过去,他背着炊事用具,来到了成汤的宫殿里。

阿衡用烹饪中的各种滋味作比喻,来游说成汤,让他致力于实施王道政治,以仁德治国。成汤听了他的话之后,很受启发,非常赞赏,决定重用他,便任命他为自己的宰相。

关于伊尹的出道,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相传伊尹是位隐居的贤者,成汤打算任用他,便派人去迎请。经过五次往返,伊尹才肯出山任职,辅佐成汤。他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的事迹以及九类国君的不同状况。成汤很受启发,便任用伊尹管理国家政务。

据说,伊尹还曾经离开成汤,专门到夏国去考察。因为看到了夏桀确实荒淫残暴,政局败坏,民不聊生,已经无药可救了。于是他才重新回到了成汤身边,帮助成汤,以完成大业。总之,伊尹为人,十分重视德义。

成汤的嫡长孙太甲在位时,伊尹已经是几朝元老了。他在太甲即位之初,创作了《伊训》、《肆命》、《徂后》等文章,希望借此来辅导新君。但是,太甲在即位后的三年里,统治暴虐,背叛道义,不遵守成汤制定的各项制度。于是,伊尹为了挽救国家和百姓,不致遭受更大的损失和不幸,便把太甲,流放到成汤的葬地桐宫,让太甲在那里面对祖先,反省自己。在这段时间里,伊尹代理行使君王权力,主持国家事务,并且接受诸侯朝见。

太甲在桐宫居住了三年。经过深刻的反省,他终于悔悟、认识了自己的罪过,下定决心,改过自新。于是,伊尹把太甲帝,重新接了回来,并把国政交还给他。在此期间,伊尹面对各种议论,都不动心。只把德义,置于心中。

太甲帝重新归位,对伊尹十分感戴。从此以后,修治德政,勤于治国,四方诸侯又重新归顺于殷朝,百姓也获得了安宁和幸福。朝廷内外,一片祥和。大家都理解和赞颂伊尹重德爱民,处事周到公正,无私无畏,大义凛然,感天动地。

正是:
世间至宝唯在德,
做人处事不可缺。
万代楷模有伊尹,
令人思之心头热!
(事据《史记•殷本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文选郎中陈云等人,被属吏揭发,都被罢官入狱。吏部尚书深知黄孔昭廉洁,把他调到文选司,九年提升为郎中。按照惯例,文选郎中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负责人,大多闭门谢客。
  • 刘巴,字子初。少年时即以才名,闻诸遐迩。但为人孤傲,不愿轻易屈身就人。荆州牧刘表,曾几次召他为官,他都不肯答应。刘表本来与刘巴的父亲刘祥关系恶劣,刘巴又屡次拒绝到他麾下任职,于是刘表便起了歹意。一次,他派人拘捕了刘巴,暗中又唆使刘祥原来的亲信,多次向刘巴通风报信,说:“刘表想杀掉你,不如和我一起逃生。”刘巴听后,心想:偷跑非君子之所为;不为所动。刘表才决定不杀他。
  • 王泰,是个十五岁的男孩,永嘉县人,是宋朝提刑按察使王允初的后代。他幼年失去了父母,为伯父所收养。
  • 刘佐护送母亲和弟弟们一起北上,渡江时大风骤起,当时刘佐十五岁,他哭着祷告上苍说:“我愿意替代我的母亲和弟弟们去死。”风愈刮愈猛,刘佐准备投水自尽,以自身去替换母亲和弟弟们的平安。撑船的人死死抓住他不放。
  • 宋仁宗皇帝二十三年,下诏命令各州县设立学馆。那时的州县长官,有的贤明,有的愚昧。奉行诏令时,有的尽心竭力,恭敬地仰承皇帝旨意。有的装装门面,胡乱写一道奉诏文书了事。以致有些地方一连几座城邑,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上面倡导,而地方不响应,使得教学受阻,不能推行。
  • 柳宗元,字子厚(以下均称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能干,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他很年轻时,便已经成才,并考取进士科第,显露出卓越的才华。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正字。他才智突出,清廉刚毅,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典籍和诸子百家。言谈纵横上下,意气风发,常常使满座的人为之叹服。因此名声哄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要收他做自己的门生,众口一辞地推荐称赞他。
  • 明神宗后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为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附近一些读书人听说顾宪成学问好,都赶到无锡听他讲学,把一所本来就不大的东林书院挤得满满的。
  • 明朝末年,发生了战乱,纪晓岚的曾伯祖镇番公当时只有十一岁,被掠到山东临清。他遇上了曾在他家打过工的李守敬。李守敬便用独轮车把他送回家,一路上道路崎岖,多次死里逃生,李守敬始终没有抛弃他。
  • 上元初年,京师干旱,一斗米要值数千钱,人民死亡的很多。李皋筹计俸禄不足以养活全家,急忙申请调外官,贬职任温州长史。不久就代理知州。当年农业歉收,温州官仓存有官米几十万斛,李皋准备用来救济灾民,吏员不敢奉行,叩头请求李皋等候皇上的旨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