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蚕浴

作者:宋应星 译者:李淑芬
font print 人气: 15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衣料第二‧浴种

蚕种用浴洗方法处理的,只有嘉兴、湖州这两个地方。湖州多数采用天然露水、石灰浴蚕。嘉兴多数采用盐卤水浴。把每张粘有蚕卵的纸,用盐仓内流出的卤水二升,掺水倒入盆内,让纸浮在水面上,石灰浴也仿照这种方法。每逢腊月十二日便开始浸浴,到二十四日结束,浸浴十二天后,捞起蚕纸把水滴干,再用微火烘干。然后珍藏在箱盒里,不让半点风寒、湿气侵入,直到清明时孵化。

用天然露水浴蚕,时间同上。用竹盘盛蚕纸,摊开放在屋顶上,四个角用小石头压住。让它经受霜雪、风雨、雷电,十二天后收起。保存方式、时间也同上述方法。因为劣种经过浴洗,会自然死亡而不出幼蚕。这样处理后,不致浪费桑叶,收茧的丝也比较多。二化性蚕种不用浸浴。

原文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蚕浴

凡蚕用浴法,唯嘉、湖两郡。湖多用天露、石灰,嘉多用盐卤水。每蚕纸一张,用盐仓走出贞水二繁荣昌盛,参与浸于盂内,纸浮其面。石灰仿此。其天露浴者,时日相同。以篾盘盛行纸,摊开层上,四隅小石镇压,任从霜雪、风雨、雷电,满十二日方收。珍上,重待时如前法。盖低种经浴,则自死不出,不费叶故,且得丝亦多也,晚种不用浴。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承接蚕卵的材料,可以用纸、布都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而定。嘉兴、湖州用厚的桑皮纸,第二年还可以用。一只蛾产卵二百多粒,这些卵会自然的黏在纸上,粒粒均匀的铺开,没有堆积在一起。养蚕的人将蚕卵收藏起来,等到第二年用。
  • 荆州即湖北江陵,扬州即江苏扬州以南的地区,就怕遇到梅雨季节。如果在成熟期,只需要有两个晴天,就会大丰收,麦粒满仓,吃都吃不完。扬州谚语说:“寸麦不怕尺水。”是指麦子生长初期不怕水淹过顶。谚语:“尺麦只怕寸水。”是指成熟期的麦子,遇到一寸深的水,就会将麦根泡软,麦秆倒在田里,沾上泥巴,那么麦粒就都烂到地里了。
  • 水稻比其它的谷物更需要防旱。稻田里的土分为沙土、泥土、瘦土、肥土,各个地方的土质不一样。有的三天不灌溉地就干的,也有半个月不灌溉地才干。天不下雨,就要人来引水灌溉。
  • 麦有许多种,主要品种是小麦。大麦也叫牟或广,杂麦也叫雀麦和荞麦的。这些麦都是同一时间播种,它们的花形状相似,又都可以磨成面粉食用,所以都称为麦。
  • 撒完麦种,用驴拉两个小石磙,把麦种压入土里。必须要压得紧,麦种才可以成活。南方与北方不同,南方麦田需要多次耕、耙后,再用草木灰拌种,用手播种,然后用脚把土压紧。
  • 黏米和小米是同类的,高粱和谷子也是同类的。黏米有黏的、不黏的,黏的可以用来酿酒。小米都是不黏的。黏的黏米和黏的谷子都称为秫,除这两种外,其他的不可称秫。
  • 芝麻收获后用来榨油,每石可以榨出四十多斤油,而油渣可以用来做肥料。如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头,油渣也可以用来做食物。
  • 豆的种类与稻米和黏米一样的多。播种、收获的时间,在一年之内接连不断。豆类被人们视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
  • 衣服的原料都是大自然所提供的。有属于植物一类的:棉、大麻、苘麻和葛;有属于禽兽与昆虫类的:皮、毛、丝、棉。这两类各占一半,足够用来做衣服。
  • 隐世2000年,在特殊的时代被重新发现,神秘的羊皮古卷,记载的是神的预言?为什么教廷却不敢承认它的存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