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范宽《谿山行旅图》密码

作者:邱馨贤
范宽《谿山行旅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969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北宋范宽《谿山行旅图》不仅被誉为中国山水画里最高的一座山,外国人想了解中国山水画时,一定不能不提到它。看过这幅画的人几乎全是“一见难忘”,许多人好奇,许多人感动……,这幅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本文就将试着解读在这幅“其实很数学”的画中,到底蕴藏了哪些秘密。

引言

李霖灿在《中国美术史稿》中谈到:“记得刘国松氏对我说过,有一次他对这幅巨轴凝眸深思,竟然‘感激’得流下了眼泪!”刘国松是台湾早期现代艺术的开拓者,看了这幅画后,感激的流下眼泪。在此,“感激”二字用的很有趣,一般我们对于施恩于我们的任何人、事、物感激,是因为我们从对方身上得到了升华,或是得到启发、包容和谅解。而刘国松,一个从事现代艺术的人,为什么会对一幅千年古画感激呢?李霖灿解释了这个感激的眼泪是怎么来的:“刘国松氏不过是被范宽的‘ 诚恳’所感动了而已。试看那千笔万擢不厌其烦的‘雨点皴’法,若不把山的庄严伟大,从心坎中画到了顽石点头誓不罢休,哪个人能不为范华原的‘诚恳’所感动?”——李霖灿认为他是被范宽的“诚恳”所感动的。

范宽的“诚恳”无疑是十分动人的,但只因为他使用了“雨点皴”吗?这幅画感动了古今无数人,也许画中还蕴含了更多的“感动因子”有待我们去发掘。

一、关于范宽

范宽(活耀于十世纪),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说到范宽:“性温厚,有大度,故时人目为范宽。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妙。”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他:“进止疏野,性嗜酒好道。”看来是位个性落拓的求道者。

他擅长山水画,北宋《宣和画谱》描述了他学画悟道的经过:“初学李成(五代山东画家),既悟,乃叹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舍其旧习,卜居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而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遇……,故天下皆称宽善与山传神。”可见他之所以能画出山的精神面貌和神采,而不是只描绘了表象,究其原因就是范宽让自己完全融入山水间,“理通神会”,观照自然与自身、天人合一,因此他能将山的真精神于笔下自然流露。

二、《谿山行旅图》构图特性

(一)、中峰鼎立,中轴巨碑式构图

《谿山行旅图》是故宫的镇院之宝。画面朴实、稳定,这些特质从他的构图看的出来,比如他的构图是中轴式、巨碑式构图,本身就有中正平衡的效果,相当对衬、而且居中。

(二)、主山(远景)占画面三分之二,且几近满幅

这幅画的尺寸很有趣,高二〇六,宽一〇三公分刚好是二比一。远景山形圆浑,占满了画面的三分之二,远山就是这幅画的主角。他这种满幅的效果,造成了永恒、稳定、包容的视觉感。

(三)、等比级数的比例造成视觉的跳跃

这幅画还有着很独特的构图,前景、中景、远景的比例刚好是一比三比九。等比级数的构图比例,造成视觉的跳跃:一方面产生节奏感,另一方面也成就了中轴主山的巨大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打个比方,我们看台北一〇一大楼,如果远距离看,我们并不会觉得它特别高,我们只会觉得它比其他地方高;但是,你一到台北一〇一底部,你就知道它有多高了。

这幅画也是如此,远景主山墨色跟前景一样重,又非常巨大,他的强度其实比前景的石块还要强,直接打到你的眼前,这时你好像被迫站在山脚下,但很有趣的是,虽然你好像站在山脚下,但是你不是,这里还有一个很虚灵的云雾,你根本不知道他的距离有多远。

三、《谿山行旅图》笔墨技法特性

(一)、写实与写意-形神俱足

这幅画虽然旨在将山的内在精神传达出来,但一方面又很写实,他将陕北高原特殊的地形地貌也充分表现出来了。

(二)、创“雨点皴”

他创立雨点皴,就是为了表达山石的坚硬,使山的形体跟质感俱足。

如斧凿般的雨点皴,凿出山的实质与风骨。点点雨点,如细胞,如分子,如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画家画作时如雕刻工匠般,一点一点的,细心耐心但雄强的画出,如同修行一般,日复一日,勇猛精进。范宽《谿山行旅图》局部。(公有领域)

(三)、用笔雄强老硬、强韧坚实

画中的用笔都非常刚硬,但又很有韧性、很坚实。不管皴法或是轮廓线,都非常的坚实,宛若工匠的凿刻。

(四)、轮廓线内侧留白

范宽在山石轮廓线内几乎都留了一道白,一般的山水画家很少这么做的。外国人一直诟病中国画没有光影的处理,好像画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随便画,其实不是的。我们画西画时,都会处理反光,范宽在山石轮廓线内的留白,就像是反光线一样;有修炼的人还能知道,在另外空间里,有些东西是自体微微发光,他这样的表现也有那样空间的感觉。范宽一方面处理了石块间的距离感,一方面也传达了这样的意涵。

四、密码解读-一比三比九代表何意?

(一)九层天乎?

中国人特别重视“九”这个数字,据说它是由龙形图腾演变成文字,象征着神秘与神圣。古代皇帝有“九五之尊”之称,而帝王也喜用有“九”字的吉言,代表吉庆祥瑞,例如清朝雍正皇帝五十大寿时,就有“无量九尊”、“天保九如”、“禹贡九鼎”等物献寿。

而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中,“九”是最大阳数,象征着天,天有九层,九层天就是指天之极处。《黄帝内经素问》中也提到:“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因此推论画中一比三比九的比例很可能与宇宙结构、与天之极处十分相关。

范宽《谿山行旅图》,构图比例: 三段景代表三种层次:象征人和宇宙的关系。前景:凡俗世界。中景:好道,求道,修道的层次。远景:宇宙最高意志主宰。(艺谈 Artium提供)

(二)三段景代表三种层次,象征人和宇宙的关系与宇宙的基本结构因为有了一比三比九的比例关系,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这幅画中“人”和“天”的关系与脉络,画中清晰的展现三种层次:

一、前景-凡俗世界

前景行旅二人在炎热搧扇,打赤膊;四头驴背驼重物、步履蹒跚。就好像尘俗的世界,人们有远有数不尽的包袱,放不下的执著,很忙碌又辛苦的生活着。画中旅人前行的道路似乎宽广,但却永远无法提升层次,而且看不到天,因为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现世的人们也一样,在这个层次中你感觉很自由,好像可以任意做很多事,可是你却可能发现日复一日,你仿佛永远在同一个平面上无法提升。

范宽《谿山行旅图》局部,前景行旅二人在炎热搧扇,打赤膊;四头驴背驼重物、步履蹒跚。(艺谈 Artium提供)
范宽《谿山行旅图》局部,道路似乎宽广,但却永远无法提升层次,而且看不到天,因为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艺谈 Artium提供)

二、中景-好道、求道、修道的层次

如果仔细看,你会看到中景画幅左方的树丛后有一位穿着僧侣袍的求道者。而这名僧人要从画幅的左方翻山越岭,经过危桥,在道路隐晦、丛林密布中探求摸索,才能到达画幅右方树丛后的寺院。其实接触过修炼的人们都知道修炼的困难,仿佛你一开始修炼就要面对触及你心灵的真正考验。中景象征着修炼者辛苦以求道、以及一道被遮掩的、不明的求道之路。

范宽《谿山行旅图》局部,中景僧人。(艺谈 Artium提供)
范宽《谿山行旅图》局部,中景求道者的路线:翻山越岭,以及一道被遮掩的求道之路。(艺谈 Artium提供)

三、远景-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

占画面三分之二的远景主峰,是这幅画中最独特的部分。坚实浑圆的主山巨大无比,高耸入天之极处,这似乎表现着坚强的意志,象征了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而祂一直恒常不变的注视着下方的生命。此外,山体两侧画有流泉、飞瀑和烟岚,似象征着流动灵源;山顶密林于中景针叶林之上,除了画出难以测量的高度,也传达了极高无华的意涵。

范宽《谿山行旅图》局部,远景山峰。(艺谈 Artium提供)

如斧凿般的雨点皴,凿出山的实质与风骨。画家画作时如雕刻工匠般,一点一点的,细心耐心但雄强的画出,就如同修行一般,日复一日,勇猛精进。

远景主山体旁直泻而下的流泉,不断流泄到中景,再奔入前景而越见宽广,仿佛正说明着造物之恩如天降甘露,披及万物。这道隐密深处的瀑布在画中刚好位于寺庙的正上方,也就是暗示着“法源”、“道源”的流瀑与修行者的距离最为接近,传达了“唯修炼得闻天音”的讯息。另外,此唯一能够与主山体连结的流瀑细弱的泉声,又如同是感知生命来自何方的一道细微线索。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通天之道既窄且幽微,山势(道体)如此之高,平面距离又难以测量,高处难以攀登,却见画中修行的人跨步前行,看似不犹豫,心意已提升。

范宽《谿山行旅图》局部,远景主山体旁的流泉—法源,道源。(艺谈 Artium提供)

小结

《谿山行旅图》或许是范宽心中的修行境界示意图。更重要的是这幅画其实是在呼唤着所有的观者--回归与升华,而那也许正是你内心受到感动的真实原因。@

──转载自《艺谈ARTIUM》

(点阅【艺谈】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关仝,是五代后梁著名的山水画家,陕西长安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的弟子,画史上“荆关”被并称为北派山水画耆宿。和李成、范宽在北宋并称为“三家山水”,褒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古代画家
  • 北宋初期,中国的山水画北方有荆浩、关仝,江南则数董源和巨然,人称“董巨”。由于董源和巨然生于五代,董、巨均为五代画家。
  • 五代时期的荆浩和关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开创了大山大水的构图,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李成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在五代、北宋初期,李、关、范的画风,风靡齐、鲁,影响关、陕,实为北方山水画派之宗师。可以说是“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 恽寿平跟王翚说好了:山水画我自知胜不过你,这条路我如果走下去,也只能在你之后,所以我决定走另一条路。于是,终于让这位具有绝世灿才的画家,放弃他最钟爱的山水画,转而去耕耘一片荒瘠又乏人问津的没骨花鸟。
  • 古老的华夏文化是半神文化,由神派黄帝来主掌人间。 也许为了点缀他的威严,也许被赋予传播文化、智慧种子的天命,于是,大臣史皇在黄帝衣冠上点缀彩色花纹,开创五彩之绘。 而另一位大臣仓颉,从天地山川鸟兽获得灵感,造出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 图为唐 韩干《牧马图》。(公有领域)
    华夏丹青艺术发源于中国古老的半神文化,其艺术风格与精神,展现了绘画深奥的内涵,及各朝代社会文化特质。 五代、宋前期绘画延续、衍生自唐朝,技法、观念趋于完备;山林文学与自然山川的体验,深深影响了中国山水画。 元代神灵劝诫题材变少,兴盛的人画家画作中,仍然有着一种高洁、脱俗。至明末徐渭,不满世俗、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以夸张手法所作之作品,在绘画史上留下了嘲弄的一笔。
  • 历代画家以之入画,以画传世,秋日更华美,秋意更浓重。我们挑选了三幅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请大家从不同角度走入画家的世界,来共品三代金色之秋!
  • 这件作品虽然巨大,但画面给人感觉愉快、宏大,并不暗沉、萧条,例如画中的松叶十分茂密,与郭熙《早春图》中的蟹爪枝给人萧条的感觉、或春芽才刚冒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这幅画像是夏天,生机勃勃,且声音很多,画中可以感受到泉水汩汩、松风摇曳、主峰两侧、山凹处、山峰处都有流泉,呼应了画名中的“万壑”。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