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阿嬷的智慧─家有偏方 山瑞香和透酱蛇

陈渊灿(嘉义)

人气: 276
【字号】    
   标签: tags:

山瑞香和透酱蛇都是台语发音,“香”字是ㄏㄧㄨ,有鼻音;“透”字是ㄊㄤˇ,贯穿之意,与酱字均为谐音假借之字。前者是民间草药名,后者是一种恶毒的皮肤痈疔类症。病名还附上“蛇”字,可见这症状的可怕。

60多年前,二次大战尚未结束,日本败象渐露时,为了躲避美军轰炸,重要城市居民被劝导疏散到乡下居住,减少空袭的损害,当年叫“疏开”,系疏散之意。当时交通还相当落后,家里能有一部脚踏车代步,就令人称羡不已了。

当时我还只是十二、三岁的小孩,随家人由嘉义迁居到县下民雄乡大崎脚(今大崎村),由市区到疏散地方约8公里左右,大马路完全都是碎石路,而路旁就是牛车路。由嘉义到大崎脚,又须通过牛稠溪,现在固然有台林桥可过,当年哪还有什么桥呢?都是卷起裤脚,赤足撩溪而过。

当时先父任职嘉义邮局窗口,大哥在台银服务,父兄上班后,家中男丁就属我最大。把家财装上雇来的牛车去大崎脚的搬家之路,自然是我和家母两人的事了。家母右脚之背(脚盘)可能有小伤口,当然不以为意,也照撩下溪。事后怀疑可能就因此受到感染,原来的小伤口红肿破皮后便成大伤口,开始糜烂,痛不欲生。当年医药欠缺(民众遍地流行疟疾也无药可治),医师也束手无策。据说透酱蛇最后会在脚盘上烂透到脚底,举起脚来可透过脚盘上的洞口,观看前景,闻之令人不寒而栗。

幸好家父认识任职阿里山林场(嘉义林区管理处前身)常来邮局寄大批信件的郭朝金老先生(当时约60岁左右,个儿小,居住市郊台斗坑)熟悉民间药草的妙用;他看到家母的疮口后断为“透酱蛇”,必须以“山瑞香”才能治愈。从那天开始,他于下班后骑车到处寻采药草,用中药房常用的小舂臼捣碎后,以一小片山姑婆叶为垫子,贴敷在疮口上,每天换一次药,相当勤快。果然这难治而可怕的透酱蛇,经他20多天来的敷药后,慢慢的痊愈。原来深凹下去的、脚盘上约50元硬币大小糜烂的疮口,终于长出了新肉,“回填”上来了。

当新的皮肤也长好之后,终告痊愈,真是感谢莫名。虽然长回了原来健康的皮肤,但还是不能用手指轻按,否则仍会感到疼痛。可见这种恶毒的肿瘤,真叫人心惊胆怕。

嘉义东市场有一家草药店,经询据老板称:山瑞香是有,但都是晒干之后切碎供煎服之用,已无法辨别原来的样子,而且40来岁还蛮年轻的他,只知道内服之用,似乎不知也有外敷之效。笔者记得那是接近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像番薯叶般,恐怕方家才能识得其外用的宝贵用途吧。◇

听听医生怎么说:

民间药常一物数名,或数物同名,易混淆误用。一般常见的山瑞香,是海桐花科的灌木或小乔木,叶可解毒止血,多作盆栽。瑞香科的瑞香有数种,较常用的狼毒,辛苦有毒;了哥王,辛苦寒,多用在消肿散瘀止痛,治各种疔毒。

根据渊灿所述,可能是菊科的蔓泽兰,早期1970年左右出现在南部,严重破坏动植物生态的杀手,称为绿癌。茎的中部叶呈三角卵形至卵形,花冠白色,叶子由小到大,大可像地瓜叶般,全草甘寒,据有清热解毒止痛消肿功效。另外,姑婆竽属天南星科,块茎、花序、及全株汁液都有毒,根茎毒性较大,具清热解毒,消肿去瘀生肌止痛功效,外用常治疔疮肿毒。不小心误食,轻微的快喝冰水解毒。

民间病症称“蛇”者,多接近疱疹症状,由轻到重。有毒药物以毒攻毒,体质不壮者,剂量过重易中毒,药品清洁不慎,则易引发蜂窝性组织炎,勿用,最好请教医师。
(中医师/温嫔容)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