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判释(44)

九、孔子与孟子之学同异
黄鹤昇
font print 人气: 54
【字号】    
   标签: tags:

二、由于孔子为己而做学问,故他的学说是很实在的。整部《论语》记载孔子所说的话,都很实在,没有言过其实,也没有哗众取宠。孔子说过一句后人经常引用的话,叫做“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1(《论语.述而》)他就老老实实承认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性,他不是天生就什么都懂,是他好古敏求而知之的。樊迟问学种庄稼,他就说他不如老农。“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2(《论语.卫灵公》)孔子不谈“怪力乱神”,也说明孔子的实在性。不好说明的东西,孔子是不愿意去说的。孔子不是绝对主义者,像孟子所说的生与义必取其一而“舍生取义”的比喻在孔子那里是没有的。我称孔子为“圆融主义者”,有人问到死,他就说:“不知生,焉知死?”有很多事他不正面回答你。如他的“仁”,他就不给你一个明确的概念,什么叫“仁”?宰我就是一个专门给孔子出难题的学生。《论语》记载,宰我至少给孔子出过二个难题:一是说假如“井有仁焉”,你就跟着跳进去吗?二是说你孔子不是很博学吗?我就问问你比周朝还遥远的“帝颛顼”的事,看你知道不知道?第一问题,孔子对宰我这个不伦不类的假设很生气,说:“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3(《论语.雍也》)对于第二个问题,孔子则说他太过急了(“躁哉予也”)。总的来说,孔子认为宰我提这二个问题是不实际的,是有悖常理的。我认为,孔子是个实在主义者,对于超出常理、常情的事情,他不直接对你这个问题作出否定或肯定,他用一种很智慧的语言来融合你的问题,实际上他已解答了你的问题。孔子是个很高明的教师。我们从孔子与孟子对“杀无道”问题的回答,就可以看出俩人的不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4(《论语.颜渊》)而孟子在回答周武王杀纣是否是杀君时,就直接为周武王辩护,说周武王杀纣是杀一夫,不是杀君。孟子还对《尚书.武成》记载武王伐纣的“血流漂杵”进行否认。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5(《孟子.尽心下》)要知道,《尚书》是国家历史档案的记载,连周王朝本身都没有否认,记录在档。你孟子出来否认,是否有些过于生硬?我们将孔子与孟子对比起来,就会看到,孔子很圆融,没有绝对,他不会把一件事说是非此即彼。他也不会有孟子“舍生取义”的绝对比喻。所以陆象山说“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缝”是对的。孟子将孔子的学说用“义”摊开来说(即陆象山说的“十字打开”)就使夫子的学说有些变味了。他少了夫子的圆融性,多了点阳刚性。我前面已分析过,孟子的学说,破坏了孔子的天命观,把孔子罕言天命与性的“浑无”打破了。也可以说,孟子是将孔子的“为己之学”变为“为人之学”的始作俑者。“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有什么不同?为己之学,是自己的思想、行为真实写照;为人之学,是要照顾到别人怎么想和怎么做。孟子要把孔子的学说建立为道德说教,就必须立起一个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法则。这样,他就必然显现出非此即彼的刚性一面。(待续)@

1《论语》,蓝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38页。
2《论语》,蓝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302页。
3《论语》,蓝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19页。
4《论语》,蓝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235页。
5《孟子》,台湾智扬出版社,民国83年版,389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论语》记载孔子说“仁”很多,据统计,仁字出现109次。其对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我们试举几个例子......
  • (shown)孔子这个“仁”,确是有些含糊其辞,但你要找出它的毛病,又找不到。其下,则与道德伦理相联结,其上,则与天命相连系。
  • (shown)如果我们将孟子“自得”之道与牟宗三先生说圣人无体,不可言且无可训来看,孟子这个“仁”,还是“有执的存有论”。如依庄子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来看,这三者孟子都未能达到。
  • (shown)后儒把孔子的仁说成是“恻隐之心”,又说“仁也者,人也”,把仁同等于“爱人”、“博爱”等等,都是一种意为的构造,这对孔子的仁,只能说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 (shown)《易.系辞传下》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就是这个意思。圣人与仁人是划等号的:能做到圣人也就是仁人,能做到仁人也就是圣人了。
  • (shown)如果说,仁是儒家君子所要达到至善的最高理念,那么要实现这个最高理念的路子就是义。“人路”,也就是人应该的行为方式。
  • (shown)孟子以“集义”来实行他的人生目的。他的这个“义”,有点类似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道德律令”。这个道德律令是义不容辞的纯粹实践理性,即“义务”。
  • (shown)父子之义是亲情关系,君臣之义是尊等关系。父子是父子,君臣是君臣,这两者是不能等同的。这种君臣关系等于父子关系,就如同现代的“我把党来比作母亲”、“祖国啊,我的母亲!”是一样的。实则这义不是那义,是不能乱点鸳鸯谱的。
  • (shown)仁者一定能爱人,但爱人不一定就是仁者;智可以辩言,但智者不一定就是知人。
  • (shown)孔子是以“仁”来贯彻其整个道德形而上学的。其他义、礼、智、信等都是围绕这个“仁”而阐述。后儒如此排列,好像孔子的学说变成了五个命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