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伟人 也是好爸爸

淑萍
font print 人气: 549
【字号】    
   标签: tags: , ,

司马光──循循善诱的好爸爸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遇夫,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北宋史学家,历任天章阁待制并侍讲、永兴军安抚使、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和尚书左仆射。

司马光生活简朴、做人正直清廉,自谓:“平生未有不可对人言之事。”所以他对儿子司马康也是特别注重教导他要廉洁、俭约。

打从司马康年幼的时候,司马光就教他读书、写字。司马光虽然工作繁忙,但对儿子的教导一点也不马虎,还特别注重品德的教育,培养儿子要做个诚实、谦卑、节俭的人。

对小孩的生活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是在他幼小的时候就要培养,否则长大就不容易再矫正了。司马光显然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对儿子的生活细节都非常注意。有一次,他看到儿子用脏脏的手抓取书本来读,就认真的告诉他爱护书本的方法:读书前,先把桌子擦干净,铺上桌巾。看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时要先用右手食指轻轻压住,再用拇指把书的边缘翻起来。像这类生活上的小细节,司马光都注意到了,可见他是一个十分用心的好爸爸。

到了司马康十六、七岁时,有乃父之风,能够吟诗作对、谈古论今,颇有文才。再加上人也长得英俊潇洒,所以母亲十分疼爱他,总是让司马康穿着华美的绿长袍,天天打扮光彩亮丽。一般做父亲的,都会以自己有这样的儿子而沾沾自喜吧,可是司马光看到这个情形,心里却着实感到不安,于是写了一首诗给儿子:

清晨着绿袍,罗拜北堂高。
积善因先烈,余光及尔曹。
勿矜从事早,当念起家劳。
修立皆由己,何月可佩刀?

司马康年纪虽轻,但悟性还是不错的,所以看了父亲的诗文后,知道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恰当,决心改过。

之后,司马光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日常见闻,写了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给儿子。

文章一开头,司马光就说:“我们家本来就是世代清寒的,以清白的家风代代相传。而我自己呢,也从来不喜欢奢华。我小的时候,大人给我穿华丽的衣服,我都不愿穿。等我考中进士后,别人都要戴花,唯独我就不愿戴花,只是因要表达对皇帝的尊敬,所以不得不勉强戴上一支。其实我认为,平时穿的只要能够御寒、吃的只要能够不饿,也就可以了,不必过多浪费。但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却老笑我寒酸。我自己是不会后悔的。啊,古代的人都把节俭看作是美德,现在的人竟以为是可耻,真是奇怪啊!”

他还说当时的人“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连贩夫走卒都穿上读书人的衣服,而农夫也穿上丝绸的豪华鞋子,简直就是奢靡到了不伦不类的地步了。所以他要儿子不要随波逐流,应该洁身自爱、谨身节用。

最后,司马光还举了宋仁宗时的宰相张知白为例子。他说:张知白当了宰相之后,依旧保持像过去担任地方小官时的俭朴生活。有人不理解,问他为何要这样呢?张知白说:“我今天的收入,全足够我全家人锦衣玉食而有余。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如果我的收入一但不如今天了,那么,过惯奢侈的生活的家人,到时候必定无法适应贫困生活。倒不如我一直就俭朴一些来过生活,将来也不会有无法适应的问题出现。”

司马康看完那篇家训后,十分触动,从此踏实生活、潜心读书、修身养性,不再追求外在的虚华。

由于司马光的教子得宜,使儿子扭转了偏差的观念和行为,也决心像父亲一样做个俭朴踏实的人,司马光的确是一个对孩子循循善诱的好爸爸。

岳飞──严格身教的好爸爸

岳飞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为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女儿为安娘。他对子女教育采取身教重于言教的方式,同时也重视他们文武兼修。

每日除了在课业上要求他们确实完成之外,岳飞还要他们拿起畚箕,扛着铁锹,到菜园里学做一些农事。他对子女们说:“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岳飞让孩子从亲身体验农事的当中,知道农人的辛苦与农作物的可贵,可谓用心良苦。

岳飞为了让儿女养成勤俭美德,规定他们只能穿麻布,不可穿丝绸,平时只吃麦面青菜,不能喝酒吃肉。

当然,身为大将领的岳飞,也让儿子到军中学习打仗的技巧。岳飞让他们在军队里接受比一般人更严格的训练,从最基础的小兵做起,吃苦受罪样样来,就是要磨练他们有坚强意志,将来可以报效国家。

长子岳云十二岁就被编入张宪的队伍中,当一名小兵。在军营里,年纪小小的岳云被要求与大人一样的训练,往往一天下来,岳云全身伤痕累累、疲惫不堪。有一次,岳云在练习骑马下坡的过程中,一时没注意而让马儿急奔而下,马在奔驰中摔倒,岳云也跟着一起跌进山沟里。岳飞知道了,不但没有先安慰儿子,反而非常生气的说:“如果上前线与敌人打仗,你也要这样轻举妄动吗?”说着就下令按军法处治。众将士们莫不惊讶,纷纷挺身而出为岳云求情。但岳飞坚持按照军法处治,于是摔伤的岳云还是被打了一百军棍。

岳云经过此次教训后,除了知道军中的威令不可儿戏之外,也体会出父亲对自己的深远期许,所以在平时训练里就更加认真了。经过岳飞的苦心栽培,岳云二十二岁那年,就能挑起统率全军的重责大任,统领八百骑兵,冲锋陷阵,杀死金兀术女婿等许多重要将领,使金兀术落荒而逃。

岳飞对子女教育采取比较实做的方式,让他们亲自体验、学习,而不是纸上谈兵而已。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岳飞一直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身教”的最佳典范,难怪儿女之后都能有杰出表现。这样看来,岳飞不太像是慈父,倒像是严父,但严父也是好爸爸。

这些历史上的伟人,在繁忙公务中,仍能尽到家庭中为人之父的责任,努力把孩子教育好,实在难能可贵。尤其伟人身上散发的人格特质,往往经由家庭中的朝夕相处而扩散到子女身上,深深的影响了下一代。这些伟人爸爸,真的了不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争议色彩的人物。秦始皇正面的作为,对于中国之大一统、政制的创建、中国版图的确立等,起到了关键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 老子是春秋时代楚国苦县曲仁里的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他的母亲有一次看见空中大流星飞过后就怀了身孕。老子生于开天辟地之前,是天的精灵神魄,由于是上界的神灵之气出现在李家,所以老子生下後姓了凡人的李氏。
  • 中国有一句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现在被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但其实它最早是专指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贵妃。上述成语中的“沉鱼”,指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女西施。
  • 东方朔的父亲张夷活到二百岁时仍面若童子。东方朔出生三天后,母亲田氏死了,这时是汉景帝三年。一邻家妇女抱养了东方朔,这时东方刚刚发白,就用“东方” 作了他的姓。东方朔三岁时,对天下任何经书秘文,都过目成诵,还常常用手指着空中自言自语。有一次,养母忽然发现东方朔丢了,过了一个多月才回来,养母就打了他一顿。
  • 清明节扫墓活动,来源于寒食节。寒食节在黄历三月,清明的前一、两天。汉代以前的寒食节,禁火时间较长,约一个月,后慢慢减少,至唐宋时期已减为清明前一天。
  • 据《后汉书》记载:郑玄曾拜马融为师,马融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望的大师,有学生四百多人,所以,只有高级学生能够听到他亲自讲课。郑玄和其他同学一样,只能听高级学生转述老师讲过的内容。即使这样,郑玄没有因此懈怠或偷懒,依旧勤奋研读,如此三年而不辍。
  • 岳飞对子女教育极为严格。他每天对子女们的文武功课抓得很紧,学业完成之后,岳飞还要他们拿着畚箕,扛着铁锹,到菜园里劳动。
  • 武训(1838~1896)是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账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
  • 提起“张三丰”,人们就会想到武侠小说和影视中那个仙风道骨、神功盖世的武当派宗师。尤其是金庸笔下的形象,更是令人荡气回肠。但那些描写大多都是杜撰,真实的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修炼大成就者,他发扬了中华道家文化,创立了武当派道统和武功,留下了许多传唱不衰的神奇。
  • 我们都知道岳飞是人格高尚、尽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历史伟人,但却很少人知道岳飞有个不平凡的父亲──岳和。 大部分人认为岳和在岳飞年幼时就死了,岳飞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但也有人认为,岳和直到岳飞22岁时才过逝。笔者在正史中推敲,发现《宋史》中有一段描述岳飞与周侗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