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的启示

慧心
font print 人气: 293
【字号】    
   标签: tags:

最幸福的学生

在这里学习是快乐、轻松的。你会拥有精心编写的有趣而实用的课本、课堂上轻松的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启发。你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还有大量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这里每天的上课时间很短,假期超长。

在这里你不会成为分数和名次的奴隶。因为这里根本没有排名,成绩被看做是学生的隐私而受到保密,老师只鼓励你去超越自己;成绩差也不用担心会受到批评和歧视,等待你的是更多的帮助和关心。

在这里你不会为考不上好大学而烦恼。所有的大学在国人眼中都是最好的大学,得到的教育投入也相同。而且无论你选择任何职业学校会同样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在这里学生不是答题机器,而是真正学习如何成长,如何做人,在宗教与伦理课中,老师会和你讨论各种人生的终极价值问题,一起来思索什么是善与恶、人为什么活着、公民的社会责任等等。

当然,还有从小学到大学的一切免费,包括午餐和交通费。无论你身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会得到一样好的教室、教学设施、一样好的老师。

这里就是芬兰。以上则是芬兰教育之特色的一部分。在芬兰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关怀,从这个角度真可谓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

“无竞争” 教育

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平等”,强调的是一种“无竞争”教育。

在芬兰人看来,每个孩子的起点不同,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不同,在这样基础上的排名、竞争是“不公平的”,也没有意义。对心理上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排名、强调分数还会打击成绩不好的孩子们的自信心;而成绩优秀的孩子可能会恃宠而骄、失去对弱者的同情。

而且分数也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全部。芬兰教育的目标是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希望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能胜任的职业,找到最好的人生位置。而对于大多数职业来说,并不是只会答题、得高分就能胜任的。他们希望能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和创新精神等等。

“让学生花较多时间演练解题,可能提高数理成绩,但很难提升阅读写作及创意思考能力,而且还可能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赫尔辛基 Metropolia应用科学大学、Haaga—Hella大学、汉肯经济学院的教授们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介绍,芬兰学时短而假期长,一年上课 190天,小学生每天最多上课5小时,中学生最多7小时。学生没有作业,芬兰的父母从不送孩子去参加补习班,他们愿意花时间与子女一起进行大量的阅读,教育孩子自己去发问,自己去找答案。

不少芬兰人提到让他们引以为豪的一个事例:现在被广泛使用的Linux操作系统,不过是芬兰人托维兹 1991年在赫尔辛基大学读书时交的一份课堂作业。

赫尔辛基瑞苏中小学的校长说:“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孩子的成绩是最顶尖的,而发给他奖学金,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选取。”“如果一个孩子的分数比别人低了一些,却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人格特质,或更好的合作能力,或更佳的人缘等,老师就会很希望这位学生能得到实质的奖励。”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芬兰人不会给学生、老师、学校评比排名,学校不追求升学率,不给老师施压,学生也没有升学压力。正是这样“无竞争”的教育却在国际教育评比中获得惊人的成绩。

芬兰中学生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评价为整体表现全球第一。芬兰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芬兰高等教育,几乎被每一界世界经济论坛评为最佳。使得很多国家都组团到芬兰来学习他们的教育经验。

如何做到最有竞争力

这当然要首先归功于芬兰对教育的重视。这个国度处处真正体现了“尊师重教”。在芬兰,国家一直重视对于教育的投资(占国民收入6%),而老师是最受欢迎的职业。芬兰教师选自最优秀学生,并最低都拥有硕士学位。教师被给与充分的教学自由,可以自由选择教材、制定计划,这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忱和创造力。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功利心,真心为每一个学生付出。

约瓦斯曲莱大学教育学院主管与院长说当他们听说芬兰教育在国际评比的成绩时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压根从来没有想过去“争第一”,他们说:“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尽己所能地去教导学生;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如此而已。”

让兴趣成为永久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获得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芬兰的基础游泳班上,孩子们不是上来就一个一个地学习基本动作,而是在轻松的环境下先“玩水”,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克服对水的恐惧,真正喜欢上游泳。在没有“正规”的反复操练下,孩子们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但学会游泳而且爱上游泳。在各种学科中,芬兰都采取了这样的自然学习法,真正让兴趣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芬兰老师几乎不批改作业,学生们会自己对照答案本;老师也不会要求家长对考试试卷签字,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和差距;老师会鼓励学生和自己赛跑,当你在某一科目中进步显着时就得到奖励。这些使得芬兰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不让一个人落后”

一位台湾学者到芬兰东部一所中学访问,发现一个班级的教室里面没有学生,就询问是怎么回事。

这个中学的校长说他们去花店、餐厅等不同商家实习了。他解释说:这群孩子不太一样,他们比较坐不住,学习进度和别的学生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要从务实方面去鼓励。所以特别设计了一套可以从实践中学习的模式,从他们的兴趣着手,制造出更多让他们喜欢上学的原因,让他们更愿意来学校学习。

校长所说的“不太一样”的学生就是我们所说的“差生”,但在芬兰人观念中根本没有“差生”的观念。这些学生只是需要更多的启发,更大的成长空间而已。芬兰教育和社会都不会放弃这些孩子,而是给予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老师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量身制订教学计划,包括选择书籍、定制课程等等,以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国家的教育标准。老师会主动给学生进行额外的免费补习。芬兰教育部统计,去年该国有27%的学生在一般课程学习外得到这样的补习。

芬兰人认为,如果不这样做,而是放弃这些学生,那么失去了尊严的孩子很可能自暴自弃,甚至走向犯罪。那时社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折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做而不求”、“无为而治”,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的教育理念甚至是道家思想,如今却在芬兰得以发扬光大。自然资源匮乏的芬兰,完全靠着这样的教育成为了经济最有竞争力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廉政、自然环境最好、幸福指数高的国家。

没有功利思想,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尊重学生,讲究公平,关心弱者,这些都是芬兰教育成功的关键。而“公平与正义”其实是整个芬兰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芬兰人认为国家的发展也不能只看精英,人不应该因为职业、地位、金钱、外貌等等而有贵贱之分。这种对人本身的“尊重”,源自芬兰民族“众生平等”的宗教信仰(芬兰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反思中国的教育现状

反观中国的教育现状,与芬兰的差距如天壤之别。且不说中国的教育投入比例比非洲小国还少,有多少农村孩子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就说能上学的孩子们,他们被沉重课业负担剥夺了童年的快乐,在题海战术下失去了学习兴趣、创新思维,甚至许多孩子被升学压力逼出了抑郁症,有的还走上自杀的不归路。

中国与芬兰教育的差异根源于教育目的不同、整个社会价值观基础的不同。

芬兰教育的目的就是“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一切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而中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中共的合格接班人”,一切从党的需要出发。党需要从娃娃抓起统一国人的思想,所以教学就得是“标准答案式的”,而且还要用应试教育来不断强化这些“标准答案”。

芬兰社会价值观是“公平正义”、“尊重包容”、“同情弱者”,而在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被中共党文化取代后,根本找不到这些价值观了。很多人崇拜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整个社会所谓的发展牺牲的都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在学校中的残酷竞争也正是这种大背景下的表现。

在芬兰,孩子的睡眠、游戏运动被当作一种人权来得到保障,孩子的成绩也被视为隐私权,而在根本不尊重人权的中共治下,孩子的权益也不可能得到保障。

在芬兰,把教导孩子如何做人,看得与科学知识的掌握一样重要。所以老师会注重教导孩子如何建立良好的人格和品行,在宗教与伦理课中,老师会和同学一起讨论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在具体对待问题的时候如何选择良知和正义。所以芬兰的学生大多富有同情心,热心于公益事业。

其实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树人”,人最本质的东西就是道德。而在中共的教育体制下,教育几乎等同于学习课本上的东西。中共提供的所谓品德课本,其中的德育部分都是空洞的道理,只能使孩子产生排斥;而且其中的核心是灌输中共党文化的思想,里面还充满了谎言,这样的德育教育能让中国孩子学到怎样的做人理念呢?

如果不能从根本改变教育目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一切形式上的改变都是徒劳的。所谓的素质教育改革进行了多年,而目前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仍然是灌输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实质的改变,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才是理想的教育模式。中华民族想要真正的崛起,离不开成功的教育基础。我们中国的每个孩子也有权利享受到人性化的教育、快乐的童年。

期待中共自己改变其党文化的价值观,只能是幻想。要想让中国的教育发生质的改变,首先就要让教育抛弃不尊重人性的党文化的束缚,整个民族都要回归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回归传统的教育理念,才有可能实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对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的15岁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考察,最后评估作出排名。芬兰一直自称拥有全球最好的学校系统,而最新的国际排名榜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芬兰学生的数学和阅读在全世界都名列第一,而在科学方面则是与日本、香港和韩国的分数并列第一。
  • 【大纪元11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贞贞伦敦特稿)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自2000年开始,每三年一次对全球15岁的学生进行名为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Assessment)的学术评比,举办两届以来,不论是强调阅读、数学或解决问题能力的测验,夺得冠军的都是同一个国家,那就是位在北欧的芬兰。
  • 芬兰连续四年摘下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冠军,芬兰前教育部首席常务次长Markku Linna今天在国立台南大学“国际阅读教育论坛”中表示,芬兰是小国,一定要团结合作,芬兰不歌颂奋勇杀敌的英雄豪杰,有智慧的长者才被众人景仰。
  • 线上教学
    从实体课转化到现在教学课程的核心秘诀及操作,首先,投影片的使用技巧需掌握“讲到才出现”的原则;提问问题时,甚至可以请学生举起真正的手抢答,藉由游戏化与分组机制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混合使用各种教学法,让教学节奏更有变化,也更能够抓住萤幕前学生的注意力。
  • 线上课程, 线上教学
    疫情使得线上教学成为企业和学校重要的教学与沟通工具,如何善用线上教学达到更有效率的教学成果。作者分享三个课前准备的重点,结合互动式的教学技术、分组与游戏化的课程设计,而且只使用白纸跟粗笔做教具,加上Google表单就行。是不是很简单?只要按照步骤建立好联络管道,积极面对,愈练习就会愈熟练。
  • 笔记
    “作笔记”、“写摘要”是阅读一本书最扎实的基本功。你是否有随手画重点、做记号,或在页面空白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想法、问题呢?如果你具有这样作笔记的习惯,恭喜,你已是一位优秀的阅读者了。同样的,写摘要也能显示阅读理解的程度,快速掌握文本的重点。拥有写摘要的基本功,无论就学或就业都会很吃香。
  • 对资讯一窍不通的我,想尽千方百计学习如何录影片,并上传到YouTube平台......
  • 方形脸上戴着方形眼镜永远挂着和蔼笑容,奉献台南艺术文化教育一甲子,获颁“台南文化奖”、“教育奉献奖”等,教育家兼艺术家潘元石是台南许多人敬爱的潘老师,也是奇美博物馆亲切的潘馆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