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自古将从事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作者: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276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唐朝白居易《琵琶行》诗︰“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意思是说,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做茶叶生意了。

那么,为什么从事买卖的人又称为“商人”呢?

“商人”这一称谓,源自于古代的商朝。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的始祖是契。他的母亲简狄,在河边吞吃玄鸟掉下的蛋,因而生下了契。契长大后,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任命他为司徒,后被封在商地。商族后来成为强大方国,成汤在伊尹辅佐下,灭夏,建立商朝。

契封于商,商是地名,商族之名从商这个地名转为朝代名称。商王盘庚迁到新都城时,甲骨文中把新都称为“大邑商”。周灭商后,为表示对商人的轻蔑,便用商都附近商王的田猎区“殷”地之名称呼商都,于是商朝被称为殷朝、殷商及殷人、商人。

据专家考证,从出土的甲骨文及殷墟遗物中发现,殷商时期即已大量使用贝币,有来自各地的商品,商业往来发达。如《尚书‧盘庚中》孔颖达疏︰“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大意是说,贝类是水生动物,古人拿它的壳作为货币,就是现在用的钱。

贝币的计算单位为朋,“朋”的古字 原意是一串或两串相连的“贝”,相传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如《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故商代的甲骨卜辞多见“贝朋”、“取贝”、“锡贝”等语,青铜铭文常见“贝十朋”、“锡贝五朋”等纪录。

商朝农业进步、手工业发达,商品交换频繁,货币的使用,间接辅助商业发展,促进商贸活动。此外,甲骨文中也有舟、车之类的象形字,足证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为车和船,也为商品交流提供了便利性,交易范围更广、更远。

另据《尚书‧酒诰》中载,殷商遗民“肇牵车牛,远服贾用”,从事商业活动。由此可见,商朝灭亡后,殷商遗民失去土地,谋生困难,过着被监视的生活,为了生存,因此就靠商朝的经商传统,往来各地贩卖货品。

由于商民善于做买卖,人们就习惯的将从事买卖的人称为“商人”。因此,后来有商(职业)出于商(朝代),商人(从事买卖的人)出于商人(殷商遗民)的说法。

此外,古书典籍中亦常见“商贾”一词,如《周礼‧天官‧大宰》︰“六曰商贾,阜通货贿。”郑玄.注:“行曰商,处曰贾。”意思是说,做生意的人能使货物流通而不感缺乏。

东汉郑玄笺注《周礼》时认为,商即“行商”,指往来各地贩售货品的商人;贾即“坐贾”,指在固定的地点设立商店,招徕客人买卖东西的商人,又称坐商。后来,渐渐不再有行商坐贾之分,凡是从事买卖的人也泛称为“商贾”。@*#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