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市 .宜兰砖窑.宜兰火车站附近古迹.台湾灯会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52
标签:

今天带着老婆及儿子小东前来宜兰看灯会。今年的台湾灯会首度移师东部,在宜兰市的“宜兰运动公园”举办。灯会晚上才开始,我们则提前在中午抵达宜兰市,顺道走访几处古迹景点。

首站来到宜兰桥附近,位于津梅路3巷内的“宜兰砖窑”(注1)。宜兰砖窑,原称“津梅砖窑”是宜兰县内保存最完整的“目仔窑”古式砖窑,是由十三座像目字形的传统砖窑组成,一列排开,都是由红砖砌造的,另有一支高37公尺的红砖砌造大烟囱。 

宜兰砖窑的历史可追溯至清道光 11年(1831),仝卜年出任噶玛兰厅通判后,始设砖窑,由于宜兰城北的北津、梅洲一带,土质适合烧砖,于是砖窑多设于此地,而被称为“砖仔巢”。日据时代,这里更是窑厂林立,成为宜兰重要的红砖块产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砖窑逐渐没落,当地仅存的一家砖窑,也在民国69年(1980)停产。宜兰市政府本打算拆除旧砖窑,改建为国宅,后来在地方人士的呼吁下,保存了这处仅存的砖窑,并加以整修,以做为当地砖窑产业的历史记忆。津梅砖窑于民国91年(2002)以“宜兰砖窑”之名,被登录为县定古迹。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这种传统的“目仔窑”的砖窑。由于童年的记忆,我对于红砖厝情感深厚。爱屋及乌,我对于生产的红砖块的砖窑自有一份亲切感。更何况砖窑本身也是由一块块的红砖所砌造而成的。


宜兰砖窑(向前拍)。

宜兰砖窑(往回拍)。

高37公尺的大烟囱


米谷检查所宜兰出张所(历史建筑)

中午在宜兰市区的“新月广场”用餐,餐后逛了一下百货公司。下午续往前往宜兰火车站附近的古迹。老婆则陪着小东在车站附近的麦当劳玩耍等我回来。

从宜兰火车站沿着旧城南路至宜兰酒厂的这块形如弯月的区域,是1895年日本统治台湾之后,宜兰都市发展的重心所在。

宜兰厅治、官员宿舍、监狱署就设于现在的新月广场周遭。大正7年(1918)宜兰线铁路逐步通车后,火车站附近纷纷设置相关的仓库、办公室、派出所、员工宿舍等建筑设施。

这个区域内目前被宜兰县政府列为古迹及历史建筑的老房子就多达一、二十处(注2)。我已参观过其中的大部分,只剩车站附近的古迹还没走访而已。

来到车站前的光复路时,立即被一栋红色的老建筑物所吸引。建筑物背后的广场还设置了以钢梁为骨架,高挑的蔬菜造型景观遮雨亭。这栋红砖建筑物是建造于昭和5年(1930)的“米谷检查所宜兰出张所”,负责检验及评定本地所生产的稻米品级,然后再分别销售各地。

战后,这栋建筑先后曾被台湾省粮食局及铁路局使用。目前已被列为历史建筑,做为宜兰农产品展销中心。米谷检查所宜兰出张所的建筑以红砖砌造,拱形的入口,矩形的长条窗,英国式的砌砖墙,日式的寄栋顶,和洋混和的风格为主要的建筑特色。


米谷检查所宜兰出张所侧面。

米谷检查所宜兰出张所。


台铁宜兰车站旧仓库群(历史建筑)

宜兰车站的南北侧,沿着宜兴路一段,有一整排日据时代旧建筑群,如今大都已被列为历史建筑,同时,宜兰县政府将这些旧建筑赋予新用途,藉以活化古迹建筑。

位于台铁车站北侧的旧仓库群,原有9座,建造于大正8年(1919)至13年之间,是为了因应宜兰线铁路开通,做为仓储运输功能而设置的,供业者存放货物。当时宜兰农民用牛车将稻米拖运到米谷检查所取得核可后,就运至这里的仓库交给粮商,再藉由铁路运输销售至岛内或远销至日本。

仓库建筑,以空间实用为主,并不追求外观的华丽。屋架以洋式木构架为主,墙体为砖造,屋瓦原为日式熏瓦,现已改为铺水泥瓦。目前这些旧仓库做为“宜兰行口”产业交流中心,以发扬宜兰地方产业文化。

车站南侧的“宜兰县旅游服务中心”,也是一栋历史建筑,原为台铁宜兰运务段的旧办公室,建造于民国48年(1959),已历经半个世纪,屋架也是西洋式木构架,外墙洗石子,内墙磨石子,为战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旅游服务中心提供宜兰观光旅游资讯,同时对车站附近的历史建筑群有详尽的介绍。


宜兰车站旧仓库群屋架以洋式木构架为主。

旅游服务中心(台铁宜兰运务段旧办公室)。


台铁宜兰工务段日式旧建筑群(历史建筑)

旅游服务中心旁,有一栋木构的建筑,是客运公司的候车站。不少旅客在这里进出,门外马路旁也停了几辆客运游览车,正等候旅客上车。

这栋候客站也是历史建筑,前身是台铁宜兰工务段日式旧建筑群,包括了旧铁匠房、土木工室、旧档案室,建造于大正7年(1918年),都是因宜兰线铁路通车而设置的相关机构。

这些木构的老建筑目前都已经整修恢复旧观,交由客运业者使用。经雪山隧道往返台北、宜兰的客运游览车如噶玛兰、首都客运,都在这里上下车,班次相当多。若要来宜兰市旅游,无论搭乘火车或客运,都十分方便。从车站走至兰城新月广场约10至15分钟,走至宜兰酒厂约20分钟而已。

更往南行,沿着铁道旁仍可看见有不少旧建筑,有日式,也有较晚近的铁路宿舍,部分建筑已被拆除,部分则已拉上黄色警示条,并贴出公告,正等待被拆除。

宜兴路对面马路外的一片区域则已被工程围栏包覆,里面已成一片废墟,旧建筑几乎全数已被夷平。围墙悬挂着工程名称写着:“兴建交通转运中心及绿地美化工程”,是宜兰市政府推动的都市更新案。工程告示牌的下方被喷了一个“贼”字涂鸦。看来兰城旧月要转换成兰城新月,这新旧之间的取舍,仍有争议。老建筑保存与否,并无客观的标准可遵循,而在于价值的选择,有人爱新月,有人爱旧月,不免会面临抉择的两难。


宜兰工务段日式旧建筑成为客运站。

车站附近大片遭拆毁的旧建筑。


宜兰灯会会场

黄昏前,我们已先来到宜兰运动公园,趁着天色尚亮,来拍摄灯会花灯。今年台湾灯会首次移师宜兰。今年是牛年,灯会以台湾水牛为主灯,高约十八公尺,主灯的规模创历年灯会的记录。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台湾灯会。今年是台湾灯会的举办的第20周年,早期这项灯会都在台北市的中正纪念堂主办,虽然交通便利,但市区空间有限,而赏灯人潮也众多。

我虽然爱看灯会,但可不在万头钻动的人海中去赏灯海。所以多半由老婆带着女儿去赏花灯。我则认为,爬上住家附近的四兽山,从山上俯眺台北盆地,那万家灯火的规模及壮丽更胜过台湾灯节的一小片灯海。

后来政党轮替,台湾灯会移师南台湾,路途遥远,当然就更不可能百里迢迢的去参观台湾灯会了。今年灯会移至宜兰县,距离近,又适逢牛年,所以就特别陪着老婆孩子来宜兰看灯节了。

台湾灯会当然值得一看,各种巧思及创意的灯笼精锐尽出,炫耀夺目。灯会的热闹气氛,只有在现场才能充分感受得到,花灯声光变化的画面很难用傻瓜数位相机捕捉得住。而在宜兰平原的晚风吹拂中,欣赏花灯灯海,也颇赏心悦目。

中年赏花灯,自然没有孩童时代提灯笼夜游那种兴奋的情绪了。当时的花灯不如现在这么摩登及新奇,那时的灯笼材质仅用纸糊,不是用小电池点灯,而是用小蜡烛。提着灯笼,得小心烛火,提着灯笼行进,身体晃动间,灯笼烛火时大时小,乍明乍暗,万一自己一不小心,或是别人故意找碴用灯笼相撞,就可能会引起火烧灯笼的意外。然后便要哭啼着回去找妈妈了。

那是我记忆中美好的台湾灯会。


旅行地图


旅记日期:2009.02.12 (写于2009.02.24)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宜兰灯会会场-宜兰运动公园。

小东参观台湾灯会。

注1: 宜兰砖窑位于津梅路3巷内,若从礁溪前来,沿着台九线往宜兰市,遇宜兰桥时,不过桥,在桥前右转,前行约400公尺,再左转津梅路3巷,即可看见宜兰砖窑。

注2:请参考以下旅记:
‧第0389篇 -2006.07.19 宜兰设治纪念馆(旧宜兰厅长官舍)
‧第0635篇 -2008.10.14 昭应宫.旧宜兰监狱署.献馘碑.忠灵塔
‧第0636篇 -2008.10.20 西乡厅宪德政碑.西乡隆盛.海角七号
‧第0640篇 -2008.11.03 兰城新月.旧城南路附近的古迹


宜兰砖窑。十三目连环式的传统砖窑。


各窑顶之间加设的鸟头造型“过水仔”(排水用途)。


宜兰火车站。


米谷检查所宜兰出张所(历史建筑)


米谷检查所宜兰出张所,英国式的砌砖墙。


米谷检查所宜兰出张所旁的广场,有高挑钢梁景观凉亭。


台铁宜兰车站旧仓库群(历史建筑)


台铁宜兰车站旧仓库群。


砖造的墙体。


台铁宜兰工务段日式旧建筑群(历史建筑)。


车站斜对面宜兴路旁大片遭拆毁的旧建筑。


台湾灯会会场-宜兰运动公园。


用废弃的饮料乐利包制作的环保灯笼。


2009年台湾灯会主灯。


从宜兰运动公园运动场高处俯看灯会会场。


瓗灿灯会夜景。

相关新闻
宜兰罗东 .五福诊所.勉民堂
台北莺歌 .莺歌老街
桃园杨梅 .七百五十岁老樟树
桃园杨梅 .杨梅国中校长宿舍.四章堂.龟山头山.杨梅老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