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系列】

林辉:从辛亥革命爆发后地方官员的抉择说起

林辉

人气 20

【大纪元2011年10月10日讯】1911年的10月10日,湖北武昌爆发了旨在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革命,随之革命扩展到全国多省,并最终取得了胜利。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同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因革命发生在黄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有很多值得关注之处,不过让我感兴趣的是清朝地方官员对于革命的反应。清朝的地方官大致分为督、抚、藩、臬和八旗系统的将军,权力时有交叉。地方官员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甚至还可以专折奏事,直达天听。但是,一旦遇到战乱,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要与驻地共存亡,否则要被“军法从事”。是以通常情况下,地方官员们或是战死,或是城池失陷后殉国,逃跑者则十分少。

然而,当武昌革命打响第一枪后,本该为清朝守土的各省地方官员却或直接或间接卷入了革命,为清朝效命、殉节者少,逃跑和倒戈的却成为多数,甚至还包括一些封疆大吏。

根据历史学者的研究结果,直接被卷入战事的25位封疆大吏中,殉城、死事者只有10位,他们是四川总督、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被枭首示众)、广州将军凤山(被刺身亡)、伊犁将军志锐(被处决)、山西巡抚陆钟琦(死于乱枪)等。而造反或未遂、抗拒朝廷命令或一度变节者5位,其他人则成了骑墙派,观望局势发展。

为何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更多的选择了抗命、背叛或骑墙?很显然,一方面,清政府业已走上末路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地方官员对于清朝可能的惩罚也开始有恃无恐;此外,辛亥革命中最初丧师失地且逃亡的官员们个个得以保全性命,也使其他地方官员对王法敬畏全无。

另一方面,清朝末年,清政府虽实行了“宪政”,但多限于形式,而其维护皇权、不体恤民生、不将满汉官员同等对待的做法,也让不少地方官员们心存不满。1910年,曾有多名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联名上书朝廷,要求开国会、建内阁,实行立宪,领衔者是东三省总督、旗人锡良。人心所向,可见一斑。

正因为对清政府的不满以及丧失了对皇权的尊崇,辛亥革命爆发后,大多数地方官员们选择了顺应历史的发展。在武昌革命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一些有实力的地方官员借机掌握大权,如阎锡山。

在丧失了众多官员们支持的清政权,最终在掌握实权的中央大员袁世凯的逼迫下谢幕了。曾经被认为是最严密、最完善、可以保证皇权对地方的绝对控制的清朝地方官体制,却随着辛亥革命而土崩瓦解。这瓦解的原因难道不是清政权自己埋下的吗?

如今,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到来之际,在中国大陆、台湾及海外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之际,很多中国人都在思考、议论这样的问题:当今中共治下的中国与晚清颇有类似之处,是否今日的中国也会引发一场类似的革命来推翻中共政权?如果爆发,革命将由哪里开始?革命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或许中共也意识到了这一敏感之处,因此虽官方高调举办活动,但对民间纪念活动却多有限制。

毫无疑问,国人的思考和中共的反应恰恰说明了中国正处于黎明的前夜。是通过革命的方式还是藉由和平的方式如“三退”迎接黎明,已成为各方人士关注的焦点。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哪种方式,中共的绝大多数地方官员们、甚至中央级高官都绝不会为中共真心卖命,逃亡国外、抗命、骑墙,甚至选择站在人民的一边都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这些官员早已识破了中共的狰狞面目,早已对中共这个体制心怀不满,也早已意识到失去民心的政权迟早都会完蛋。曾有一位省委书记致电给海外退党热线,要求退党。他说:“我实在看不惯,共产党的官,尤其是高官,有一个算一个,贪污腐败太不像样。”

由此可见,连中共官员们的心都失去了的中共,还能撑多久呢?辛亥革命后地方官员们的选择早已告知了答案。如今中国人和中共的官员们等待的只不过是那个爆发点而已。 @

相关新闻
辛亥革命:建立中国民主制度的必由之路
魏京生 :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辛亥革命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
【热点互动】辛灏年谈辛亥革命百年(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