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概论

华夏丹青 照耀古今(上)

作者:天乐
font print 人气: 626
【字号】    
   标签: tags: ,

古老的华夏文化是半神文化,由神派黄帝来主掌人间。

也许为了点缀他的威严,也许被赋予传播文化、智慧种子的天命,于是,大臣史皇在黄帝衣冠上点缀彩色花纹,开创五彩之绘。

而另一位大臣仓颉,从天地山川鸟兽获得灵感,造出中国最早的文字。

《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丹和青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常用之色,故“丹青”成为绘画的代称。最早的帛画,也就是丝布上的丹青,见于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人物御龙帛画》,其描绘了一个高冠佩剑的男子,身穿长袍、一手拉缰,驾驭一条疾驰的游龙。画面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丝帛上神灵渲染得韵味深远,观赏者仿若置身于仙境。在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夏、商、周,神话中的珍奇异兽、圣人君王的肖像,为这原始三代的丹青艺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壁画中和劝诫画里,透露出信仰神和对道德的重视。

春秋战国之后,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对华夏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朝代,不单单在军事、政治上称雄天下,在文化艺术、雕塑和建筑上也称得上雄风浑厚,绮丽而又威严。这个时期的丹青艺术,主要表现在壁画和极少量保存下来的木板画、瓦当与画像砖上。画风雄健,色彩鲜丽,造型生动质朴,表现出秦国一统天下时的精神气魄。

周朝的老子、孔子分别创立了道家、儒家学说,阐述人生哲理,深深影响着后人。汉代就是一个受其影响颇深的朝代。这个非常重视道德行为标准的时代,不论是在帛画还是壁画上,皆描绘出人类社会的安宁与谐和及对神的信仰。这个时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虽然它的形成过程与传统绘画有所差异,但在内容及构图上,仍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到了东汉时期,墓室壁画内容开始以描绘车马骑从或宴饮舞乐为主,渐渐显现出人们对神灵崇信逐渐淡漠的征兆。

至汉代渐形成线条运用体系

绘画至汉,已形成以线条为主的中国绘画体系,线条运用具多种变化。紧随其后的六朝,一个蓬勃的绘画艺术朝代又出现了。

画作被谢安赞“自生人以来未有也”的顾恺之,工诗赋,擅书画,一幅《洛神图》虽然描述了一段曹植与洛神之间凄婉的爱情故事,却也蕴涵着人、神之间有着一种默契与沟通。《女史箴图》人物线条圆转,仕女长裙曳地,在顾恺之笔下,轻重之感表露无遗,后人称此线条为“春蚕吐丝”,又叫“高古游丝描”,其“气韵生动”境界超然。

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的六法,其一讲“气韵生动”,道出画家应以修身养性为主,才能使笔下的人物、山水、鸟兽,花草生机勃勃,意境深远。“画如其人”的说法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六朝画家深受道、儒学说的熏陶,并对佛教景仰崇信。精湛的六朝丹青绘画艺术,被其后的隋代画家所承传;阁楼宫观、人物肖像和神话故事的巧妙结合,散发着宁静、安详的气息。

隋代展子虔山水画卷《游春图》形制格局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景,配以舟桥楼阁;一反先前山水做为陪衬的形态,开始注意客观物体比例、远近的关系,空间透视安排合理。画面蕴涵着愉悦、悠然的气息,远处的山景、花草、树木与近处的人物还有着互相衬托,互相默契的奇妙之处,推动了中国山水画朝独立画科上发展的进程。

唐人物画放异彩 山水花鸟兴起

宛若一段清雅序曲的隋朝艺术刚刚结束,华夏文化历史的黄金时代──唐朝,终于来了。这个神奇而富有创意的朝代,将华夏丹青艺术推上了顶峰。

唐朝初期人物画家,当推阎立本,其画作之一《步辇图》古朴、写实的精湛技法,刻划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藩使者的情景。此画不仅展示了当时盛唐发达开明的文 化,对人物性格及精神状态的描绘更是维妙维肖。唐太宗祥和而威严的天子风度与吐番使者谦敬神态,在画家的笔墨下渲染得更加生动传神。

生活在这个文化、政治风气开放下的艺术家们,不仅有着豁达的胸怀,其气魄与胆识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吴道子以“守其神,专其一”的艺术法则为宗旨,被奉为“画圣”。他所画的仙人“天衣飞扬,满壁生风”。据说他的代表作之一的《地狱变相》壁画,下笔劲怒,地狱恐怖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使那些都城内的屠夫们看了之后,吓得纷纷改业。

唐代一方面人物画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山水、花鸟画也随之而起。山水画家中,唐时有李思训、吴道子。李思训画法源自展子虔,色彩金碧辉煌、用笔遒劲,被称为“青绿山水”。当时画坛还有另一位才子王维,擅诗赋,通音律,还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一生追寻解脱的境界,早年生活的坎坷使他看淡人生的得失,后半生隐居山林,参禅问道,诗书画仿佛也只是他的消遣罢了。王维山水画手法,纯以水墨画为主,不同于李思训的画法;他的画作《辋川图》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感受,从而体现了他那安宁而高远的艺术心境。后世视他为文人画的创始者,尊其为“南宗山水画鼻祖”。◇#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周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神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这是许多古老民族的共同传说。旧约记载的主神创世时先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海洋、动植矿物等等,那也是为人预备一个能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命得以循环不息的范围。所以人是世间的主体,是万物之灵。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根源,也是米开朗基罗藉以赞颂主神造人之荣恩的创作主体。
  • 贾克‧路易‧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也是最受拿破仑一世欣赏和重用的御用画家。他不仅擅长大幅历史画,他绘制的人物肖像尤其出类拔萃,对于人物的特征和神韵都能精准掌握。
  • 有些人喜欢收集邮票、标签或火柴盒、等小玩意儿,而法王路易十四喜欢收集的东西就有点沉重了。他喜欢收集“城市”!他不只是攻占它们,还想把它们永远保存在眼前 。
  • 顾恺之多才多艺,善作诗词、精于书法,尤其擅长绘画。因为他的才华多元,当时的人称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他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 1822年,22岁的维克多.雨果和少女阿黛勒.芙雪定了婚约。对雨果而言,未婚妻几乎是完美无缺,唯一令他担忧的,是这女孩对画素描的狂热。
  • 这四个总统像在罗什摩尔峰(Mount Rushmore)上,由岩石切割而成,用以献给这些在美国历史上贡献卓著的总统。然而,把他们刻在山头上总是个比较奇特的想法。到底是谁的主意呢?
  • 《匡庐图》是一幅立轴,梁代(五代后梁)荆浩的作品。水墨画,材质是绢,“绢本”就是画在绢上的作品。是一幅尺寸很大的作品,称得上是屏风式的“大中堂”。 荆浩画像。(网络图片)荆浩在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演变史上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的特色就是擅画巨碑式的山水画。就像范宽的《谿山行旅图》一样,都是很标准的巨碑式山水。
  • 文艺复兴绘画中出现的Cangiante(换色法)、Chiaroscuro(明暗对照法)、Sfumato(晕涂法)和Unione(统合法)这四种风格迥异的绘画技法被后世广为流传,许多艺术巨匠都曾经出神入化地运用它们创造出辉煌而美丽的艺术珍品。
  • 如果把古代的油画作品与近一百多年来的各类现代派油画比较一下,可以看到它们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在画面效果上的巨大差异。通过历代留下的典籍和文献,或现代的一些科学检测技术,美术界早已认识到这种差异来自于绘画技法的不同。
  • 十八世纪画肖像家吉伯特.史都华的作品,《滑冰者(威廉. 葛兰德肖像)》是英国绘画史上第一幅运动中的肖像画,而且还是个滑冰者!这个创举可说大获成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