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五千年—古代音乐(二)

人气 55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03日讯】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文明是以朝代更迭来创新和延续的。即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饰。”。《华夏文明五千年》这个栏目,从独特的视角介绍、展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同时试图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结合现代人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延续我们的传统,希望通过个栏目有助于架起一座跨时空的桥梁,在传统和现代人的心灵之间促进沟通。我们这个栏目的嘉宾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研究专家文昭。下载收听

主持人:上次我们谈到了音乐是人们情绪的直接反映,同时也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情绪。因此音乐被中国古人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我们知道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故事流传下来,像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还有诸葛亮摆“空城计”在城头抚琴,司马懿一听琴声非常平和,于是断定城中肯定有伏兵,于是赶快撤军。这些故事好像都反映了中国音乐传统的一些独特性格。

文昭:没错。你说的这两个故事都是中国人家谕户晓的。而且非常有代表性,体现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趣向,这和西方音乐有一个很大不同。生活在18-19世纪的德国音乐理论家马特森(Johann Mattheson)有一个论断,叫做“音乐的本质在于优美的旋律”,可以简称“音乐的本质在于旋律”。旋律的动听和优美是音乐创作、和表演的目标。当然音乐必然也有思想和情感内涵,但它的本质在于旋律、旋律性是第一位的。

但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最看重的是意境,当然这个意境的前提是演奏者能够完整和准确的表现旋律;但最重要的是意境。你刚才提到的这两个故事都很充分地展现了这个思想。俞伯牙善于弹琴;而钟子期则善于体会伯牙的心境。当俞伯牙一曲终了,子期就说:“巍巍乎若泰山”,意思就是说 “您演奏的音乐气势雄伟,好像使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啊;伯牙又一曲终了,子期说“洋洋乎若江海”,意思就是 “您演奏的音乐奔腾洒脱,意境开阔,如同让我看到了长江大海”。不管伯牙演奏什么音乐、子期都能准确地理解他心中所想,所以二人互相引为知音。

如果伯牙弹琴、子期在旁边说“哎,你那个指法应该这么弹;你这个结尾应该改个调”,那就不会有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么动人的故事了。《空城计》这个典故里司马懿显然也不是听诸葛亮弹琴弹得熟不熟练、有没有走调儿、旋律动不动听,而是听去体会它的心境,从琴声听出来原来诸葛亮的内心非常平稳、没有一点慌乱,所以认为他应该不是使诈。再加上他了解孔明一生谨慎、从来不冒险,所以断定城中有伏兵。二人虽然互为敌国,但也说得上是心灵相通的知音。

主持人:这个意境好像不仅是音乐里面讲,中国传统的其它艺术门类,像诗歌、绘画、建筑好像都是很看重意境的。

文昭:是的,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基本性格。在各个艺术门类中都是贯穿的。再比如说园林。我刚到北美来的时候其实很不习惯,因为北美的历史比较短,其文化积淀和内涵比起欧洲还相差甚远、和中国就更无法相比了。从建筑看就非常简单和线条化,而且各地没有差别,风格基本雷同。

比如草地就是修剪的非常平整、很开阔,让你一眼看到底、没有遮掩。树木也是修剪成规整的几何形状。你可以看得出这是一种非常注重几何图形和对称的审美标准,有数学和科学的精确性,它是把“美”理解为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距离、比例、对称,等等。

而中国的园林艺术从根本上讲还不是这套规则。如果有这样一块草地,中国的园林设计师可能不会把它修剪得这么整齐,可能就让它保持原貌,上面用碎石子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路的尽头修一座小凉亭,亭子的前面载几丛竹子;竹子挡住了凉亭让你看不见,你在这条碎石小路上走,绕过一个弯儿以后,才会看到凉亭的一个角,这叫“曲迳通幽”,然后在这儿挖一个小水塘,映出竹子和房屋的倒影;那里修一座小石桥来增加空间的纵深感。

总之你会感到它有很多情趣,有很多变化,不是让你一眼看到底,它就是传达出一种意境了,它是超越了这个物质空间的几何构图关系、距离关系,让你有一些特殊的感受。当然中国画也是这样,除了工笔花鸟和人物画之外,主流还是写意的、不是写实的。你看山水画,它肯定不像现实中的山川景物,即使有人物在里面,也是简单几笔勾出来的,它没有西洋油画中的光影和透视关系,它的目地不是准确地反应客观景物,而是表达出了画家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

主持人:说起来中国的传统艺术和西方比起来有很大的差别呢。从你刚才的说法理解,西方艺术好像更注重这个空间有形的东西,就像音乐的旋律一定要优美、油画一定是建立在光影和透视关系上。而中国的艺术总是要超出这个空间,指出一个更高的目标,是这样吗?

文昭:当然我们刚才讲得比较简单和笼统。但根本性格是这样的。它就是要超出这个空间,要指向一个什么呢?就是“道”,从最终目地上讲,这些艺术的目标不是要在感观上取悦于人,而是要人们去领悟生命、宇宙和自然,从根本上提高你的生命的层次和质量。中国的传统艺术讲求“道法自然”,但这个“自然”又不是现代科学所说的“nature”,不是那样一个冷冰冰的客观世界,而是一个包含有生命的意义和真理的那个“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们按其本性所应该的生存状态”吧。

所以这种“道法自然”的审美观又融进了很多人物故事、历史故事,它的内涵就特别丰厚。比如:大家都知道,杭州西湖有四景。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苑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这四样都可以说是自然景物,但我这么一说出来,大家都能感受到它的人文气息、浪漫气质,没人会觉得这是一个纯粹的自然景物。

主持人:这么说起来真的是很令人神往。所以像你这样的喜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在北美生活可能会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吧。刚才你这个介绍我听起来是挺开阔眼界的,今天我们还是多谈一谈中国的传统音乐,能介绍一下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吗?

文昭:上古时期的音乐现在基本失传了,原因是中国传统音乐并没有发展出一套像西方文艺复兴以后这样的完善和规范的记谱方式,音乐的流传主要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发展出一个职业的艺术家阶层,就是完全以艺术为职业就可谋生、取得较高社会地位的人。艺术的流传没有形成一个学术的传统。不像西方有音乐学院、培养专门的人才。

中国的传统艺术一部分在民间工匠当中世代流传,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另一部分在文人士大夫当中流传,音乐、绘画、书法、文学这些艺术门类,应该说文人士大夫是引导主流的。缺少一个受到社会广泛尊重的职业艺术家群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遗憾。尽管上古的音乐基本失传了,但像古琴这种乐器已经至少存在了三千多年没有什么改变,从现存的早期古琴音乐我们大概可以推知上古音乐的基本性格。

客观地讲,上古音乐可能很多现代人并不喜欢听,并不符合多数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因为它旋律不如近代的音乐那样丰富、动听。从演奏的技法、旋律的丰富和表现力来讲,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增加,后人可以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再加工、再提高,也就是说从音乐的形式上看,后世的音乐在经验和技法上更加成熟。

主持人:这个我想也是很好理解的。就像电影,刚出来的电影是无声的、黑白的,演员的表演也很简单、故事也很简单,但是作为一个新鲜的东西大家也都很喜欢。随后来制作上的要求也就越高了,演员的演技要出色、剧本要出色、导演、摄影和后期制作都要出色;还要有大场面、特效,才会吸引住观众。经验肯定是越往后,积累得越多的。虽然现在好莱坞的大片看多了,但回头去看五、六十年前的黑白片,好多电影还是非常有魅力,比如《罗马假日》里面的奥黛丽-赫本,即使是再后面的几十年,人们还是会非常喜欢。

文昭:对,你说到了关键,中国古代音乐虽然有一部分旋律性不如近代以来的西方音乐好,但是你如果能够进入他的思想境界中;能理解这种音乐所表达出的心态,仍然是魅力无穷的。比如古琴音乐,它就是重韵而不重声,重虚而不重实,就是一种典型的道家性格,虽然旋律性上弱一些,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这个我们将在今后专门介绍。

但是中国传统音乐也发展出了另一部分旋律性很好的乐器,像古筝、琵琶、二胡、笛子。像古筝曲里的《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旋律都非常动听。唐代诗人白居易形容琵琶的音乐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非常动听的。但是这一部分音乐在中国古代一般是在民音流传,或是在“教坊”流传,也就是当时的娱乐场所,所以还不算作主流。

主持人:对,你上次说过钟、磬这些乐器是“庙堂之音”,那么你说的上古时期的“庙堂之音”,正式场合演奏的音乐和现在所说的“民乐”,也就是“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有什么区别呢?

文昭:差别很大。简单地说,上古时期的“庙堂之音”就是所谓的“8音”,就是八钟材质的乐器组成的乐队。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金”是编钟,是“八音”之首,是虽高规格的礼器和乐器;“石”是磬;“丝”是弦乐,主是指古琴和瑟;竹主要是指萧、篪、管、钥等乐器;匏是笙、竽一类的乐器。土是陶制的乐器,像埙。革是皮制的鼓类打击乐器,木是□□等乐器,但现在不用了。也就是说,中国上古音乐,从它的起点开始就是交响乐的形式,这和很多民族不一样。起点就是一个很高级的形态。上古音乐中有一个传奇,叫做《韶乐》,是帝舜时期的音乐,儒家认为它是道德最完美时期的乐章。孔子曾经听过《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都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就美到这种程度。

主持人:原来“三月不知肉味”这句成语是从这里来的,是形容音乐的。

文昭:《韶》乐是帝舜的乐官夔所作,《尚书》中记载,帝舜要对这篇音乐的要求是“八音克谐、勿相夺伦,神人以和”。就是八类乐器要完美和谐地配合,神和人都同时满意。所以《韶》乐不是独奏或者是一两样乐器的简单搭配,而是一篇完美的交响乐。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听过这首音乐,这说明《韶》乐在春秋时期还有传承,但到战国时期就没有见到记载了。春秋到战国时期是文化上的一个断层,春秋时期还有师旷、师襄这样的地位尊崇、造诣精湛的大乐师,到战时期也没有见到了。到了宋朝以后,中国音乐更加向独奏化、个人化方向发展。交响乐很少了。现在看到的民乐乐团是近几十年搞出来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历史的发展反而呈现出退化的趋势。

主持人:从某种角度上看,文明在它的起始阶段反而是最成熟的形态,这对很多人来讲是个比较新奇的观点,挺有启发意义。我们对历史不能简单地直线式地理解。好,我们下周接着聊有关中国音乐的故事,谢谢文昭。

文昭:谢谢主持人,谢谢希望之声的听众朋友!

相关新闻
中国古代音乐故事:《止息》一曲知兴亡
中国古代音乐故事: 幽兰绿水
中国古代音乐故事: 悬琴而戒
古代音乐故事:古乐与新乐的不同之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