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赛聪栽种有机咖啡 重现桃花源

张新宸
font print 人气: 45
【字号】    
   标签: tags: ,

三十二岁正值人生的黄金岁月,黄赛聪却毅然放弃科技新贵的优渥生活,带着妻儿来到南投县国姓乡,以生态复育为终生职志,种植有机的台湾咖啡,并以独特的“冷冲”咖啡让游客惊艳。

近年来,科技界精英放弃高薪“解甲归田”,在农渔牧业闯出名号者时有所闻。十八年前,土生土长于台北的黄赛聪即是这个趋势的“先行者”,当时他才三十二岁,正值人生的黄金岁月,却毅然舍弃令人称羡的电脑经销商工作,带着妻儿“岛内移民”到南投县国姓乡,以生态复育为终生职志,种植有机的台湾咖啡,并以独特的“冷冲”咖啡让游客惊艳。

有艺文气息的山中咖啡屋

相较于人潮拥挤的知名景点,从国道六号国姓交流道下来,经由台14线转133县道再接台21线,进入“糯米桥休闲农业区”──这条保留原乡风貌、景致宜人的风景线,更适合不爱凑热闹、想真正放松的都会人寻幽访胜。

四面环山的北港村曾因被规划为“国姓水库”用地,禁止开发、保留了完整的原始林相和丰富的生态环境。水库计划搁置之后,位于北港溪上方的三级古迹“糯米桥”成为当地的精神地标,凝聚村民共识维护天然资源,也吸引了许多都会人前来购地建屋。北港村因而成了九二一大地震之后,国姓乡唯一土地交易热络的村落。

沿着北港溪前往惠荪林场途中,“咖啡有乐町”即隐身在路旁的树林里。走进店内,黄赛聪刚满周岁的小儿子正蹒跚学步,十分可爱。随意浏览,映入眼帘的是他亲手打造、古朴的原木装潢;吧台墙面点缀着女主人的素描作品,另一端则摆放着钢琴和爵士鼓等乐器,是男主人与儿子自娱娱人的休闲区──为这间山中咖啡屋增添不少艺文气息。

隔着落地窗的后院是咖啡工坊,也是游客体验烘制咖啡豆流程的地方。黄赛聪总是不厌其烦细致地解说,让客人在浓浓咖啡香中享受深度的知性之旅。

向往乡村生活 找寻落脚地

“回归田园”近二十年,黄赛聪依然一派斯文,笑起来有点腼腆。虽然生长于繁华的台北都会区,由于父母务农,纯朴的田园生活曾陪伴他度过快乐的童年。然而,随着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台北周遭的稻田相继消失,变成了水泥丛林,美好的“农家乐”景象也只能埋藏于记忆深处。

虽然内心始终惦记着纯朴的农村风情,黄赛聪成年后还是随着社会价值观,选择热门的科技业“安身立命”,成为神通电脑经销商。崇尚儒家思想的黄赛聪语带哲思的表示:“那是因为自己‘年少时没定性’,表象和内心无法达到平衡,还未到‘知天命’的时候,就会随波逐流而选择可以过优渥生活的行业。”

成为人人称羡的“科技新贵”,尽管收入丰厚,一心向往乡村生活的黄赛聪并不快乐,“都市那种环境会让你很难过,细胞里面有一股原始的呼唤,那是在潜意识里一种驱使的力量,一直想要到乡下去。”

没有阳光和新鲜空气的现代化都市,让黄赛聪感到不自在。但是“父母在、不远游”,他只能每年放自己一次长假,带着妻儿环岛一周纾解压力,探访各地的自然景观,徜徉在青山绿水间。“逃离都市”的念头一次比一次强烈,父母相继过世后,黄赛聪便将梦想化为实际行动,利用环岛旅行时找寻落脚的地方。

以生态复育为职志

1994年,原本计划到台东买地从事“深海水养殖”的黄赛聪,在环岛的旅程中,途经国姓乡“梅子林”(北港村)时,意外地深受吸引。他回忆道:“当时兴建国姓水库的政策刚好取消,这里很原始。我打听到有人要卖地,第二天就签约了!”

从繁华喧嚣的都市回归纯朴宁静的山林,黄赛聪立定目标,要重现〈桃花源记〉的原乡风貌。除了房子,他在园区里种满了树木,“我的理想就是住在森林里,生态复育是我来这里最主要的工作,所以我这个‘咖啡有乐町’指的是动物的一片乐土。”

黄赛聪说生态覆育其实只要打造一个自然健康的环境,生物自己就会来。十八年来他坚持人工拔草,完全不使用农药、肥料,以食物炼的关系自然养地,达到园区的生态平衡。如今园区里充满生命力,蜻蜓、蝴蝶、萤火虫随着不同季节满天飞舞,各种昆虫随处可见,鸟叫蛙鸣交织成一部田园交响曲。

移居国姓乡之后,黄赛聪原本计划种植香草,深入了解后,却发现台湾纬度不够,不适合香草生长,且当时香草种子不易取得,因而打消念头,改为养土鸡、经营土鸡餐厅及贩售鹿谷的乌龙茶。

不曾“拜师学艺”的黄赛聪从杀鸡到掌厨一手包办,他说那时“杀土鸡杀到手软,杀到自己觉得很不应该”。直到九二一大地震,让他受到很大的冲击,他说:“九二一是一个大灾难,也是一个大彻悟,觉得不应该再杀生。”于是他结束土鸡餐厅营业改卖咖啡。

自然农法栽种 冷冲保持原味

为了体验一次完整的咖啡生产过程,随着黄赛聪来到屋后的咖啡园。采用自然农法的园区里,随处可见保留及膝的杂草和堆积的腐木,小昆虫活跃其间。黄赛聪解释说:“有机的农园就是一定要有草,有刺或爬藤的才用手拔除,堆积的树干、落叶和杂草可以复育生态,里面有许多甲虫。”

目前正值咖啡产季,红绿相间的果实在枝桠间若隐若现。黄赛聪一边采摘成熟的咖啡豆,一边修剪陡长的枝条。他说有一些咖啡树是九二一之前种的,当时并没有想以此维生,也不懂如何管理、制作,地震过后决定以咖啡作为经济来源,才慢慢摸索、边做边学。无师自通的他说:“开始是买进口的生豆学烘焙,自己找资料,汇集各方的作法后再去归纳,看人家怎么做,加上自己的经验,然后判断哪个方式才正确,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采摘下来的咖啡豆,随即送到住家顶楼加盖的“晒豆场”曝晒,晒好的咖啡豆就储存在墙边的橡木桶里。“我想,在机器还没有发明之前,日晒法也是保存咖啡豆最原始的方法。”

黄赛聪揣摩古人的日晒法,再和水洗法做比较,果然不一样。他解释:“咖啡豆带壳存可以保持新鲜度,是学习以前种稻米的方式。咖啡一般是用水洗法去掉果皮和果肉,水洗过程咖啡豆先吸水再烘干,容易产生醋酸,质地会下降。我是连皮带果肉一起日晒10~15天,再放进泡过白兰地的橡木桶里储存,让咖啡豆保持新鲜;直到烘焙前才取出需要的量脱壳,并以190℃烘焙7至10分钟,这样才能够留住咖啡原有的果酸味。”

从采摘、晒豆、去壳到烘焙,大家随着黄赛聪的示范解说,体验了一次完整的咖啡制作过程。最后他以独特的“冷冲法”,让我们品尝原味黑咖啡温润香醇的好滋味,打破黑咖啡给人“闻起来很香、喝起来很苦”的刻板印象。

经过多年用心研究,黄赛聪满腹咖啡经,聊起咖啡如数家珍。他说每一个阶段都会影响咖啡的味道。炒的时候已经把味道都转化出来了,再加热味道就会变差,所以煮的时候温度不要太高,以85℃热水冲泡味道最佳;“冷冲法”更能保持咖啡原味。他充满自信地说:“相信在业界很难找到像我这种水准的咖啡!因为现代人都喜欢速成,愿意像我这样做的不多。”

在生态环境中生活很幸福

对咖啡颇有心得的黄赛聪并没有全心投入咖啡的产销,只是随其自然。夫妻俩都喜欢艺术,个性低调的黄太太擅长绘画和手工艺,黄赛聪则喜欢木工和书法。平日两人一起工作,享受农村生活,闲暇时,则一起创作。两人共同设计、制作的咖啡包装十分典雅。

他强调来这里最主要的目的是生态复育,经营有机咖啡只是维持生活,虽然收入仅能“过日子”,但是他觉得能够在自己向往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很幸福:“以现在的资本主义、功利社会来看,我们是属于少数,这样做对或错,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但是我不会后悔,我会继续坚持下去。”

当年黄赛聪带着两个儿子下乡,如今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大儿子觉得能够在这么好的环境中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未来不排除承传父亲用心研发的有机咖啡。黄赛聪说:“我有好的咖啡和好水,没有跟很多朋友分享也是很可惜,孩子如果真要跟我走同样的路,我会积极地推广,化被动为主动。我有把握可以做得很好,这段时间我会累积更多的技术,为将来做准备。”

回首来时路,黄赛聪说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当初决定迁居国姓时,虽然父母不在了,但是兄姊都反对,幸好太太很支持,孩子也喜欢。他说:“我有八个兄弟姊妹,我是老幺,他们无法理解我的想法,很不放心,每年都会来看我一下;后来都很喜欢这里,也开始到宜兰买地!”

谈起坚持理念的决心,黄赛聪表情中透露着深深的感念。他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人是来自大自然的,总是要等到年纪大了,健康亮起红灯才想起应该“回归自然”。“其实知道自己的个性、兴趣和志向就要勇往直前。不计得失成败,人生就是最大的幸福!”

--转载自《看杂志》98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韩国国立首尔产业大学兼任教授具永国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反复实验,历经廿多年,具永国最终得到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这种绝传已久、韩国独有的稀世珍品——黄漆,再次面世。一个偶然的机会,具永国得到了一位老僧的秘传,并叮嘱他“要秘密练习,等时机到了,就在世间公开。”
  • 由新唐人电视台举办的“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亚太初赛。有18位好手脱颖而出。这些入围选手将有机会可以前往纽约登上音乐家梦寐以求的卡内基音乐厅,争取最高荣耀与一万美元奖金,以及受邀在决赛后举行的“华人之星独唱独奏音乐会”演出。
  • 82岁的台湾台中市立北新国中退休教师饶汉滨,退休后才开始创作,在古典诗词项获100年教育部文艺创作奖,他是年纪最大的得奖者。
  • (shown)韩国有传统的祭祖风习,只要是最好的食品,都是祭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然而冬季没有水果,于是有精心制作的韩果代替高档水果祭祖。药果是蕴含“深刻含义的饼干”,药果上镶刻乌龟,象征长寿;镶刻福字和康字,寓意吉祥。2008年由韩国农林部、京畿道与抱川市共同建立的“韩果文化博物馆”馆长金圭欣是韩果的油果、药果名人,在现今速成甜食充斥的年代,他的愿望却是有朝一日能“让世界65亿人品尝到韩果”。
  • (shown)小人物奋斗故事系列:英雄不怕出身低,更不怕先天条件的阻碍,只要肯坚持,就会有收获。“看”看人间“不怕命来磨”的小人物奋斗故事,他们都有一个让人闻之鼻酸的惨淡童年。虽然出身低,成长环境充满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但这些小人物却能化逆境为顺境,在看似不可为的环境中,用自己的力量拼出一条路,谱出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 (shown)小人物奋斗故事系列:英雄不怕出身低,更不怕先天条件的阻碍,只要肯坚持,就会有收获。“看”看人间“逆境炼真金 不怕命来磨”的小人物奋斗故事,他们都有一个让人闻之鼻酸的惨淡童年。虽然出身低,成长环境充满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但这些小人物却能化逆境为顺境,在看似不可为的环境中,用自己的力量拼出一条路,谱出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 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孩,小学一毕业便到工厂赚钱贴补家用。但她从不灰心丧志,一路从童工、领班、采购、财务等职位向上爬升。如今,这个小女孩已是小有成就的电子公司女老板!小女孩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能写下这一页传奇?
  • 带着赤子情怀般的热爱,林克孝望着窗外居高临下的景致,似乎视台北的“都市丛林”如无物,眼光直接飘向远山,出口便说:“很多人以为那是中央山脉,其实那是雪山山脉……”这样自然的举动,一下便透露出林克孝最真实的自我:他是一个山者、诗人,而不是一个金融家。…
  • 林克孝追寻泰雅族少女沙韵的故事,深入宜兰南澳山区探索失落的古道,与泰雅族文化紧密结合。今年8月的登山之旅,就是发现有条古道路线尚未有人前往,于是号召山友入山探勘。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此次行动竟成绝响……
  • 发现家乡的长辈一个个戴起了老花眼镜,从小就爱敲敲打打的施纪墉看见了商机。从创立眼镜公司、转型制作创意手工眼镜,继而为顾客量制眼镜,施纪墉贴心的设计造福不少顾客。施纪墉同时拥有设计、制造与验光师资格,在台湾眼镜界可说是“绝无仅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