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无薪假有解 遵循市场自由机制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1年11月19日讯】欧美债信危机延烧,台湾产业进入第二次衰退,“无薪假”吵得沸沸扬扬。无论鼓励劳工加入工会争取劳资平等协商,或呼吁政府将视线回归传统产业,只要依循自由市场机制运作,企业这一活生生的个体就能找到出路。

无薪假(No-pay leave)在台湾为台湾积体电路公司前总经理蔡力行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时所创,当时台湾有18万名劳工被迫放无薪假。全球经济紧密相连,如今面对景气衰退,根据台湾电子电机资讯产业工会统计,从8月开始,陆续收到企业实施无薪假的通报,截至11月7日,全台已有63家厂商开始实施无薪假,受影响的劳工据工会初估近3万3千人。

加入工会 劳资平等协商

台湾电资工会秘书长林名哲表示,从8月份开始发现有无薪假的趋势,并成立通报系统,后因家数持续增加,受到媒体、官方的关注,大小企业都有,台湾的科技产业首当其冲。劳委会虽然表示无薪假需经过劳资协商,然而劳工个人面对资方是没有谈判能力、弱势的,而工会却可以运用集体的力量,但法律规定,产业工会要在该家公司拥有半数的会员,才可以强制要求资方跟工会协商,虽然现在还没有达到门槛,只能鼓励劳工踊跃加入,并将情况即时反应给劳委会,期发挥检查、监督机制。之前就有类似的案例,某企业因曝光即将进行无薪假的消息,该企业最后取消了无薪假的执行。

台湾电资工会顾问、劳动党新竹县议员高伟凯表示,政府的无薪假通报系统非常不足,无法解决资方隐瞒不通报的问题,实际无薪假的情况应该超出官方统计数字。

政府应该积极辅导劳工筹组或加入工会,劳工在没有工会组织的支持下无法进行平等的协商,都是资方说了算,因此高伟凯将会透过工会及其他劳工团体的力量来推动工会的发展。

无薪假的两个成因

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邱俊荣认为,台湾的无薪假归纳有两个因素,其一,受国际经济景气的影响。近年由于欧债危机、美国经济不景气影响,台湾科技产业首当其冲,尤其是专替欧美品牌代工的产业。这跟2008年的金融海啸不一样,不是一下就全面性的,而是像溜滑梯一样的下滑,先受到冲击的是市场竞争较激烈的产业,譬如LED产业,产能太多,价格竞争,只要需求一萎缩马上就会受到冲击;再来则是面板业,主因是寡占市场,竞争较少;台积电是全球首创、而且是最大的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业,虽宣称不会放无薪假,但若未来景气持续下滑,就难以评断了。

邱俊荣表示,当前衰退情况明年(民国101年)一、二季以前没人看好,情况恐持续下滑,其他产业也会受到冲击。为什么呢?根据全球景气走势分析,欧洲是全球节能减碳产业发展最迅速的地方,由于欧洲政府采取大量的补助政策,去年带动了全球太阳能、绿能产业的发展,但由于欧债持续严重,欧洲政府至少五年之内都必须要节衣缩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大量的补助及支撑,而台湾的太阳能、绿能产业,最主要市场为欧洲。

无薪假的另一因素,也是一直以来备受诟病的──台湾产业发展太过集中在电子科技产业。经济部长施颜祥说,无薪假在科学园区比较会发生,传统产业就很少出现。邱俊荣也表示,传产的中小企业才是真正支撑大众就业的来源,但是政府把太多的资源放在IC通讯科技产业上,造成它太过庞大,如果没有足够的竞争力,那冲击影响就非常大。

劳工自保有二

劳工群众要如何自保?邱俊荣认为可从两方面着手,辅导充电转型当然是肯定的,但政府应该要改弦更张,想清楚将来要朝哪些产业去发展,他认为应着重在传统产业的多元发展,去培育人力资源,才是真正的因应之道。

另一方面,他也建议劳工不需太迷信于高科技产业,景气不好时,不会所有产业都受到冲击,像台湾的传统产业由于内需市场稳定,影响较小。发展自己的多元能力,让就业可能性提高,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遵循市场自由机制

经济学研究专家、台大经济研究所教授樊家忠表示,“我主张市场的自由经济机制,景气不好时,产业会受到冲击,也会有人失业或被减薪,这是遵循市场的自由循环机制,西方国家是以失业的救济做补救因应,而台湾法令却规定自愿离职的没有失业津贴,遭公司资遣的才有,这是法令设计上的问题,西方的失业保险制度不问原因,都可请领失业救助。”

人跟企业是活生生的个体,它自己会想办法、找出路,政府要防堵,反而会衍生出许多问题,像无薪假、弹性工时就是企业因应的变通产物,樊家忠认为政府所要关注的是,当某些经济发展、活动会造成某些问题或损害时,才需要订定法令去规范,以防微杜渐。

樊家忠认为,“政府要做的是,当失业者找不到工作时,要协助其转业或失业的救助,而不是将他困在一个没有前景的企业,这样反而会抑制其另谋发展的机会。台湾的DRAM、LCD、LED液晶、太阳能等产能过剩,并受到中国大陆的竞争影响,政府把人民的血汗钱都投入到保护这些江河日下的产业上,反而造成国家人民的负担,应该遵循市场的自由机制,不为选举的考量、维持不实的表象,何者于国于民有利,有赖当权者去思考判断。”◇

本文转自249期【新纪元周刊】“台湾视角”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51/10076.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