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跋扈挟风鸣”漫谈中国风筝

路圣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308
【字号】    
   标签: tags:

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和休闲活动。放风筝的趣味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前人金圣叹曾说:“见人风筝断,一乐也。”

风筝的历史起源

风筝,中国古时南方称为“鹞”,北方谓“鸢”,直至五代,才开始出现“风筝”一词。据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名呼风筝。”

风筝的出现始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制作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春秋战国时的哲人墨翟(公元前 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翟制造的这只木鸢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

后来,墨翟把制作风筝的技能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墨子‧鲁问篇》中说,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他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风筝在古代军事上的用处

早期的风筝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用在军事和通讯上,因此留下了许多利用风筝进行军事侦察、传讯、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如《鸿书》上载:“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公元前202年,汉刘邦集中韩信、彭越、英布等四十万大军,把项羽围困在现在的灵璧县。当时项羽兵力已不过十万,粮食也快吃完了。韩信为了瓦解项羽的军心,就叫人用牛皮做了一个风筝,下置善笛之人,乘夜风飞到楚营上空吹奏思乡之曲。韩信又命汉军和着笛声高唱楚歌,齐声悲怨。项羽大惊,以为刘邦尽占楚地,自己已穷途末路,只好醉酒军营,慷慨悲歌,同虞姬诀别,他的八千子弟兵,尽皆散去,不战而溃,留下了“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据宋朝高承《事物原记》载,南朝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萧衍被叛将侯景围困在台城(今南京附近),粮草断绝, 形势危急。城外虽有援军,但城池受困,无法联系,手下将军羊侃献计将救驾密诏藏于风筝中,顺风放到城外搬取救兵。可惜风筝放出,就被侯景发觉,命部下乱箭射下。羊侃和武帝远远望见,束手无策,后来,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在台城。

唐宋开始 风筝成为民间活动

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开始以纸做风筝,当时称为“纸鸢”。

唐、宋时期,随着社会安定、文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中国传统节日盛行,而节日的盛行促进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一直被用于军事上的鸢随着传统节日清明的兴起,用途上有了新的转变,开始向民间娱乐用途转化。

在唐代清明时节,朝野盛行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条等风俗,儿童放纸鸢始在民间流行。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记载:“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唐代著名诗人高骈在〈风筝〉一诗中描述到:“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风筝在宋代的流传则更为广泛。宋代城市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民间手工业的兴起为风筝的发展和进入节日的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仅市井小儿、布衣平民喜爱,甚至帝王将相、王公贵族也乐此不疲。这一时期民间放风筝已是一项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文人墨士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题材。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及至明、清两代,风筝的发展和普及则达到了鼎盛时期。明代著名才子徐渭常以风筝作为绘画和写诗的题材,留下了37首咏风筝的题画诗,具形具象地反映了民间放风筝盛况。

传统风筝设计

中国传统的风筝一般分为硬翅、软翅、板子、串子、立体(筒形)等几类,按地域和风格又分为潍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风筝。传统中国风筝的制作技艺概括起来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

其中“扎”包括:选、劈、弯、削、接。“糊”包括:选、裁、糊、边、校。“绘”包括:色、底、描、染、 修。“放”包括:风、线、放、调、收。对这“四艺”的综合运用体现了风筝设计者的创新水平。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设计上,随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如:“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唐代时,风筝传入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元代时,风筝传入欧洲诸国,风筝的造型、材料和图案也千变万化且富有个性色彩和国家民族色彩,今天的风筝活动已成为具有国际性的一项民俗活动和体育运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二章纹,是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明代称为“补服”。
  • 当天夜晚,他梦到县城隍到省城南门,撤走随从,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驾驶马车,并告诉农夫说:“你暂且跟我去参加会议!”于是,农夫便跟随他,来到一个省府县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和”一向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道德,是涵盖自然、社会、内心等层面与各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 古人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重在实践,讲求无倦与精进,学贵有恒,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对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看似一个简单的“德”字,却紧密联系着朝代的兴衰。明君有德而国兴,昏君无德而亡国。历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见证德的价值何其威严。
  • 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过迁善,所以他才伟大而英明。
  • 书生余某,浙江鄞县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外祖父,梦见自己进入文昌宫,见文昌帝君亲自送一位身材魁伟的男子走出殿阁,前有旌旗仪仗开路,后有节幢长队护拥,真是威仪万方,十分气派。
  • 杨溥,明朝湖广石首,授以翰林编修,后为当朝首辅,以有雅操、质直廉静而出名,被后人誉为一代贤相。
  • 亭,有顶无墙,是中国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样式。《园冶》中说,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到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
  • 宋朝的赵康靖非常重视纯净心意,他曾用一个瓶子投放黑豆、白豆的方式,来检查和提高自己的心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