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察颜神断

方林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之一。据《名医张仲景传》记载,东汉名医张仲景晚年行医到洛阳,偶遇王仲宣。

那时王仲宣只有二十岁出头,张仲景凭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察颜观色”后对他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王仲宣听了这样不顺耳的话,心中颇为不快,虽然接受了张仲景开的药方却没有真的服药。

过了三天,张仲景又见到王仲宣,就问他:“汤药吃了吗?”王仲宣回答:“已经服过了。”仲景说:“看你的神情面色好像并没有服药,你为何轻视自己的生命呢?”王仲宣其实根本不相信张仲景所言,于是避而不答。

二十年后,王仲宣果然眉毛开始脱落,在眉落后一百八十七天死去,果真证实了张仲景的预言。

中医有句术语叫“其华在面”,华,光彩之意,即指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由于头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所以人体气血的盛衰极易表现于面部。一个人如果身体强健,则面色红润而有光泽,气血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面色如同生命的一面镜子,可以时刻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张仲景就是通过对王仲宣的面色观察而对他进行诊病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天夜晚,他梦到县城隍到省城南门,撤走随从,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驾驶马车,并告诉农夫说:“你暂且跟我去参加会议!”于是,农夫便跟随他,来到一个省府县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和”一向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道德,是涵盖自然、社会、内心等层面与各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 古人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重在实践,讲求无倦与精进,学贵有恒,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对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看似一个简单的“德”字,却紧密联系着朝代的兴衰。明君有德而国兴,昏君无德而亡国。历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见证德的价值何其威严。
  • 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过迁善,所以他才伟大而英明。
  • 书生余某,浙江鄞县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外祖父,梦见自己进入文昌宫,见文昌帝君亲自送一位身材魁伟的男子走出殿阁,前有旌旗仪仗开路,后有节幢长队护拥,真是威仪万方,十分气派。
  • 杨溥,明朝湖广石首,授以翰林编修,后为当朝首辅,以有雅操、质直廉静而出名,被后人誉为一代贤相。
  • 亭,有顶无墙,是中国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样式。《园冶》中说,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到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
  • 宋朝的赵康靖非常重视纯净心意,他曾用一个瓶子投放黑豆、白豆的方式,来检查和提高自己的心性…
  • 云是古代诗歌常见意象之一,如同自然界的云,五彩斑斓,形态万千,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也具有丰富的意蕴与文化内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