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宽厚的故事

周晓辉
font print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宽厚”指的是待人接物的宽容和厚道。宽厚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即便自身需要忍让,需要吃亏,即便自己被误解。民国时期文人林语堂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我认为宽容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品质,它也将成为成熟后的世界文化的最伟大的品质。”

中国古人对于宽厚有着深刻的认识。如“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不吹毛求小疵”、“君子不求备于一人”、“若君子则以天地为量,何所不容”、“宰相肚里能撑船”、“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器量徐大,心境须宽”等等。而历朝历代,以宽厚之气质为世人所敬重者皆非罕见。

春秋时期,出身贫寒的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鲍叔牙本钱出的比管仲的多,但在分配利润时管仲却总是多要。鲍叔牙毫不介意,更不认为管仲贪婪,因为他知道管仲日子难过。对于管仲几次做官的失败,鲍叔牙也不认为其没有才能,而是没有遇到明主。

后来,鲍叔牙将管仲推荐给齐桓公,辅佐其成就霸业。没有宽厚的鲍叔牙,如何有管仲的扬名天下?这也就难怪管仲说:“生育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西汉邴吉担任丞相时,其车伕常常喝醉酒并吐在车上。管事的要处罚车伕,但邴吉认为喝醉了酒,不过就是弄脏了车子中的垫子,因此没有必要处罚。车伕深受感动,后寻机报答了邴吉。

东汉酒泉太守吴祐任职期间,曾有一个叫毋丘长的男子,因为一醉客侮辱自己的母亲而将其杀死。按照国法,杀人者当被处以死刑,但吴祐认为,从孝道角度,“子母见辱,人情所耻”,杀人是可以理解的。

在“法”与“情”的两难之中,吴祐采取了一种为其“留后”的灵活方法,即让其与妻子同宿,直至妻子怀孕后才执行死刑。毋丘长临死前的遗言是:“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叫‘吴生’。”,以此来报答吴祐的恩德。

东汉名士陈寔德行高尚,很有名望。有一年闹饥荒,一个盗贼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陈寔看到了他,于是起身穿上衣服,叫他的儿孙们起来,严肃地训斥道:“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恶的,只是习惯了成为习性,才成了这个样子。”

儿孙们说:“你说的是谁?”陈寔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大惊,自己跳到地上,磕头赔罪。陈寔遂告诫他说:“看你的形貌,不像是大恶之人,应该自己反省弃恶从善。”陈寔看他很贫穷,于是命人给了他二匹绢。从这件事后县中再没有偷窃的人了。

刘备,三国蜀汉开国皇帝,其能成就霸业,除了知人善用,更是因为其是一位宽厚长者。比如在曹操率军南下准备攻打刘备,刘备从新野撤军时,刘备不忍抛弃十余万追随自己的百姓,从而导致长板坡之败。还有一位前去刺杀刘备的刺客,因感于刘备的宽厚而据实以告离去。《三国志》中赞叹道:“先主(刘备)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三国时东吴将领陆逊,年轻有为,屡建战功,更为难得的是他是一位宽厚仁爱的人。在他领兵驻守会稽的时候,地方官淳于式上书孙权,指责陆逊,且言辞尖刻。这件事被陆逊知道了。后来陆逊在与孙权交谈的时候,称赞淳于式是一个恪尽职守的好官员,并推荐他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孙权问:“淳于式曾经上告你,你为什么还推荐他?”陆逊回答:“淳于式虽然告过我,我如果再毁谤他,就会不利于国家,也会助长官员间相互攻击的风气。”孙权称赞道:“这是有贤德的人才能做出的事情,一般人真是很难比得了啊!”

唐朝宰相娄师德为人深沉有度量。一次,他与内史李昭德同行,因为他体胖走得很慢,李昭德责怪他:“真让人不耐烦死了,这个乡下种田汉!”娄师德笑着说:“我不算乡下种田汉,还能算到谁的头上?”

暗中由娄师德推荐任宰相的狄仁杰,向来不喜欢他这样谨小慎微之人,因此多次排挤娄师德,娄师德也不以为意。倒是武则天看不下去了,告诉狄仁杰,自己之所以重用他正是因为娄师德的推荐,狄仁杰非常惭愧,感慨地说:“娄公美德盛大,我被他的盛德所包容,看不到它的边际

知耻的狄仁杰后来也秉承了娄师德的宽厚之风。曾有人在武则天面前诬陷狄仁杰,使其被贬,后来辗转回京城。武则天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就不无讨好地对狄仁杰说:“我因误听人言而贬斥了你,你想知道那个诬陷你的人吗?”狄仁杰回答道:“如果我有过失,我应该把它改掉;要是没有过失,我的心已经很安乐了,何必要知道说我坏话的人呢?”宽厚长者之风,怎不令人敬服?!

北宋大臣吕蒙正也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从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在他刚做宰相时,一个官员在上朝时隔着帘子指着他,非常鄙夷地说:“这种货色的人也能做宰相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就走过去了。他的同僚很生气,要追问那个官员的姓名,被吕蒙正制止了。

到了下朝的时候,这位同僚仍然为他鸣不平,后悔没有问出说话人的姓名。吕蒙正说:“干嘛要知道呢,一旦知道了这人的姓名,就不容易忘记,不知道不是更好吗?”人们都很佩服他的器量。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秦代陶塑突显生动、开朗、写实的风格,西安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形象生动逼真,充分显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艺。
  • 汉代时期的陶制品无论在质地、品种、工艺以及装饰手法等诸方面都非常繁盛。
  •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
  • 唐代手工业产业的空前繁荣,这与当时朝廷对手工业发展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官府设置“将作监”、“少府监”等政府机构,对陶瓷、金工、漆器、染织等进行管理。
  • 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业大有进步,宋代陶瓷清丽高雅,色泽柔美自然,造型简练,挺拔秀丽。
  • 元朝陶瓷业基本上承袭了前代旧制,但出现了青花、釉里红两种极具特色和名贵的品种。自明朝开始,景德镇已成为“天下窑器所聚”;“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的瓷都。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也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 神将陶器制造传给了人,一朝又一代,人们又将神传给人的文化内涵通过造型、颜色、图案等各种工艺手法表现在陶瓷器具之上。白陶、彩陶、灰陶、黑陶、白瓷、青瓷、彩瓷……。
  • 历经夏商周春秋秦汉的历史演进,中国的陶艺文化从生活的实用上,走进了结合艺术的创作意境,充分展现历朝各代的艺术风格。无论是外观的造型或雕塑与图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新,装饰手法更臻精细的境界,形象也更为生动质朴,栩栩如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