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下的昂山素姬

孙芸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

参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昂山素姬两岁失去父亲,从小随着母亲在外国生活,长大后获得牛津大学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学士等学位,毕业后留校任职,并任职于联合国等处。1972年,昂山素姬与英国学者、牛津大学教授迈克.阿里斯(Michael Aris)结婚,相夫教子,在外共生活了28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回国探母,正逢缅甸人民反抗军政府残暴和腐败的统治。当她看见缅甸军队向自己的人民开枪,比当年的英国殖民者和日本军队还要不如。愤怒之下,她站了出来。从此跟丈夫和两个儿子天各一方。

“我不能对祖国所发生的一切视若无睹。”1988年8月26日,仰光近百万群众在瑞德贡大金塔西门外广场集会,昂山素姬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民众发表演说。缅甸人民发现,他们盼望已久的领袖诞生了。

从那一刻起,昂山素姬不再是一名旁观者:“我参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1988年9月27日,昂山素姬组建了政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并出任总书记。民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全缅最大的反对党。

追求民主 20多年囚禁

1989年7月20日,军政府以煽动骚乱为罪名对昂山素姬实行软禁,她拒绝了将她驱逐出境而获自由的条件。1990年5月缅甸举行大选,昂山素姬的“民盟”赢得绝对优势。她应该能够成为国家总理,但军政府不承认大选结果,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继续监禁昂山素姬。

1991年,昂山素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她无法亲自前往挪威领奖,让儿子代替自己发表了答词。这份答词引述昂山素姬的名言:“在缅甸追求民主,是一国民作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与平等的成员,过一种充实全面、富有意义的生活的斗争。它是永不停止的人类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证明人的精神能够超越他自然属性的瑕疵。”

2010年11月13日,昂山素姬再次被释放。在过去的岁月中,昂山素姬被逮捕,被释放,被软禁,再被释放。据统计,昂山素姬在过去22年中竟然有15年被囚。

拥有了缅甸人民的心

为了获得民主权力,她不肯离开缅甸。

丈夫来探亲,被禁止入境。丈夫在英国去世,军政权催促她去英国,与两个儿子团聚,她选择留下。昂山素姬知道,一旦离开祖国,就再也不能回来。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家庭的分离,是我争取一个自由缅甸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

对缅甸人民而言,昂山素姬是他们脱离高压军事统治的希望。自此,昂山素姬这个外表柔弱、身材单薄的女子,成为军政府最头疼的人物。她没有权力、没有金钱、没有官衔,却拥有了缅甸人民的心。

没有了恨 就有力量

这位被誉为“亚洲最美丽的女人”从未有过恨。当年军政府拒绝她丈夫入境,事隔十多年仍愤怒?她摇摇头告诉《壹周刊》说:“我没有愤怒,但很伤心,在他末期的日子,我连信也不能寄给他一封。”以她柔弱娇美的身躯,如何有这么大力量撑起缅甸千万人对民主的渴望?

佛教是缅甸的国教,将近90%的人信仰佛教。

探索昂山素姬的人生历程,可以看出她的精神植根于东方传统佛教,这是缅甸文化的基础。出生在“佛教之国”的缅甸,昂山素姬血液里浸透了佛教的因果论和慈悲观。昂山素姬的一篇著名散文〈佛陀树下最清凉〉,系统地表达了她的世界观、伦理观和政治观。

她追求的是一种遵从佛陀教导的人生,相信因果律,“我是佛教徒,我相信因果律,因此‘命运’对我不是那么重要。因果意味着行动。你创造你自己的因果律。如果说我相信命运,它就是我为自己创造的。这就是佛教徒的方式。”“没有人超越因果律,无论他们多么无法无天。他们可以超越人间法律,但无法超越因果律。”

慈悲常在 恐惧消散

她强调慈悲的意义,“慈悲是我们大家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拥有的东西。”“要克服自己的恐惧,你首先要对他人表现出仁慈。一旦你开始以仁慈、善意和理解来对待他人,你的恐惧就消散了。”而“仁慈和智慧必须相互平衡”,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她还期待符合佛教精神的政府。在〈追求民主〉一文中,昂山素姬谈到:“统治者必须遵从佛陀的教诲。这些教诲的中心是真理、正义和仁爱的观念。缅甸人民在他们的斗争中所寻求的,正是建立在这些品质之上的政府。”

美得令人肃然起敬

此外,启发昂山素姬精神灵感的还有印度的国父甘地,出身名门的她一直在倡导非暴力反抗,暴力或许最有效,但那不是和军政府一样了吗?她开始全国行走,号召群众,要求缅甸当局进行民主改革,举行大选。长在西方的她也崇尚西方的民主自由理念,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启发她持续的追求平等自由。

有评论说,她的美并不是因为她长得好看,天生丽质,而是因为她内在的气质,坚定自信、谦虚跟温和。人们看到她,总是非常感动,她在群众集会中,低头微笑,甚至有一回,她面对冷漠地举着枪的军警,仍然保持着她一贯那种温婉的状态。美得令人肃然起敬。

1988年8月26日,昂山素姬在仰光的瑞光大金塔发表第一次政治演说,人们后来回忆说,“当时就觉得她已经与背后的瑞光塔融为一体,成为我们国家的象征。”

--转载自《新纪元》252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美国成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倪海叶是在1991年于纽约林肯中心爱丽丝塔莉厅(Lincoln Center's Alice Tully Hall)的处女秀上崭露头角。她是著名的瑙姆堡国际大提琴比赛(Naumburg International Cello Competition)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等奖获得者。她协奏曲生涯的一个巅峰是在美国十四个城市的巡回演出,并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星期日早晨》(CBS Sunday Morning)电视节目跟踪报导。4岁开始随着音乐家母亲学习小提琴迄今,热爱古典音乐的倪海叶从未放松每天的练习。音乐让她每天24小时,一周7天都保持振奋;音乐让她整年忙碌,每周演奏4场音乐会,每年有一百多场,另有欧洲巡演和个人演出。“演出很多,但我很享受!”
  • 当她的双眼聚焦在天空时,对飞行的热爱陡然萌芽。张瑞芬不但是一位天生的飞行员,也天性大胆并充满冒险精神。她学习了特技飞行,并在加州海岸线社区活动中征服了大量观众……通过飞行,张瑞芬藐视了万有引力及文化和性别的偏见。
  • 6月4日,在法国罗兰加洛斯球场的红土地上,中国网坛女将李娜捧起了第一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奖杯,成为亚洲网坛第一人。在奖杯的背后,有众所周知的霸气及一般人不知的柔情……
  • 她的父亲是得过十几个金马奖的资深电影工作人、前南强电影文化企业创办人祁和熙,大弟是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台湾电影明星向云鹏。出身电影人家庭,旅美四十年,祁德萍在走过近半人生道路之后,最终回归影视事业,推动《叶问》在美国上映、发行,间接宣扬中华文化。
  • 金雅梅(Dr. Yamei Kin,1864~1934)又名韵梅,生于浙江宁波一个长老会牧师家庭,毕业于美国纽约医院附属女子医科大学,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北洋女医学堂创办人。
  • 发现地中海原是一片荒漠、指出达尔进化论的错误,有人形容他是科学界里揭穿国王新衣谎言的小孩,忠于真相、忠于自己。拥有当代地质学最高荣誉,许靖华心中信仰的却是中国老天爷,讲求中国传统的良心……
  •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教授 孙贤和,在FT中文网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概述民初才女林徽因之后,清晰的展现了一个家族中不同女性的命运,同为名门之后的林樱出国便学有所成、名满天下。而同样拥有才华的林冰留在国内,经历了文革的摧残,以及所留下的后遗症,引人深思。
  • 大陆民运人士王丹的父母将来台自由行,引发关注。王丹今晚在脸书上说,反对部分人士认为大陆对他“不错”,“不能回国探视家人,有何不错可言?说到底是为理念而付出的代价。”
  • 贾伯斯(Steve Jobs)在里德学院的旁听生涯,对于后来苹果电脑的美学设计风格,有深远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