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超凡医德 成就一位大医学家

邓正梁

人气: 406
【字号】    
   标签: tags:

以前的人敬重医师,因为一般民众挑选医师很严格,“医不过三代,不是好医”,不但要有祖传,且要传三代以上才能放心让他看诊;此外,医师的医德要高尚。孙思邈提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救人一命,所积之德贵过千金。一个医者真要能拯救人的生命,须具有过人的医德和医术。孙思邈为此在《千金要方》的开篇中特地撰写了“大医精诚”,强述了一个“大医”所必须具有的医德。


(大纪元资料室)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的医德也是十分高尚,这体现在其慈悲之心方面,与对人性的洞彻;在《伤寒论》序中他提到:“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 采众方”,他不忍周围的人因病一一倒下,于是立志为医;他知道人性之贪婪,“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 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因此劝人要重视生命:“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 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告诉人们不要因为世俗之荣华而弃至贵之身体于不顾。

首先张仲景非常欣赏战国时的名医扁鹊,他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越人就是扁鹊,他是很高明的医生,而且有特异功 能,没看见虢国的太子,却断言他尚未断气,不用急着替他办丧事;他看春秋霸主齐桓公脸色,就已经知道他病得很重,希望他赶快治疗,但齐桓公声势正隆,不信 明医之言,最终果病入膏肓,无法挽救。扁鹊是如此高明的医师,令仲景十分欣赏,因此希望不但医师要跟秦越人(扁鹊本名秦越人)一样精研医术做个好大夫,一般人也要懂得一点养生之道,“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 Fotolia)

(Fotolia)

(Fotolia)


但是不管哪一个时代,都能感受到世风日下,张仲景就曾感叹东汉时代的医师实在是不争气,令人痛心:“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 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能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医师不但不认真精研医书,只是应付病人,而且还不认真看病,随便下诊断,要救人 于水火,实在是难!

所以做医生的,一定要有医德,有救人危厄的悲悯之心。面对精妙的人体,还需要“才高识妙”,才会做好医师的工作。

仲景说的林林种种,希望代代医师能够做一位好医师;苦口婆心,没有慈悲,哪能有此悯人之胸怀!“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素尚方术,请事斯语。”仲景隐隐约约的说出其所着之书,非同一般。果然,《伤寒论》后来成内科方书之祖,在中医界如同《圣经》般的地位。@◇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