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翔:玫瑰花中听潮音(1)

黄翔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今人不是“见好就收”的活法!
今生绝非“告别革命”的人生!

诗化人生,率真性情。身心有韵,笔墨有行。不为“血肉枯竭”而活;宁为“岁月滋润”而死。生命本来是“本真而天然”的“不受扭曲的生命”;生活理应为自由选择、复归“简单与自然”的生活。

活着,就活出一份自在!就活出一份自由!打造浮生“应当如此”的梦境!自由开拓“瞬间人生”的丰饶!

此刻的我正面对电脑默然地“喃喃自语”着。仿佛是自顾自地不经意书写些什么?仿佛想同一片看不见的大陆、一个看不见的群体交流些什么?

现在正值“情人节”前后的日子,此时此刻对每一个生者都弥足珍贵。脑子里不意骤然浮现出“一路风霜雨雪同行”的秋潇雨兰,和最近在纽约郊外“斯坦顿岛之夜”类似“霹雳与摇滚”的生活画面。

想起前者心中一亮,两情久长而斑斓、如生命的日球“爆炸的日珥”。
忆及后者,不期而遇的场境闪烁于心、如岁月的星云“迸溅的耀斑”……

      1

漂泊中的每一个日子,一大早起来,总要送秋潇雨兰去上班。我们居家纽约秋园小丘草原湖畔,她所在的大学在市中心闹市区曼哈顿。今天在路上,她忽然告诉我:“今天是情人节”,想起出门时,在家里她也提醒了我一次。此刻见我仍然如大梦未醒、一脸茫然、一头雾水,仿佛置身红尘之外,她摇着我的手臂,歪着脑袋问我:“你送我什么礼物?红玫瑰?今晚下班后给?我只要一朵?法拉盛夜市见,我们去吃顿小饭。”

如“一石”击动“止水”,我身上水淋淋的、心中一片涟漪。一刹那,从另类时空坠落立足的当下。这是我今生至此诗文、书画艺术生活中,常有的镜头或常见的情景。

尘累中的雨兰,早已习以为常,偶尔挤时间推开我“独处的空间”,匆匆瞄上一眼,唯见孤寂中一介梦人。

其实,这个寂寞的世界中,不见秋潇雨兰、而秋潇雨兰却无处不在,孤寂中与我鬓发厮磨、朝夕相守。一路携手走来,往事不堪回首。忆起曾有过的一场“秋潇雨兰之恋”。正是这场“人生眷恋”却被指控为“刑事犯罪”,被人“立案侦破”和“通宵审讯”,带给我的不仅是“牢狱之灾”、也险些被“押赴刑场、立即执行”……

人生各有各的活法和无止境的生命追求,有“懂政治”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不失时机”地“见好就收”的说法?!奇怪,火种还来不及“播”,你就要求“半途熄火”?!本来社会面对的是“权利的现实悬殊”、“贫富的两极分化”、大多数人置身于“物质和精神”的“一片荒芜”,而正值追求“现实变革”的过程中,你实质上要求于人的究竟是“收手”还是“缩头”?!

还有一种“告别革命”的立论、貌似“公允”和“超脱”,一时以“公理”糊弄于人。长时间以来,人们普遍无视其深层用意与实质,正是为维护现行“体制”的稳定!

别人以“革命”的名义享有“抢光、占光”的特权,把全社会一切据为己有。过去的“贫下中农”,今天仍然是贫下中农。大多数人过去两手空空、现在仍一无所有。不知这要“告别”的“革命”究竟是什么样的革命?!

是让少数人的特权利益地久天长,面对社会不公,多数人唯有自甘认命、俯首贴耳?!

“革命”有其本义、也兼具多种内涵,“革命”绝非“革命成果”占有者独享的“特权”和“专利”?

以“非暴力革命”形式面对不公的“暴力体制”,本是每个社会公民理应享有和行使的正当权利!是否凡是合理的社会“变革”都要“告别”、以维护贪腐与特权的社会现状?!是否每个人都只能接受“生而不自由”的强权指令、任人践踏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人权”?是否“以暴力推翻暴力”之后又再度对人民施暴、只能“维护”而不能“变革”社会现实的扭曲?整个社会只能匍匐于“威权政治”之下、任其不公不义、实施“人治”而不是“法治”?!?!?!

秋潇雨兰同我“前世姻缘”、“今生相约”。没有她,就没有我。如果我们相识当初,她软弱、她害怕、她向强权妥协并“达成默契”,早就没有了我今生的小命!而面对的却只能是“送我一颗子弹”、死后家属还要向执政者“补交五分钱子弹费”、“请求”他们杀害自己亲人的厄运!!!

整个生命都被暴力操纵于股掌,哪还谈得上一个人“精神生命”的独立自存?!哪还谈得上今生面对一片辽阔的精神时空?!

也许,这是否就是“女人之所以为女人”、“男人注定离不开女人”的难解的奥秘?!

更深一层讲,以“东方的方式”解读,令我深信不疑的是:每个人投生人世,都有一位同你有尘缘的“本命佛”,或隐形在冥冥之中,或显形在阳光之下。

晚我许久来到这个世界的秋潇雨兰,也许,两个人属相和性格不尽相同;然而,她却注定是我命中一位特殊的“观世音”、一个今生同我“苦乐与共”的守护神。

对我们而言,今生命途中既不求光明磊落的行进中“中止”于“见好就收”!也不会“终止”或“告别”为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起而抗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要剖析中国当代政治和它的现行社会体制,离不开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的潜在文化衍变;要透视1978—1979年的中国民主启蒙运动或“民主墙运动”,也离不开与官方文化同时并行的在野的民间地下文学活动。所不同的是,一个是强势的地面河、是公开而“合法”存在的明流;一个是政治高压下的弱势存在、也即“非法”的地下“文学潜流”。
  • 在民主墙被封杀、我们被逮捕之前,我们由贵州高原出发,先后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持续发起过六次冲击,最后一次形势已十分危急,仍冒险去了一个人,在天安门广场贴出最后一幅大型横幅标语:“民主启蒙运动万岁!”此人名梁福庆,原为贵阳至北京的火车上的列车员,我们先后多次从贵阳至北京、从北京返贵阳都由他“专列”来去包送。
  • 美国布朗大学以其自由的人文精神著称于世,早在上个世纪1978—1979年“民主墙时代”开始,人们一提及它的名字就不免肃然起敬,它是最早也是最长期关注始终备受压抑的中国人权及言论自由的美国著名的大学之一。
  • 我现在给你们写来此信,是因为出于对你们的信任,媒体应为社会良知和人类公义的体现,为此,我向你们发出紧急呼吁!
  •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物质实体,也是精神实体。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不同民族风貌和地域特征,它既意味着一个国家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现阶段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达到的高度。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智慧和性情的 象征,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灵魂和精神骨血。不同的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独特的精神品性,共同构成全人类的财富。
  • 2007年4月的最后一周,美国笔会主办的第三届“世界笔者之声”国际文学节又在纽约隆重举行,来自 45个国家的 150多名作家出席了这次盛会。作家们不仅仅讨论直接影响他们作品的问题,同时也讨论全球暖化、国际难民危机、伊拉克战争和政治折磨等问题。今年的文学节的主题是: “Home & Away”,虚构类型作家和非虚构类型作家的演讲和朗诵等 66场活动在纽约市内的 29个地方先后分别举行。
  • 中国当代“地下文学”本质上是专制体制内潜在的“自由文化”,而文化的自由及其真正“崛起”或“浮升地面”以社会实施“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一个社会兑现宪法所明文规定的公民诸多权利为先决条件。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分析、评估所谓南方和北方“地下文学”中的个体或群体,应以人为界别和划分的所谓“南北”双方同时都享有均等的机遇和公平的权利为前提。也就是说,对追求和创造自由文化的个人或群体,若要作出全面的有精神深度的客观比较和公正结论,首先不同个人或群体的精神成果应同样能够经由发表、出版和媒体宣传报导展示出各自的整体轮廓和面貌,以呈现整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精神自由、文化上的“多元”和“兼容”,也就是体现出所谓“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实质和真正实施。
  • 定居在纽约的著名诗人黄翔的新书—中英双语诗集《今生有约》﹐由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学院中国语言研究中心出版。日前出版商为其安排了四场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在该校举行的“对话、诗歌朗诵和书法艺术表演”座谈会﹑“图书动物园”书店签书会外,还有一家全国电台“西岸生活”和与美国西部笔会的交流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