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学者:神韵传承中华文明 又具创新精神

2011年03月20日 | 14:06 PM

【大纪元2011年03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倩美国丹佛市报导)2011年3月19日晚上,美国神韵纽约艺术团在丹佛市的第二场演出圆满落幕。置身爱丽考金斯(Ellie Caulkins)歌剧院的现场观众起立向全体演员鼓掌道别。剧院内到处听到赞不绝口的声音。来自中国大陆的访问学者黄老师更是一个神韵的铁杆粉丝,他来美国三年多,已经是第四次观看演出了,有三次他都是开车9小时从其它州赶来丹佛。黄老师感概神韵让他受益良多,感受到“身心获得自由”。

黄老师表示,“整场演出展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一代代地延伸下来,真的很了不起”。

他接着说:“要把这一切都融合在一台演出里,包括“仁义礼志信”这些道德基础。真的很不容易,很难得”。

黄老师解释说,对中国人来说,这种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否则后代的中国人就会和过去的中国文明的精华隔绝开了 ,将是很大的损失。

他还谈到,神韵演出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但传承了文化,还富有创新。他说他来三年多看了四场演出,每年的演出都有不同凡响的魅力,音乐的创新,后台天幕的创新,令人感觉耳目一新。

黄老师认为,演员们的水平都很高。他说:“鲁智深那个节目的舞蹈难度很大,演员却跳得身轻如燕”。

秧歌那个节目,黄老师也很欣赏,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专门研究过秧歌。他说神韵演出中的这个舞蹈跳出了北派秧歌的大气。

作为基督徒,黄老师看最后一个节目的感受是,神会对人类进行最后的审判的,要使信神的能进入神的世界。他说:神在不停地提醒人,最后一刻终会到来。但是世人并没有意识到,还是一样的贪图享受,把生命中并不重要的东西看得太重。

他说,神韵演出很纯净,看了以后,可以抛弃市俗的一切烦恼。

成都人:神韵的舞蹈很美,民族特色浓

梅女士来自中国成都,来美国一年左右,当天下午梅女士和先生Ogden一起观看了首场神韵晚会,这是她第一次观看神韵晚会。

梅女士告诉记者:“神韵演出很好,舞蹈的民族特色浓,因为我在国内做导游,全国各地的各种舞蹈演出、民族舞蹈我也见过很多。神韵的舞蹈很美,唱歌也很棒。”

“我最喜欢那个盛唐的舞蹈(《大唐仕女》),这个舞蹈,服装、舞蹈都很传统。舞蹈《梅》也很漂亮,神韵乐团的现场伴奏很精彩,还有歌唱家们,动态的背景,是一个很大的制作。”

先生Ogden去过中国,他表示:“神韵演出很棒,我在神韵中看到不同朝代的历史和文化。服装很精美,我也喜欢神韵的舞蹈和音乐,还有那些传统的故事,那个关于金猴《金猴智收猪八戒》的传统故事,很吸引人。”

“神韵的那些歌唱家,不用麦克风,他们唱的很棒,我喜欢神韵,明年一定再来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