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之都北投 承载满满日本风情

40男

人气 53
标签:

大屯山蕴藏丰沛地热温泉,山形终年云雾缭绕、神秘飘渺,世居大屯山下的凯达格兰族,认为必有女巫居住其中,于是以PAKTO(女巫的住所)称之,而后汉人到北投开垦,改地名为PATAAUW﹙八投、八头﹚,流传至今成为北投地名由来。

日本统治台湾期间,喜好泡汤的日本人开发北投地热,打造民众泡汤休憩的温泉乡,北投因此留下浓浓的异国风。

英日融合式建筑

大正二年(公元1913年),台北州厅为让一般民众享受高品质温泉,仿日本伊豆山温泉,兴建北投温泉公共浴场,当时是东亚最大型公共温泉浴场,设有温泉浴池、休憩室、餐厅、娱乐室等,也是今日温泉博物馆的前身。

博物馆外观是红砖墙面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内部融合日式简朴建筑精神,入馆处是建筑二楼,在玄关依日本民俗更换拖鞋入内,二楼主体是清简的榻榻米大厅和望楼。

昔日民众在一楼大浴池泡汤后,会到大厅喝茶、下棋小憩,我们透过落地木门以多个角度来观赏,榻榻米大厅没有新颖艳丽的装潢,却简洁素雅而大器。

在望楼居高俯瞰北投山光水色,绿意盎然、林木青翠,早年庶民虽然没有现代高科技声音享受,却也有其生活乐趣。步伐踏着简朴的木造阶梯转往下层,一楼是当年服务男宾客的大浴池,西式华丽的圆拱柱围绕浴池,两侧墙上镶嵌彩绘玻璃,为泡汤沐浴增添典雅又富丽堂皇的维多利亚风情。

于右任历史风华

顺着蜿蜒山径走到梅庭,石砌门柱上觹刻“一代草圣”于右任先生亲书“梅庭”二字。

站在先生题字旁,望着顺应山势而建的日式庭院,心中满溢宁静的历史感受。“梅庭”原建于日治1930年代,由于北台湾气候多雨潮湿,再加上北投独特硫磺、酷热特性,于是日本人依山坡地形改良住宅,成为东西合并的日式豪华建筑。

“梅庭”主体建筑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外观以石砌台基,保存黑瓦斜顶、木梁窗櫺的日式外观。走入室内,屋顶洋小屋木构柱梁,橱柜崁入墙壁,释放出空间的层次感,素洁地板映射柔和阴影,恬静朴实的日式建筑,涤人杂思,心灵静谧。

于右任先生自1952年以此地为别馆,梅庭从此和先生连结,室内摆放先生相关文物。想当年风云人物,闲坐静谧窗前,阳光柔和洒落由窗外流泄而入,多少风云往事,就在素雅室中决策渡过,更感建物因人而不同。

春季踏青闲游,北投山林樱红点点,逶迤山径,林木扶疏、横枝入翠,虽非名山大海,但小巧富丽美景,具备自然禅意。而在梅庭和温泉博物馆中随意闲游,任凭岁月掏洗日治以来的时间记忆,历史北投、人文沈思,温泉乡里的日风北投,正以它独特的风华吸引旅人。◇


浴池两侧墙上镶嵌维多利亚风情的彩绘玻璃。(图/40男提供)


建于绿意的温泉博物馆。(图/40男提供)


在望楼回望温泉博物馆。(图/40男提供)


素洁淡雅的榻榻米大厅,是早年泡汤后小憩场所。(图/40男提供)


梅庭里展示于右任先生所用的相关文物。(图/40男提供)


闲坐静谧窗前,听任阳光由由窗外流泄洒落。(图/40男提供)


透过落地窗木门,大厅也可望见北投山林景色。(图/40男提供)


梅外室外一隅。(图/40男提供)

相关新闻
北投焚化炉意外跳电 工人受困电梯
于右任故居梅庭开放 串连新北投观光
北投缆车 最快年底重新动工
开发北投温泉  郝龙斌:记取庐山教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