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国光划下句点 台环审主席:重大开发要公开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4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耿豫仙台湾专访报导)国光石化投资案历经6年反反复复经济政策考量,与25次环境影响评估的审查,虽然22日马英九总统在环审以两案并呈的结论后决定“不支持开发”,结束多年的纷争。但在最后一次“不予开发”及“有条件通过”两案并呈的环审结论时,环审主席蒋本基教授倍感压力,血压冲上170,以下是记者专访。

问:当主席有压力吗?
答:压力大是在最近。国光石化这个案子大家开始注意了,也有意见,我就在想,我们的决策到底对不对、国家的政策对不对、环评委员的权责在那?看起来大家的建议很清楚了,但我们还有更深层想法,希望执政当局将这些相关竞合的问题,配套措施做好,因为后面一定还有其他环评的案子。

问:给往后重大开发案留下什么典范?
答:我从5轻6轻就参与环评,那时环保署的位置还不够有力,环评也才刚始,有争议、打架。所以这次环评我当主席,第一个原则就是全民参与、资讯公开、专家审查。第二,我想要建立一个民主的体制,大家可以公开、讨论、交流,同时将专家的意见整合。

这一年耗时费力的审查过程,我们都将专家小组、委员的沟通,都有留下会议记录。结论会议时,也将所有意见汇整,为往后留下幕僚、参考记录。

开会的过程,原以为清楚了,一讨论起来就又不清楚了,很多东西是很难预测的,所以我们必须更谨慎,但有时工程师总觉得自己可以超越的部分,我们就比较谨慎。

过去环境响评估,只要不超过国家管制标准就让它过了,但是我们慢慢考虑到生态保育、对自然界的影响,或防灾的安全。从湿地、白海豚、地下水的抽取、下陷到地形变迁,慢慢的环评的方向朝向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最后,也考虑到对人体的健康。

但这个个案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是,国家的政策,像石化政策、能源政策、永续政策,大家是不是能结合的部分,这是大家所谈到的东西,我希望这个案件不要做结论,直接交给大会。

问:你同时是国家永续会的委员,你认为技术环评是否应先定案?
答:经济部分,经建会是主管单位。过去只考虑经济发展,环保完全不列入考虑,做了又没通过,很浪费钱。所以在初期经济发展的过程,稍微考虑环境,像国光石化要在彰化大城乡这种“区位不当”的地方开发,根本就不要想,这样整体投资成本会降低。过去我们是经济、社会、环境分开来看的,现在永续发展是整合的来看一经济开发案。

问:经济成长与环境保护可以兼顾?
答:30年前,我学到的训练是,在做环境保护时,我先考虑经济发展,我会不会保护的太严厉了,最后没有任何活动也不行;经济发展时,会不会破坏环境?你考虑我,我考虑你,最后会较平衡,这是我的理念。

问:国家产业政策是否先考虑是否需要吗?
答:这个部分,过去也是两难,当经济发展的国家,如何谈经济政策,会抓老鼠就是好猫吗?这时很难设定产业政策,主要考虑是市场机制。但从永续发展的角度,是不能超越资源,就会有设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