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八仙和八仙桌的渊源

方林
font print 人气: 74
【字号】    
   标签: tags:

八仙桌据考至少在辽金时代就已经出现,而盛行于明清。一张八仙桌,或四边摆四张长凳、或两侧放两把椅子,吃饭饮酒、喝茶待客,显得稳定平和。尤其在清代,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几乎家家都可以寻到八仙桌的影子。

八仙桌从结构和用途来看,结构是最简单,用料最经济,也是最实用的家俱。八仙桌整体仅三个部件:腿、边、牙板。八仙桌的桌面边长一般要求在0.9米以上,桌面边抹都做得较宽,攒框打槽,以木板做面心板,而面心板通常为两拼,桌面心后面装托带,以增大桌面的牢固度及承重度。

这样的八仙桌,形状方正,结体牢固,平稳大气,给人极强的稳定感,这使得八仙桌成为厅堂必设的家俱之一。不过,由于八仙桌的桌面通常都比较大,数百年方可成才的珍贵硬木都很难出得如此完整,没有瑕疵的大料,所以除柴木外很少有整块料做成的桌面,当然后来也有用瓷板、瘿木、云石作桌面的。

八仙桌的称谓顾名思义,和蓬莱八仙有着很大的渊源。

相传,八仙结伴云游天下,遍览人间美景。每到名山大川,或看到乡间野趣,乃至村姑采桑、渔樵问答,情之所致,莫不找个居高临下之地,聚石为桌,饮酒啖果,逍遥之极。有一天,八仙路过杭州,听人说画圣吴道子正居于此处,八仙久仰吴道子盛名,就一齐前来拜访。

吴道子正在家中作画,忽见蓬莱八仙来访,惊喜非常,连忙将他们迎进房内,热情款待。众人落座饮茶,海阔天空的谈论起来。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吴道子暗想:“难得蓬莱八仙大驾光临,一定要好好招待他们吃一顿晚饭。”于是,吩咐下人准备酒菜。

可是,环顾客厅,居然没有可以容纳这么多人的一张大桌。吴道子灵机一动,大笔一挥,凭空在客厅中画了一张四角方方的桌子,正好够坐八个人。

众仙一看,心领神会,不禁哈哈大笑。吕洞宾用手一指,这张画中桌就变成了一张方方正正的桌子。随后,还连连点指,九张圆凳出现在桌子周围。酒菜上来,众仙和吴道子推杯换盏,宾主尽欢。席间,吕洞宾问吴道子:“吴先生画的这张桌子倒很实惠,可有名否?”吴道子想了想说:“我为你们众仙而作,就干脆叫八仙桌吧!”

从此,“八仙桌”的名称就被沿用下来。到了明代,八仙桌的造型已基本完善,并发展为有束腰与无束腰两种形式。至清代,八仙桌大部分改成束腰的,在设计和装饰上了加入了很多如拐子龙、 浮雕吉祥图案的部件,美观性很强,做工也更为精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二章纹,是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明代称为“补服”。
  • 白眼也作眼白,表示轻蔑、看不起。“白眼”一词源自于《晋书.阮籍传》中的记载....................
  • 对人类来说,冰的用途广泛。人工制冰发明之前,人类都是利用天然冰。古籍中早有取用天然冰的记载,也因此得知,古人会将冬天下雪结成的冰块,储存起来留待夏天使用。
  • 南阳人深蒙召信臣、杜诗之恩,就立祠纪念,并称颂二人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此时,“父母”一词已蕴含地方官之意,也具有“父母官”一词的雏形。
  • “结草”是指春秋时代晋国将军魏颗救父亲宠妾,受到老人结草御敌报恩的故事。
  • 在古装戏剧或小说中,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话︰“你等我一刻钟。”另《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上载︰“夜漏未尽一刻。”以上出现的“一刻”都是指时间十五分钟。那么,为什么古代十五分钟称为“一刻”呢?
  • (shown)印章,又称为图章,古人称“玺”。如《小尔雅》上载︰“玺谓之印。”及东汉蔡邕《独断》曰︰“玺者,印也。”秦朝前,无论尊卑印章都泛称为“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章专称为“玺”,臣民只能称“印”。
  • (shown)古代宫殿正脊两端各有一兽形装饰物,因形似鸱尾,故称“鸱尾”或“蚩尾”、“鸱甍”、“鸱吻”、“祠尾”。
  • (shown)这些屋脊上装饰的吻兽,都有象征避火消灾、遇难成祥、驱邪镇宅、公平正义的祥瑞象征,所以古人都要在屋脊上设置吻兽。
  • 初伏、中伏、末伏这三个伏日,是一年中最热的三天,故又称为“三伏日”、“三伏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