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

方林
font print 人气: 29315
【字号】    
   标签: tags: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制度。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时期,创始于隋,确立于唐,而完备于宋,又延续至元、明、清三代,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科举考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几个阶段,而殿试通常是由皇帝钦命大臣或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分为三甲,其中一甲只有三人,赐“进士及第”,唤作进士一甲第一名、进士一甲第二名、进士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殿试“三鼎甲”。而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均为民间的习惯用语,并非官方用语。

状元这个称呼起源于唐朝。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太不雅了,于是改称“状元”。

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故别称“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 也别称“鼎元”。古代考中状元并非易事,一旦高中状元,披红挂彩、敲鼓鸣金、骑马游街、前呼后拥,很是威风。

至于“榜眼”,是殿试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榜眼”之名要晚于“状元”,据《称谓录》记载:“榜眼名目,始于北宋。古者原以第二、三两名为一榜眉目;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皆为榜眼。后以第三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为榜眼。”

唐朝是并没有榜眼的称谓,却有“探花郎”一说。唐朝的新科进士放榜在每年的春季,此时正是京城长安杏花盛开的季节,新科进士为了尽情庆贺自己中第,要举行一场游园盛会,称为“杏园宴”。

挑选进士中两名年少英俊者为“探花使”,负责到各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于是这两个人便被称为“探花郎”。也就是说,唐朝的“探花”只表示一榜进士中年龄最小的两个人,与殿试取得的名次没有任何联系。到北宋晚期,第三名进士才改称为探花。

因此,据此推论,状元、榜眼、探花被称为“三鼎甲”应该始于南宋。“三鼎甲”寓意鼎之三足,在科举考试中,鼎甲是进士之首,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三鼎甲”是十分难得的荣誉,被称为“天子门生”,是古代成千上万举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东汉光武帝曾想出外游览,大臣申屠刚以陇蜀尚未平定,规谏武帝不适宜宴游逸乐。不过光武帝不接受他的劝告,他就把头当作轫......
  • (shown)“洗耳”原不“恭听”,其原意是为了洗掉听到不愿听的话,比喻不愿过问世事。
  • (shown)在日常生活中或书报杂志上,伉俪、贤伉俪都是常用的对别人夫妇的尊称,古书典籍也常见到...
  • 古代男子凡穿着袍服,必先穿泽﹙亵衣﹚,再穿袍﹙长衣﹚,再加中衣﹙,最后再加礼服。如清朝孙诒让《正义》:“盖凡着袍襺者必内着襗,次着袍,次着中衣,次加礼服为表。”
  • 兄弟们都赞赏季札的高风亮节,都想传位给他,但季札一次次拒绝,共三次让位。
  • 雌性蜾蠃于产卵时,取泥球筑巢,后产卵于巢内,用丝把卵悬在巢内侧,再外出捕捉小青虫。蜾蠃以针刺麻醉小青虫后抱回巢,作为自己幼虫的食物,
  • 到底人的“道德”存在何处呢?古代道家(包括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有“三宝”:精、气、神(元神)。王医师说,人有“道德”就是因为人有“元神”,也就是人的“道德”存在于人的“元神”部分。为什么人有“元神”就会有“道德”呢?王医师又问说,因为人的“元神”就是来源于神的世界(天国),所以人的“元神”与神一样,都是神圣、纯真、善良的。人因为有神圣的“元神”,所以才会有“道德”,有怜悯之心,有善良的心,有爱心。
  • 据载,春秋时鲁定公八年的春天,鲁定公率领大将阳虎等人入侵齐国,攻打廪丘外城。两军激战...
  • 据载,东汉时(一说战国时代) ,邯郸城秦家有个容貌姣好的女儿,自己取名叫罗敷,她是同乡人王仁的妻子。罗敷擅长养蚕、采桑,经常到城南角采桑..
  • 顾恺之画人物肖像,有时几年都不点上眼睛。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