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所隐含的危机

人气 67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5月15日讯】(编者按: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现在中国人口政策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中。一方面随着环境污染的恶化,资源的过度开发,粮食已呈现出短缺的危机,再多生孩子可能会加重这种危机,另一方面,人口老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也给经济生产力带来阻碍,方方面面都是困难重重。谁造成了这个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呢?应读者要求,现转载《新纪元周刊》223期专题新闻:《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面面观》一文。)

2011年4月2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称中国总人口为13亿7053万6875人。其中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数据香港为709万7600人,澳门55万2300人。

上次大陆第五次人口普查是2000年。两相比较,十年中大陆增加了0.74亿,相当于新增一个英国的人口,增长率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目前大陆有男性6.86亿,占51.27%;女性6.53亿,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但出生人口的性别比高达118.06。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10人;0至14岁人口占16.60%;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汉族人口占91.51%,比10年前下降0.08%;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文盲率为4.08%。详情请见图表。

据悉,这次人口普查由于投入多,人们比较重视,官方公布的漏报率只有0.12%,查出1,300万以前没有上报户口的“超生黑人”。概括地说,统计结果让人们既喜又忧。面对同样的数据,不同观点的人给予了不同的解读。新华社在“从人口普查数据看中国经济社会四大积极变化”中概括出四点:

一、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止,1990至2000年增加1.3亿,2000至2010年只增加了0.739亿。

二、居民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2010年的4.08%。

三、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2.21亿,比2000年增加1亿。

四、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城镇人口比重2010年比2000年上升13.46个百分点,2000年比1990年上升9.86个百分点。

不过中国民间人口学家和外国媒体还看到了很多负面作用,有人甚至将老龄化、性别比失衡上升到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攸关存亡的高度,急切呼吁停止计划生育国策,否则悔之晚矣,但中共官方宣称,将继续推进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稳定低生育水平”。

结构失衡下的人口最好阶段

普查显示,2010年中国15至64岁劳动力年龄人口达到近10亿的历史顶峰,19至22岁最有活力的人口达到1亿的历史顶峰,20至39岁人口也还有4.3亿。老年扶养比不到12%,总扶养比(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比例)只有34%(历史最低),从人口结构看,目前是中国综合国力最强、负担最轻的时期。

不过未来的前景却令人担忧。中国15至64岁总劳动力将在2013年达到顶峰,然后开始迅速减少。很多人认为,中国即将走日本1990年代经济衰退的人口结构老路,不同的是:日本是先富后老,中国是未富先老。日本目前人均GDP为4万多美元,而中国只有4,000美元。由于19至22岁人口是企业所需的最有活力的新增劳动力,是大学年龄人口和参军入伍年龄,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专家指出,2009年中国19至22岁人口数量达到历史顶峰(1亿),然后快速减少,到2019年将只剩下0.58亿,10年下降43%。这将意味着企业因新增劳动力严重不足而大量撤离中国,大学因生源不足而被迫关门,事实上2009年高考报考人数减少40万,2010年减少74万。这对国防和房地产业来说,也意味着好日子快走到尽头了。

老年化带来的困境

“中国人口老年化”是这次人口普查给人最强烈的信息。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中说: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在1970年代就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在1999年跨入了老年门槛。有人说中国的未富先老,有点像一个普遍吃不饱的村庄,村民们却患上高血脂和脂肪肝一样滑稽。针对“未富先老”的说法,中共官方最近抛出了一个新名词叫“边富边老”,不过,“中国社会正在变老”,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预计2015年后,中国人口将可能出现负增长,届时,60岁或以上年龄人口将超过2亿。

德国《威斯法伦日报》28日说,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的社会正在迅速变成灰色,孩子的数量也正在下降。人口曾是中国前进的武器,廉价劳动力让中国制造充满优势,但现在人口将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道难题,在老龄化之前,中国应增强技术产业,否则中国可能掉入峡谷。”

在世界各地,老龄化都对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结构和消费产业提出新的挑战,对中国而言这个挑战就更加严峻。截至2010年底,官方公布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6亿,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参保人数仅为1.03亿。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目前中国家庭呈现出“四、二、一”的三代家庭模式,抚养系数比从1964年的6.3%逐渐上升到2000年的10.1%以及2050年的33%,这将使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困难。另外,中国养老金支付能力也受到挑战。现行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措施”的养老金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然产生“空帐”问题,2000年中国养老金“空帐”为360多亿元,但2005年底“空帐”已经达到8,000亿元。还有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也随着老龄化日趋严峻。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除老龄化外,城市化是人们关注的另一焦点。英国《卫报》说,中国差一点就变成了都市化国家,现在有49.7%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而1982年中国刚改革开放时这一数字只有20%。马来西亚《星报》说,向来大部分人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城市化的社会占据了主导。BBC指出,目前来自农村的大陆民工数量是10年前的两倍。

俄罗斯有媒体戏称中国的城市人口正好达到了“魔鬼数字”(6.66亿)。预计中国城市人口在2030年前将突破10亿,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将达到8个,并且其中两个大城市的人口将超过2,000万。相反,根据去年的人口普查,俄罗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从13个减少至12个。

各国人口:人多了还是少了?

在国家实力的对比中,人口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目前全球有11个国家人口过亿: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和墨西哥,这些国家对人口多少的认知感受也各有不同。

对于中国此次的人口普查,俄新社对比说,中国人口仍然在增加,而在过去8年间,俄罗斯人口减少了220万人。文章还特别对比了两国各民族的比例变化,称近10年来中国的民族人口状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汉族占91.5%,少数民族占8.49%;俄人口普查则表明,俄罗斯中部地区的本地人口正变得越来越少,被北高加索的人口填补。有人甚至称俄罗斯族正在消亡,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改变的话,首都莫斯科未来将会变成“北方的格罗兹尼(车臣首府)”或“北方杜尚别(塔吉克斯坦首都)”。

美国2006年人口破3亿,该国主流情绪是乐观的,《纽约时报》当时说:“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力有着共通之处”,但已经不像1967年该国人口突破2亿时那么兴奋。有媒体分析说,美国之所以还能乐观,是因为它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只有英国的八分之一。去年欧盟的人口突破5亿,欧盟的情绪是喜忧参半,因为欧盟的人口增长大部分来自外来移民,当地人口增长缓慢。

印度前不久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总人口数已达12.102亿。《印度教徒报》称,在过去20年里,印度人口共增加了3.5亿,而中国仅增加了2.1亿,印度人口到2025年将超过中国。虽然印度从联合国粮食署申请的救援补助很多,但大部分印度人并不把人口多当成负担,相反,无论是政客还是商人,“人口红利”总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有力论据”。在他们看来,“人口红利”意味着更多的年轻人口,更多的劳动力,更大的市场。不过也有谨慎的。《印度斯坦时报》刊文说,印度要真正实现“人口红利”,还需要充分地用知识武装、培训及教育国民,然而目前这方面情况不太乐观。

一胎半恶果 男女比例失衡

目前大陆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是简单的一胎化政策,而是一胎半。在中国城市,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违者被开除工作,在农村,第一胎是女儿的,允许生第二胎。由于农村养老制度不健全,女儿出嫁后只能靠“生儿养老”,于是人们想方设法作胎儿性别鉴定,是女胎的就做人工流产,只让男孩生出来,于是导致了新生婴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次普查发现,2000年以来新生婴儿男女比例一直维持在118至120(:100)的高水准上,2008年更高达120.6:100,有的地方甚至140:100,远远高于105(±2)的正常值。这样到2020年底前,中国必然会有多达2,400万的年轻单身男性,这些人没可能结婚,也不会有自己的子女,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很多学者指出,控制人口完全不需要采用计划生育这类严厉政策。事实上,由于鼓励晚婚、晚育、少生的政策,大陆生育率已经从1970年的5.5个降到1979年的2.7个。1970年至1990年,其他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中国家生育率下滑速度与中国相仿。台湾就是个很好的对照。台湾从1945年的600万人口,增加到1963年的1,200多万,再到目前的2,300多万,人口翻了几番,但并没有因为没搞计划生育,人们的生活水准就降低了,相反,目前台湾的人均收入是中国大陆的十倍以上。台湾用提高全民教育水准的方式,从1965至1985年短短20年内,台湾20至49岁已婚妇女的平均子女数已从4个锐减到2个,如今更降低到1.19。教育和生活水准的提高,自然会对抑制人口起到推动作用。

计划生育是否应继续?

有专家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中国在1996至2010年平均生育率只有1.35至1.44左右,这与以前官方修订的1.8低了很多。一般情况下,每名妇女只有平均生育2.1个孩子,该国人口总量才能稳定在一定水准。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一名学者推算说,如今中国人口人均年龄是34岁,即使按照生育率1.60%来算,到2050年时半数中国人年龄可能不低于50岁,而且当中国有25%的人口达到60岁或以上,他们的人均收入最多只能达到西方老龄化国家的三分之一。

“美国之音”称,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拥有高出生率不同,中国人口增长出现了“三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净增长),许多发达国家花了长达100年的时间才达到三低标准,而中国是在短短几十年里做到这一点。此前中国官员声称,在过去30年里,如果没有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会有额外4亿的人口增长,不过专家对此说法有质疑。

当时中国宣称独生子女政策只假定30年的期限,如今30年过去了,很多人认为中国需要放宽二胎政策,来解决老龄化问题。不过很多家庭表示,中国是否应该放宽独生子女政策,这一辩论的紧迫性远低于如何负担抚养一个孩子的重任。据大陆媒体报导,目前在北京养育一个孩子,累计花费在百万元人民币之上。一位在北京三里屯散步的年轻妈妈告诉路透社记者:“一个就够了。教育是一个大问题,我都不能确保让我儿子念上好的幼儿园,我的很多朋友甚至不想要孩子。”

有学者比喻说,中国人口在迅速老龄化,好比坐车走下坡路,若继续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相当于给这辆已经在走下坡路的车踩油门”。中国这辆“老人车”会冲向哪里呢?不过也有人相信,中国相对有限的资源只能承受这么多的人口,一旦放开生育,中国的经济发展将受拖累。如今两种观点还争执不下。

中共折腾人口 制造苦果

不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在中国人口政策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中。一方面随着环境污染的恶化,资源的过度开发,粮食已呈现出短缺的危机,再多生孩子可能会加重这种危机,另一方面,人口老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也给经济生产力带来阻碍,方方面面都是困难重重。谁造成了这个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呢?究其根源,是中共在人口问题上折腾人民,一步错,导致步步错。

1950年代,中共拿百姓当炮灰,运用“人海战术”攻打国民政府,挑起朝鲜战争,发动“大跃进”,鼓吹“人多力量大”,鼓动多生,把生十个孩子的母亲定为“英雄妈妈”。到1970年代,中国妇女生育率达到5.81个,比正常情况多生了四亿多人。到了1980年代,为了摆脱人吃不饱饭的困境,中共又搞了计划生育,活生生的将4,000多万前来投胎的生命消灭在娘胎中。

据说,当时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前导弹设计师宋健的计算制定的,他推算出2080年前中国人口可能达到40亿。不过中国官员们不懂的是,人是活的,社会是千变万化的,生孩子是跟社会、经济、生活水准以及健康、教育环境等多种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怎么能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推算得了的呢?

但就是出于“战天斗地”的共产主义理念,中共在人口政策上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连串瞎折腾,把中国人口问题变成了无法收拾的难题,中华民族被逼到了困境中,让每个中国人不得不吞食中共一手制造的苦果。◇

相关新闻
预估2033年以前中国人口将达15亿
中国人口老化老人1.4亿
中国人口快速老化  劳力市场前景堪忧
中国人口老龄化导致严重社会问题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