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亚哥人物:华裔前辈谭卓仪 (下)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6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杨婕美国圣地亚哥采访报导)

(接上篇)

远见卓识 重建Gaslamp繁华街区

当年求学不成,谭卓仪便开始从事房地产经纪。他42岁离开公职后,更专注于地产开发。

圣地亚哥市中心现今Gaslamp街区一带,自1850年,先后被数位先驱相中,希望将这块眺望圣地亚哥港湾的宝地建成一个繁荣的海湾小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留下的只是一些建筑,但繁华小镇的梦想未能实现。上世纪70年代初, 该街区仍是一片衰败凋敝景象,街道上散布着纹身店,破旧的酒吧,当铺,以及各种成人商业。

谭卓仪从政期间,经历了将破烂的圣地亚哥老城区(Old Town)变成历史文物保护区,改其衰落成高雅小区的过程。于是,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多方努力,Gaslamp街区被列为历史保护点,以维护那些维多利亚式建筑免于被推倒。

谭老先生回忆,当时他和已故太太桃乐西(Dorothy Hom)经常穿着笔挺的西服,走在那些破旧的街道上,拾起被扔在地上的空酒瓶、报纸等,放入垃圾筒。人们看到他们的行为,慢慢也跟着做。“我们差不多就这样清理了那块地方,”谭老先生笑着说。

重建一个商业中心,首先需要“催化剂”。谭老先生解释到,就像一个购物中心,这个催化剂可能是梅西百货公司或诺思通(Nordstrom),其它商店围绕着这些中心发展。在重建Gaslamp街区时,他选择的催化剂之一是西雅图著名的“老意大利粉工厂(Old Spaghetti Factory)”。通过重建Gaslamp街区,他还发现,艺术家们的光临,为街区增加了愿景,越来越多画廊的开张给Gaslamp带来新的活力。

是什么使他敢在那块历经失败的地方投资?谭老以商人的敏锐解释,“城市开发建设是按周期运作的。先驱者先来做好规划愿景,然后建商跟来了。下一个周期中,人们使之更加完善。接下来,后来人失去了兴趣,不愿继续打理,情形便开始恶化,最终就被抛弃了。”他说,这样的周期在美国很多地方随处可见。也许是年轻、总想变动,在美国,这个周期比欧洲要短,也就是90-100年,4-5代人。所以他看好在这块被几经遗弃的地方重建。事实也证实他的远见卓识。如今的Gaslamp街区有些地价已从先前的最低跳到全县最高之一。街区有200多家商店,包括高级宾馆、餐馆、画廊、剧院等,成了当地人休闲聚会宴客和世界各地游客观光的好去处。

筹建中华历史博物馆

谭卓仪的名字也和圣地亚哥中华历史博物馆连在一起。1985年,Gaslamp街区已步入繁荣。市政府想重建相隔不远的老中国城,计划推倒那里的中国传教会教堂建筑。那一带是上世纪初早期华裔生活的中心。当时的圣地牙哥中华历史学会主席徐惠宝和桃乐西是要好的朋友,出生于夏威夷华裔家庭的桃乐西也十分热爱中国文化。于是他们请谭卓仪出面,向市政府申请保护老中国城为历史街区。谭卓仪欣然从命,和徐惠宝等人努力游说,使市政府不仅同意保留教堂建筑,改用于中华历史博物馆,并捐献邻近一块土地。后来又有庄绍文等侨界人士加入,筹集募款,终于在1996年完成教堂的改建装修工程,正是成立了圣地牙哥中华历史博物馆。

“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自豪”

谭家移民美国已超过一个多世纪,子孙后代枝繁叶茂,不下百人。他和先妻桃乐西有6个孩子。他告诉孩子们,“钱可以挣来,也可以花掉,但是最重要的是学会生存能力,学会知道自己是谁。”他的父亲告诉他,“要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自豪,要知道自己是谁。”他也这样教育孩子。6个孩子也都保持着“谭”姓,即使5个女孩都已经嫁人结婚。

对孩子的教育,他们采取的是自由发展方式。但家里有一个规定,不管多忙都要一起吃晚饭。谭老说,“这是我们作为一家人,放松心情,在一起分享一天发生的事的时间,我们谈到好事,也会说到坏事,我们的晚餐总是很长。”

孩子读大学,他帮忙交学费,但他让孩子们自己做些工作来支付书本费和其它费用,让他们有一些责任心。

他的父母告诉他,“在你得到的同时,你要记着给予。”他也同样告诉孩子,因为他相信,“做的事都会有回报,以各种方式回报。好的有好报,坏的有恶报。”因此他劝告孩子与人为善。

桃乐西是夏威夷华裔,对中华文化更有感情,两人陆续收藏了上千本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文学书籍,保持对中国的了解。

相濡以沫48年的桃乐西11年前因癌症去世。去世前一天,她把所有的孩子叫到床前,对他们说:“我不希望你们的父亲独自一人过完余生。我要你们为他找一个好妻子。”

仿佛是安排好的,次年在夏威夷的教堂,孩子们为他找到现在的妻子洛丽塔(Loretta Hom)。

退休后,谭老很多时间都花在教会上,帮助中华联合基督教会募款,重建会址。闲下来时,他绘画,弹钢琴,拉手风琴,打高球,练太极。他说绘画对他像是与生俱来,从小拿起笔来便“胸有成竹”,并没有专门去学。他客厅的墙上还挂着一幅他以早期华裔移民为题材的作品。

***

回首往事,展望未来,谭老说,如今很多人对中国和中华文化很有兴趣,华裔移民应该融入美国社会,发挥自己优越的文化背景,成为连接中西文化的桥梁。

相关新闻
华裔指挥第一人--专访林望杰(下)
作曲家梁雷:挣得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下)
国际村75年庆 薛显荣回顾中国馆历史
专访美圣地亚哥华裔参政第一人谭卓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