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认识的余湘:一次就过

余湘、张殿文

人气 11
标签:

余湘记得提案之前,她的同事是如此“安慰”她的:“你不用太操心啦!反正这个客户一定会折磨你好多次,第一次你就不要抱太大希望,这个客户是不可能第一次就让你过关的!”

在财务部待了半年,余湘主要负责媒体部分的财务工作,所以当媒体业务有出缺时,公司又是第一个想到她,她因此真正成为媒体部分的一员。

余湘记得,第一次到电视公司,是主管带着她到电视台的业务部门“拜码头”,向电视台的业务人员介绍她这位新进的媒体人员。

离开电视台后,主管告诉余湘:“你明天就自己来吧!找一个地方坐着,看见不认识的人就发名片吧!顺便认识一下大家。”

抓紧时间,充实专业能力

余湘很快就把名片发完了,也没有人特别和她商谈事情,余湘觉得就坐在那里很丢脸。

事实上,发名片只是让别人认识你,当时在电视圈要谈事情,都是在酒廊谈,这也是电视圈所谓的“酒廊文化”。所以纵使名片发完之后,也没有人找余湘谈事情,如果不去酒店,简直无处可去。

余湘又不敢直接回办公室,而待在电视台的时间不够久,太早回去又怕被主管念,于是余湘只好先“躲”到电视台附近的咖啡馆,她不想浪费时间,便带着媒体方面的教科书充实知识。

这样一来,电视台的业务人员反而对这个小女生的印象更深刻,因为她不像别的媒体人员喜欢哈啦、打屁、拉关系,办完该做的事就离开,反而让人留下专业认真的形象。

这段“不敢回公司”的时间让余湘充实许多知识,使得她功力大增,所以第一次到客户面前正式提案,就让同事吓了一跳。

余湘还记得提案之前,她的同事是如此“安慰”她的:“你不用太操心啦!反正这个客户一定会折磨你好多次,第一次你就不要抱太大希望,这个客户是不可能第一次就让你过关的!”

为了这次提案,余湘每天提早一个小时到公司,晚上最后一个离开,而同事是好意提醒她不要把第一次提案的得失心看得太重,毕竟一位缺乏经验的年轻媒体人员,要面对身经百战的客户市场团队,一定要有低姿态的准备。所谓客户的“折磨”,指的就是客户的挑剔。

“坦白说,当时连客户会挑剔什么都不知道。”余湘还记得当时提案的公司,正是当时台湾本土最大的一家消费性产品公司/南侨化工,从吃的到用的,从饼干到肥皂,日常用品全部包办,也是当时广告量排名前十大的客户。

除了因为不敢回公司而在“咖啡馆”进修充实的知识之外,余湘也请教同事准备“预做功课”。有同事认为客户会先挑剔价格,所以价格的计算很重要,也有同事认为,客户在乎用什么媒体来做广告,还有同事认为,购买媒体的时间很重要。

当时这家日用品公司自己也成立广告行销部门,老板自然对行销有着深刻的见解,尽管不是老板亲自验收余湘的提案,但这家公司老板率领的团队又岂是等闲之辈?

公司或许是抱着栽培余湘的心情,如果把她当成一次磨练,以后面对客户的心态会更开放。所以当余湘带着客户的合约回来,她第一次提案就过关,全公司大为轰动,负责这家公司的业务AE也吓了一跳。

别人准备一个方案,她准备四个

原来,余湘准备了四个方案给客户。

第一,是成本最低的方案。余湘把手上的案子最低价格购买的可能全部算出来给客户,先让客户了解最节省的方式,及预算有多少空间。

第二,是播出次数最高的方案。有的新上市产品需要大量的告知讯息,所以需要铺天盖地的广告播放次数来达到行销目的,于是余湘干脆准备一个完全以最高播放次数的采购蓝本给客户。

第三,是收视率最高的方案。也就是收看人数最多的方案,有时播放次数多,并不代表收看到的人数就多,因为牵涉到节目的收看人数、节目品质等,所以余湘也特别准备了一个播放次数不一定最多,价格也不一定最便宜,但是收视人数最多的方案给客户。

第四,是余湘代表公司给予的建议方案。收视率最高,有时也不一定符合客户需要,因为每一种产品有它特有的客户群及收视习惯,余湘依照广告的最高目标客层,特别排出了一个媒体采购方案,能够在最节省的预算下,瞄准产品最主要的目标族群播放,还搭配主要客层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执行购买预算。最后客户采用了这个方案。

每次提案至少准备不同角度,是余湘初入媒体界的法宝。二十年后,余湘分析这个案例给学弟学妹或新进员工时就指出,四个角度的背后其实有三种效力:

第一是让客户了解你的专业度。藉由不同的工具准备,首先让客户认同你的专业度,不会因为看起来太年轻,而把你的意见先打折一半。

第二是让客户了解所有的选择。有了不同的角度比较,客户就不用从不同的管道来寻找可行方案,也很快了解决策的空间和时间,让客户对提案的丰富度和完整度更为了解。

第三是让客户了解你已做好了考虑。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方案,不管最后客户有没有采纳,都让客户了解你已站在他的位置上思考过了,也许仍有未尽之处,但毕竟客户有最后的决策考量,但是在提案过程中,已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她把《电视周刊》都背下来了!

有了第一次就成功,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提案经验,余湘每次和客户开会,准备得愈来愈充分,不但提案准备四个角度,连三台的《电视周刊》都全部熟读,以备客户的“随堂抽考”。

原来,在无线电视三台为主的情况,当时购买的媒体就是以三台节目为主,提案完后,客户有时会好奇购买的节目内容为何,最新收视率如何,这些资料其实许多都在三台每周发行的《电视周刊》之中,记录著有关节目的播放内容及细节,每次当客户问起购买的节目状况时,一般媒体购买人员才赶快翻阅《电视周刊》来查询,《电视周刊》就像媒体人员的“采购圣经”一样。

但是余湘显然不同。当客户问起某一个节目的收视率时,余湘总是最快回答;当客户问起最近哪一个节目的主角最红时,余湘也能马上回答;当客户问起有没有类似节目可以互相替代时,余湘也能马上回答。

“她是不是把《电视周刊》背下来了?”大家不用开会到一半停下来找资料,让开会的思考和决策更有效率。

“和余湘开会最舒服了!”渐渐的在广告客户中流传了这种赞誉。@(本文结束)

摘编自 《我是余湘》宝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提供

相关新闻
〈女强人背后〉 把丈夫当偶像
《中国人权论坛》就高智晟全家遭受酷刑和非人道待遇的公开信
三十不立?与青年回巢族的相处之道
研究:说别人就是说自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