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润物】 长望云山

文、摄影/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12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6月21日讯】从小就喜欢高山和白云,但是却一直不能确切的说出云与山美在何处。直到有一天偶然读到了唐代杜甫的〈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时,心中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诗圣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重重叠叠的云层在泰山的胸部生出并飘荡着,极目眺望,远处的飞鸟回归泰山的怀抱。(有那么一天)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举目纵观,群山在我的脚下会是那样的渺小。这首诗让我心中自然的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崇高之感和豪壮之情。因此我感悟到即使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如果他能登上绝顶,凭高远眺,就一定会有与平时不同的感受,就能亲身感受到宇宙的博大和大自然的造化。而喜欢高山和白云的人必能远离尘嚣,随遇而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我在少年时代的最大乐趣,与同年龄的人大不相同。不是唱歌跳舞,也不是舞枪弄棒,而是在下课之 后去高坡上静静的遥望远处巍峨的高山、洁白的祥云与蔚蓝色的天空。
  
每次登山、望山就会联想起古人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晋代诗人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又说: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饮酒〉)由此可见,陶渊明是非常喜欢观看云山的,这可以从他的更多作品中得到验证:“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 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唐代大诗仙李白的诗中也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此外更能体现诗仙喜欢看山的另一首诗是〈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在遥望高山与白云之时,诗人们写出了美好的生命境界,反映了人们在红尘浊世中仍然没有放弃返璞归真的渴望。
  
然而,生活在这红尘之中的芸芸众生,很少有人做到时时刻刻都保持一种淡泊平和的心态。只有在观云看山的诗歌中,才能找到这种飘逸潇洒的意境与境界。 在众多的歌咏云与山的作品中,除了诗圣杜甫的〈望岳〉之外,我最欣赏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透过这两句纯美的诗句,我们可以领会到作者的一种 独特的心境。那是一种超脱滚滚红尘之外的一份悠然安闲,那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升华!仔细品味一下,这两句诗真是绝世妙笔,作者久久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 山,觉得那座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仿佛两者早已有了一种心灵感知上的默契。据史书记载,李白爱山,的确异于常人。每次游赏,他都“大笑上青山”,一路山光水色,处处相悦生情。累乏之时,就躺在松风月色之中,闲眠亦如仙。李白与敬亭山之间似乎真有种冥冥的力量,人投入山的怀抱,山拥入人的心胸,用不着讲什么,心心相依,物我两忘,及至最后,一切的一切甚至连诗人自己都好像不存在了,心目中只有一座敬亭山。
  
与敬亭山朝夕相处的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万物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天地间一片肃静,只有诗人独自一人孤伶伶地坐在那里。这样的意境告诉我们:李白不仅爱山,他对白云的观察也很细微,“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空旷寂寥的世界。与巍峨的高山相比, 洁白的祥云是诗人们的另一个精神家园:“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王微〈叙画〉)。唐代来鹄的七绝〈云〉中说:“千形万象竟还空,映山藏水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白云与高山一样充满了魅力。
  
经常遥望白云青山 ,可以陶冶人们的豪壮情怀,忘却世间的忧愁与烦恼,细读古诗中的“云”则往往与归隐、修行连结在一起。唐代贾岛在〈寻隐者不遇〉中 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寻访的隐者是一位采药、济世救人的修道人,这首问答诗,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 的风骨,表达了诗人对修道者的敬佩;宋代魏野在〈寻隐者不遇〉中说: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诗中描写的白云满地的草屋,入仙入境的感觉,也胜过人世间任何美丽的图画!由此也可以想像出古代修道者的超然出尘的 胸怀。一般人拒绝孤独,向往热闹。修道人则却喜欢孤独和独处,因为能忍孤独才能宁静而致远,以平淡祥和的心态为人处世,那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3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连冠宁、吴协昌台北10日电)民国99年九歌年度文学奖今天举行颁奖典礼,年度散文奖由蒋勋获得。蒋勋表示,因为鸡鸣而开始写日记,因此每次写散文时,都会想到鸡叫声。
  • 小时候,好多思想说:真难真难,蝴蝶怎么能飞上天?于是,有些蝶蛹就信了,它们就一直待在温暖的屋壳里,春天到了也不出来,它们把小壳当成了家;
  • 2007、2009、2011年,她三次应邀来香港,每次都风头甚火。从挑起禁书风波、勇揭告密文化,到为艺术家艾未未出头,她的勇气和真知灼见,在当今中国文坛上令人感佩,而她的文字,更是一幅美丽的画,让人百看不厌。
  • 工作遇阻时,向5个党员施舍金钱即可转运;失恋落寞时,每晚看90部毛片坚持一周即可转运;得罪朋友后,高声朗读人民日报即可转运;纵欲过度后,取海魂衫穿上冒充五道杠的上级即可转运;考试或面试前,请居委会大妈吃饭即可转运;出轨劈腿后,摸电门200次即可转运。
  • 【大纪元5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锡璋台中20日电)“阿嬷,你莫阁去啊好呒”,彰化县溪湖高中黄湘茹用台语词句写出拾荒阿嬷的故事,令人感动,今天获颁中台湾联合文学奖散文组第一名。她说,不会忘记阿嬷辛苦扶养的恩情。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