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神传文化】大系列之“点睛传统”(4)

大德文宣--说孔子(中)

千载雪
font print 人气: 83
【字号】    
   标签: tags:

二、勤于教育

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开始办学至齐国求仕之前,约七、八年时间。此阶段门徒不多,但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较有名声。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六岁的颜路(颜回之父),还有只小他九岁的子路。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

◎第二阶段:

自三十七岁从齐国返回鲁国,到五十五岁周游列国之前,共计十八年。这十八年中,孔子有四年多时间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止授徒。此阶段是孔子教育事业最发展阶段,教育经验丰富,教育水准高,名气更大,弟子更多。

除鲁国学生外,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孔子的威望已树立。他一些著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在此时期进孔门。这些人中,一部分后来跟随他周游列国,一部分从政。

◎第三阶段:

自六十八岁周游列国结束回鲁国到去世,共五年时间。这时,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未任用他。虽然他有大夫的身份,有时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

他把精力集中于办学及整理古代文献典籍,此时他的学生很多,并培养出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这些人后来大都从事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发展,及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使他们大开眼界,意志也受到磨练,这是非常特殊的教育活动。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三千弟子,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学生的影响,一部分通过言传,经由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但更多且深刻的则是身教。他勤奋好学,对真理、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他正直、善良、谦虚、有礼,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激励着他的学生与后人。

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倡的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三、苦难中的高贵

据先秦著作《尸子》记载“孔子不饮盗泉之水”,大意是说,孔子路过名叫“盗泉”的泉水处,虽然口渴,却忍住不饮“盗泉”之水,这是孔子为保持自己节操,对“盗”的行为鄙视,他用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做人的道理。

据史料记载,孔子迁居蔡国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楚国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两国的边境上,便派人去聘请孔子,而孔子也答应了。

陈、蔡两国的大夫商议:“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人,他所指责讽刺的事都切中诸侯的弊病。现在楚国是大国,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么我们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

被围困的孔子和弟子们无法行动,粮食断绝,弟子也饿病了。但孔子还不停地给大家讲学,诵诗、歌唱、弹琴。子路不高兴的说:“君子也有困窘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坚持节操不动摇,而小人遇到困窘就会不加节制,什么过火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不高兴,就叫来子路来问道:“《诗经》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它却徘徊在旷野上。’难道是我坚持的大道有错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呢?

子路说:“大概是我们的德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或是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通行。”孔子说:“有这样的话吗?仲由啊!假使有仁德的人必定能使人信任,哪里还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呢?假使有智谋的人就能畅行无阻,哪里会有比干被剖心呢?”

子路退出,子贡进来见孔子。孔子用同样的话问子贡。子贡回答:“老师的学说博大精深,因此天下没有地方能容纳老师。老师何不稍微降低一些您的要求呢?”

孔子说:“好的农夫虽然善于耕种,但他却不一定有好的收获;好的工匠虽然手艺精巧,但他所做的却未必能使人们都称心如意;有修养的人能研修自己的学说,但不一定被世人所接受。现在,你不去研修自己的学说,反而想降格来迎合,你的志向实在不够广大。”

子贡出去之后,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又同样问他,颜回说:“老师的学说博大精深,因此天下没有地方能容纳老师。虽然如此,老师还是要推行自己的学说,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不研修自己的学说,那才是自己的耻辱。至于用心研修的学说不被人所用,那是当权者的耻辱了。不被天下接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接受,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孔子听了十分欣慰,笑着说:“真是这样啊!假使你有很多钱财,我愿意给你做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楚国去,楚昭王调动军队来迎接孔子,才消除了这场灾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华文明是以水治为开端的。从原始先民虔诚的海河崇拜、奇异的神话传说,到先秦诸子以水喻道的洞见,以及外师造化,终得心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一不浸透着流水的神韵和大道的空灵。
  • 古今中外的无数先贤、学者对“水”的体悟,都和老子的理论大体一致。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据说泰勒斯曾向埃及人学习观察洪水,很有心得。
  • 杨万里,南宋杰出的诗人。他自幼读书勤奋,博学广闻。他为官清正廉洁,人们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这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 当天夜晚,他梦到县城隍到省城南门,撤走随从,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驾驶马车,并告诉农夫说:“你暂且跟我去参加会议!”于是,农夫便跟随他,来到一个省府县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和”一向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道德,是涵盖自然、社会、内心等层面与各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 君子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多次提出“君子”,并对其道德内涵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阐释。
  • 古人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重在实践,讲求无倦与精进,学贵有恒,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对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看似一个简单的“德”字,却紧密联系着朝代的兴衰。明君有德而国兴,昏君无德而亡国。历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见证德的价值何其威严。
  • 古人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
  •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桓荣被任命为议郎,教授太子读书。桓荣博学敦厚,光武帝对他十分满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