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水系全被污染 环保部长拒评三峡

人气 17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6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穆清综合报导)6月3日,中国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会表示,中国环境总体形势十分严峻,七大水系全部都已经被污染。近期的大旱令湖泊水位水质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不过他拒绝评论有关近日被各界普遍提出三峡大坝加剧这次旱情的质疑。

李干杰在发布会上承认,目前湖北、湖南、江西都遇到很大旱情,几个大的湖泊,包括鄱阳湖、洞庭湖、洪湖水位都降到了非常低的位置,这种情况也是近几十年来非常罕见。据报导,其中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有2万多亩湿地已干涸。

此外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其中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42.3%。

环保部长避谈是否大坝加剧旱情

今年长江中下游遭遇五十年大旱灾,导致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的居民叫苦连天,不仅农渔牧受影响,百姓也没水可用,部分水利专家指出,今年长江中下游的干旱跟降雨量少有直接关系,但三峡工程却加剧了旱情,认为工程改变了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系统,居民也直指三峡工程酿成大旱。

李干杰称,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旱情造成的影响确实较大。从监测数据可见,由于湖区水量大幅减少,也令湖泊水质明显下降,今年3、4月份湖泊的水质比去年同期有明显下降,对湖区湿地及候鸟生存造成了影响。如洞庭湖东部湿地保护区,已有2万多亩的湿地干涸。

三峡大坝2006年完工,中下游几乎年年有旱灾,湖泊水位持续降低。在被问及对于是否是三峡大坝的原因加剧了这次旱情时,李干杰对外则没有回应。

专家:三峡大坝不起缓解旱情作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三峡大坝阻挡了气流正常流动,或三峡水库上空形成了低压,影响了正常的大气环流,进而改变气候型态,因此近年在中国频频出现极端天气, 如2006年的大旱、2008年冬季南方的雪灾、2010年3月西南方的干旱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认为:“三峡工程的运行,打破了湖水原有的吞吐规律:以鄱阳湖为例,每年10月是三峡大坝蓄水期,此时正值江西省枯水季节,鄱阳湖急需江水补充,但结果是,非但得不到补充,反而被长江低水位拉空。”

德国著名水利专家王维洛表示,长江中下游大旱从今年三月份开始,降水偏少是主因,三峡工程加剧了干旱,而不是缓解旱情,湖南、江西等省的水利专家也指出原来鄱阳湖、洞庭湖之间水量的互补关系,由于三峡工程,这种互补被破坏,目前正进入互相不协调的阶段。自然界本身是有互补效果的,而三峡工程破坏了这个效果。

王维洛引用西方专家观点指出,一条河流开发程度不应超过15%,最好不超过5%,这样能保障河流自然的调节能力,但中国河流的开发程度超过了这个极限,对自然调节十分不利。他说:“中国人对自然的索取太强了。这么大规模从长江取水是不行的。”

他认为,官方媒体说三峡工程现在放水是为缓解旱情,其实他们并不是愿意抗旱,而是为防后续出现的洪水,按照三峡工程的运行计划,六月初必须把水位降到海拔145米,提防旱情结束时接着可能的洪水。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峡是既不能抗旱又不能防洪的。

水质污染严重 环境总体形势十分严峻

在谈到中国环境总体形势时,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承认形势十分严峻,在204条河流409个国家监控断面中,一至三类、四至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比例分别59.9%、23.7%和16.4%,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长江、珠江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 、辽河中度污染,海河重度污染”。

中国近岸海域水质现状也受到外界关注,李干杰表示,四大近岸海区(黄海、南海、渤海、东海)中,总体属于轻度污染,但属于较差的“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则达23.2%。“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差,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但李干杰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东海近岸海域水质变得极差的具 体原因。

在被问及今年多次发生重金属污染问题,李干杰称,去年发生了14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其中9起是血铅事件;今年前5个月发生的7起则全是血铅问题。

相关新闻
洪水过后 垃圾危及三峡大坝
洪水过后大量垃圾危及三峡大坝
江河水:洪水逼四亿人“丑化”三峡大坝
郑义:谈三峡大坝在今年长江流域抗洪中的作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