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沙滩变商港 老兵忆台中港史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12日电)台中港今年将启用满35年,已是台湾重要的国际商港;不过,当年却是一片残破不堪的沙滩。第一任局长陈鸣铮近百岁,今天接受表扬,他回忆当年建港的艰辛是生命中最灿烂一页。

交通部今天下午举行“大道之行”新书发表会,表扬交通各领域值得学习的代表性人物,陈鸣铮是海运界的代表。

陈鸣铮是中华民国海军少将退役,曾经历武汉会战的海空大战,民国60年接任台中港第一位港务局长,直到民国72年建港完成才退休。

陈鸣铮说,台中港建港一波三折,他说,台中港原是日据时代一座废港,港口淤塞,建港构想提出时,各方意见纷杂。

陈鸣铮回忆,台中港开工后首先碰到的难题就是流沙,后来防波堤加长,同时在大甲溪加筑防沙堤才克服流沙问题;不过,台中港每年冬天东北季风来袭时,平均风速可达每秒11公尺,大量飞沙铺天盖地而来,是港区挥之不去的恶梦,器材和港埠设施经常布满飞沙,严重影响施工品质和进度。

陈鸣铮说,为了抗御飞沙,他采取设置防风篱、广植草皮和种防风林,在280公顷土地上种植了280棵木麻黄,不但发挥定沙及防沙功能,也达绿美化目标。

现在台中港的木麻黄已有30公尺高,远远望去一片蓊郁,和建港之初相比,已完全改头换面。

陈鸣铮想起台中港3年建港施工期,为了赶工,实施日夜轮班,在东北季风最猛烈时,现场飞沙走石,人人灰头土脸,备受煎熬,到了晚上,港边工地仍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夜以继日,整个港区有如一座不夜之城。

陈鸣铮说,台中港除了是国家重要建设,也是他个人一生最终的志业,3年施工期,他几乎将自己与工地融为一体,全年无休,以港为家,每天早上7时工人还未上工前,他一定亲自开吉普车,跑遍工地每一角落,督导工程每个重要环节。

台中港第一期建港工程在民国65年10月31日完工,共完成28座深水码头主体工程,当天也举行通航典礼;陈鸣铮原本预计有10万人参加,后来却涌进30万名不请自来的民众,周遭道路堵塞达7小时,连应邀来主持及观礼的官员和地方首长都进不去,最后还坐直升机空降会场,让陈鸣铮留下深刻印象。

台中港在72年陆续完成第二、三期工程后,陈鸣铮以完成历史任务,同年10月奉准退休。他说,台中港就像他怀胎10月的孩子,港区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他的心血灌溉,4000多个与风沙为伍的日子,成了近百年生命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