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真:百年回首温哥华

李明真
font print 人气: 15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7月23日讯】温哥华滨临太平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该地区的早期移民主要来自于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亚洲地区,与加拿大其他城市相比,独具东方的特色,经历了百余年的兴衰,谁曾想温哥华这个屡获全球最宜居称号的城市当年仅是一个小小的锯木厂小镇,即今天的煤气镇。

1791年,西班牙探险家Jose Maria Marvaez船长抵达温哥华,经由当地土着的协助勾勒出当时温哥华地区地形图,1792年6月13日船长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率领英国船舰发现号,带着厚礼经由布辣湾(Burrard Inlet)登陆,为纪念这位船长,1886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总经理William Van Horne提议将该城命名为温哥华。


早期渡轮Senator号停靠在布辣湾。(温哥华档案馆图片,编号:Bo P62) /span>

煤气镇的演变
温哥华早期以伐木和原住民渔业为主,横跨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的开通真正造就了日后温哥华的繁盛。

喜士定木厂(Hastings Mill)于1867年在布辣内湾南岸开业,是现温哥华所在的首座非原住民建筑,来自英格兰的戴顿(John Deighton)于同年在木厂外围开设酒吧;随后的数年间一个小社区围绕着酒吧而成形,并以戴顿的绰号“Gassy Jack”命名为“Gassy’s Town”,后来简称“Gastown”。卑诗殖民地政府于1870年3月1日将该区正式划为镇址,并将之命名为“固兰湖”(Granville),煤气镇于1873年仅有75名居民。位于甘比街夹水街的蒸汽钟已成为当今该区的标志。


煤气镇的著名标致蒸汽钟。(温哥华旅游局图片)

温哥华第一所小学喜士定居木厂小学(Hastings Sawmill School)。(温哥华档案馆图片,图片编号:CVA677-224)

1885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首席测量师勾勒出温哥华的地图,起点始于Hamilton街和Hastings街的交界处,包括煤气镇在内的固兰湖镇址后于1886年4月6日正式设为温哥华市。

出生于苏格兰的房地产商Malcolm Alexander MacLean于1886成为温哥华第一任市长, 首次市议会的主要议题便是向当年的加拿大自治领政府申请租借400公顷的军事保留地作公园之用,即今天的史丹利公园。


温哥华第一任市长Malcolm Alexander MacLean。(温哥华档案馆图片,图片编号:CVA 99-3104)

在1886年6月13日的一场大火中,以木质建筑物为主的温哥华几乎被烧为灰烬,MacLean失去了他所有的家产,但第二天即搭起简易帐篷召开市议会商讨救援计划,并从市中心新西敏调配食物派发给灾民,仅4天的时间,一些新的建筑就出现在街头,随后温哥华成立了消防局,修建了先进的供水系统。


1886年6月温哥华发生大火的第二天,议会成员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召开市议会,商讨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温哥华档案馆图片,编号:LGN 1045)

1886年7月4日,第一列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火车经过了5天19小时的行程抵达穆迪港,比时刻表的到达时间仅迟了1分钟。1887年5月23日,第一列客运列车从蒙特利尔抵达温哥华。

1886年7月26日,第一艘进港的货船抵达温哥华港,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中国的绿茶,当年的9月,首家银行Bank of British Columbia正式营业。

1887年5月,温哥华第一间酒店Hotel Vancouver开张; 8月,第一批居民使用了电灯;12月,第一间图书馆对公众开放。

1923年温哥华市购买了第一批公车,在Grandview Hwy运行;1939年5月26日,国王乔治五世和伊莉莎白皇后参加了狮门大桥的开通仪式,大桥当时的造价500万元,车辆过桥费为25分。


1939年5月,总造价500万元的狮门大桥(Lion’s Gate Bridge)正式开通,(温哥华档案馆图片,编号:Br P21)

早期Kitsilano社区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P.R)于1910年开始在位于英吉利海湾的Kitsilano社区出售土地,令 该地区快速发展,温哥华档案馆的创建人Major J.S. Matthews便是该社区最早的居民之一,1912年他在此建屋安家,当时的Maple Street马车还不能通行,人们只能步行将家俱从Cornwall街搬到Maple 街。今天的Kitsilano海滩已成为全球最著名的休闲渡假海滩之一,温哥华亦发展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早期工业区:耶鲁镇
太平洋铁路于1880年代开通至卑诗省内陆的耶鲁,并于当地设立维修工场和聘用大批工人。随着铁路于1887年 开通至温哥华,太平洋铁路公司亦将维修工场迁往福溪北岸,该带也因此得了“耶鲁镇”之名,随后的20年多座锯木场和木瓦工场亦相继在福溪北岸落成。市政府于 1920年代末制定首套城市发展大纲,并将耶鲁镇定为商业和轻工业之用,1986年世博会后该区已转型为高密度住宅区,艺廊、零售商户、餐厅和办公室等设施亦陆续进驻该区。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现在太平洋铁路已经停止了客运服务,而温哥华港却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加拿大最大的港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朱宇明加拿大温哥华报导)温哥华西6街304号,是一栋废弃的独立屋。屋前植有一株苹果树,树干上爬满了青苔,枝头高处还零星挂有几个苹果,在风中瑟缩。房屋周围圈好了围栏,上面悬挂的告示牌赫然写着卑诗省电力传输公司(BCTC)的开发申请,在此处要兴建一座变电站。看来独立屋和苹果树都在劫难逃了。如何延续这棵见证历史的老树的生命,却令市府、电力公司和果树专家煞费苦心。
  • 《蒋中正(蒋介石)日记(1948—1954)》新书日前于国史馆发表。民国历史文化学社社长暨前国史馆长吕芳上指出,这是一部罕见的国家领导人日记。
  • 几年前看到旅居美国的阿陀一篇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惊心动魄的南中国知青偷渡潮》一文,该文写得深入细致,气势恢宏,且数据清晰,把当年的知青偷渡重现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写出如此佳作,可见其写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时也会有争议的地方。我个人与作者有不同的意见不吐不快,因此在这里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
  • 在当年那个迫使大量人民“起锚”、“督卒”、“较脚”、“着草”——等同逃亡的大时代里,并非所有人都会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须具有活跃的思想。在当年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僵化,中红毒甚深的人,即使他们不是那个制度的得益者,他们也不会对那个极权制度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叛逆之心的。
  • 1979年以前,每当清明和重阳这两个香港法定的假期前后两周,香港政府都会开放边境的坟场让香港市民前往拜祭亲人。每当这两个节日,前往边境的人很多。在弯弯曲曲窄长的界河梧桐河南边各个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人山人海,一个小小的沙岭坟场,能有几多真正的参拜者,来的人大都是在各个不同时期“起锚”成功的人。
  • 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常绿阔叶灌木群落——红树林。(公有领域)
    在香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当年的“起锚”客,“起锚”本指船舶开航的意思,但在那疯狂的年代,在一群特定的人群〔广东知青〕中,却有另外一个意思,在广东当年一提起这一专有名词,人们都知道那是指偷渡。“起锚”是一种赌博,参与者要押上自己的前途与生命,那时参与这个赌博的广东知青为数不少。有的赢了,有的输了。
  • 在漆黑一片的茫茫大海中,那些敢于用绳子把彼此的身体连起来,以示在大海中互相照应、互相扶持的例子原来并不罕有。那些把彼此的生命连在一起的人,不管是兄弟姐妹、夫妻还是朋友,在以后的岁月中,在人生的大舞台中往往都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最近我访问过几位插埸的知青,他们都说当年如果插埸的知青逃亡失败被押解回场,农场都会为他们搞一场“欢迎会”。在批斗会上他们挨几下是很平常的事,毒打的事不常见,但不是没有,如果在批斗会上表现不好,态度不好,或者平日与人积怨,又或者平日表现不好,就会多挨几下。
  • 文革时期当局为了堵截偷渡潮,采取了一系列严防措施,然而逃亡者为了能成功起锚,也奇招迭出,真乃五花八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979年初,改革开放还未开始,我班女生邝女士,时已32岁,厌倦了在农村当赤脚医生,与丈夫一起把从黑市买回来的护照贴上自己的照片,由于精心制作,几能乱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