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神传文化】大系列之“点睛传统”(5)

肝胆相照 谱写“知己”(下)

千载雪
font print 人气: 41
【字号】    
   标签: tags:

二、肝胆照“知己” 

此时的左白桃,真的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了“安民之业”,那时他已年近五十岁。因鉴于当时所有诸侯中,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左伯桃一直没有做官的念头。

后来,左伯桃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到雍地时,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上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让走了一天的左伯桃,衣裳全都湿透。他忍住寒冷勉强前进,此时天色已渐黑,只见远处竹林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亮光。

伯桃大喜,就跑到茅屋前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位书生,四十多岁,知道左伯桃的来意,便邀他进屋。左伯桃来到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俱简单且破旧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书卷。

左伯桃请教其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父母早亡,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二人三言两语,聊得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萍水相逢的两人,就此结拜为异姓兄弟,愿同苦、同达(做官的意思)、守信、爱仁,一生不悔。

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起到楚国谋事,羊角哀也正有此意。一日,天刚放晴,两人就带了一点干粮前往楚国。

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就将吃完,老天偏又降下大雪。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只够供一人食用撑到楚国,若共享,两人必定饿死。他知道自己没有羊角哀的学问渊博,而且他心中还铭记着隐士嘱咐的话。于是他下定决心,情愿牺牲自己来成全羊角哀的功名。

想罢,左伯桃故意摔倒在地,并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好让自己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早已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并在雪地上写下:“守信、爱仁”。不一会儿,寒冷的天气就把他冻得只剩下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而亡。


(台北故宫)


羊角哀到了楚国得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羊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为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找左伯桃的尸首。

羊角哀找到左伯桃的尸首后,替左伯桃香汤沐浴,并择一块吉地安葬。羊角哀便在这里守墓。

左伯桃的坟和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魂魄不散,见左伯桃葬在墓旁,鬼与鬼便起了纠纷。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来找他,诉说荆轲的凶暴。

羊角哀醒来后,就提剑到左伯桃坟前说道:“荆轲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让小弟来帮你的忙吧!”说罢,自刎而死。是夜,狂风暴雨,雷电交作,隐隐闻喊杀之声。天明,荆轲的坟已爆开。

楚元王得知消息后,就为他们建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后记: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两人萍水相逢,也许因为他们是同道中人,方能相知、相惜、相依,他们的精神才能融合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知己”的最高境界。

今天,我们目睹现实生活中一幕幕朋友间的恩怨纠葛,就不能不感佩古人的胸襟与境界。如果我们都有古人那种高尚的品行与境界,又何愁自己的事业不兴、民族不旺呢?

很多人都在谈民族复兴,其实只有恢复中华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真正的复兴起来,我们也才能明白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天夜晚,他梦到县城隍到省城南门,撤走随从,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驾驶马车,并告诉农夫说:“你暂且跟我去参加会议!”于是,农夫便跟随他,来到一个省府县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和”一向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道德,是涵盖自然、社会、内心等层面与各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 古人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重在实践,讲求无倦与精进,学贵有恒,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对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看似一个简单的“德”字,却紧密联系着朝代的兴衰。明君有德而国兴,昏君无德而亡国。历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见证德的价值何其威严。
  • 古人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
  •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桓荣被任命为议郎,教授太子读书。桓荣博学敦厚,光武帝对他十分满意。
  • 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过迁善,所以他才伟大而英明。
  • 书生余某,浙江鄞县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外祖父,梦见自己进入文昌宫,见文昌帝君亲自送一位身材魁伟的男子走出殿阁,前有旌旗仪仗开路,后有节幢长队护拥,真是威仪万方,十分气派。
  • 杨溥,明朝湖广石首,授以翰林编修,后为当朝首辅,以有雅操、质直廉静而出名,被后人誉为一代贤相。
  • 刘君良,是唐朝瀛州饶阳县人。刘家几代人都遵循孝义同住一起,兄弟之间虽已到了四代,但还如同亲兄弟一般,无论是一尺布,还是一斗米,每个人都没有私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