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梅传说

翔龙
font print 人气: 139
【字号】    
   标签: tags:

相传只出产于均州太和山的“榔梅”,乃真武大帝培育的仙果,只是今天的人已无缘得见了。

均州太和山即今天的武当山。

相传,黄帝时期的静乐国太子(即后来的真武大帝),修道于均州太和山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在长年似乎无望的修行等待中,太子当年修道的坚强意志渐渐地被淡化,后来竟生出了修道难成的幻像,于是便准备结束修行返回家中。

在下山返国的途中,太子路过磨针涧时,遇一老太太在溪水边的大石上,沾着溪水不紧不慢地在磨砺一根很粗的铁棒。太子好奇便上前询问:“老人家,您磨这么粗的铁杵做什么?”

老人回答说:“想磨成一根锈花针。”太子更加好奇地问:“您就这样不紧不慢地,用这么粗的铁杵磨成锈花针能行吗?”老人说:“磨一下,它就会小一点,只要功夫深,自会磨成绣花针。”

太子听后突然明白了:“修道的道理不也和这铁杵磨针一样吗?”天子正要感谢老人,却发现大石边的老人早已消失无踪。原来,这老太太正是天上的紫气元君化身前来点化太子。

太子的正念一出,马上明白了:“修炼是不可执著时间的长短。”于是决定从新返回修炼,当行至现在的榔梅祠之地时,为了坚定信心就随手折了一支梅枝,插在榔木树上,并仰天誓曰:“我若修道可成,此梅当开花结果。”

苍天不负苦修人,太子四十二年的面壁修行终成正果,榔梅树亦随之显神奇,果真开花结果。

《本草纲目》中记载:“榔梅,只出均州太和山。相传真武折梅枝,插于榔树。誓曰:‘吾道若成,开花结果’,后果若其言。今树尚存在五龙宫基,榔木梅实,杏形桃核,道士每岁采而蜜煎,以充贡献焉。”

《武当山志》中亦有五龙宫榔梅之记载:“榔梅‘榔木、梅实、桃核、杏形’,传‘此木一枯,不出丈寻,一株复荣’,又可验丰歉,‘丰年实多,荒年则无’。”

明成祖朱棣曾把榔梅果列为贡品,每年由武当山进献。榔梅因此成为宫中的珍奇。每逢大庆,皇帝则把它作为有功之臣的赏赐。廷臣们为能获得皇上恩赐的一颗榔梅神果,而觉得终身大幸。

在整个明王朝中,无数官吏、贤士、名人、骚客们,都抱着不同的追求与幻想,频频登临武当山,不惜重金求购,以睹其灵迹。这些人还赋诗吟赞榔梅并留下大量诗篇。魏良辅在题梅武当榔梅诗中写道:“冻梅偷暖着枯芽,石径云封第几家?雪色风香尤会意,青鸾衔出过墙花。”

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徐霞客游历武当山,《游太和山日记》中写道:“……度岭,谒榔仙祠。祠与南岩对峙,前有榔树特大,无寸肤,赤干耸立,纤芽未发。旁多榔梅树,亦高耸,花色深浅如桃杏,蒂垂丝作海棠状。……余求榔梅实,观中道士噤不敢答,既而曰:‘此系禁物,前有人携三、四枚,道流株连,破家者数人。’余不信,求之益力……观主握手曰:‘公渴求珍植,幸得二枚,少尉公怀,但一泄于人,罪立至矣。’出而视之,形侔金枯,金相玉质,非凡品也,珍别谢去。……暮返宫(南岩宫),贿其小徒,复得榔梅六枚,明日再索不可得矣。……乙太和山榔梅为老母寿。”

但不知何因,这武当山独有的“仙果”榔梅,却随着明朝的兴亡而兴而亡,至清则绝迹。榔梅的突然消失,连武当山的道人亦不知所踪,几百年过去了,独有“榔梅仙祠”犹自凄然而立。

“榔梅历历传消息,莫为仙家隔渺茫。”这神奇的榔梅,你究竟因何而离去,又去了何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有一次他从县衙回来,看到有一只拐脚鸭,正在溪边从水里啄起一只白螺,他便赶走鸭子,把白螺带回家..............
  • (shown)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后果,都得自己承担、自己负责;不止现世,连死后都要为自己生前的作为付出代价,所有的一切都追查到身后的冥府去了,所以我们能不戒慎恐惧吗?
  • (shown)张拉塔独自进行规划,收集大量的大麦杆儿,说是“留着搓绳拉塔”。人家听了,更感到他的行为荒谬与怪异。
  • (shown)相传十方院,从前也是一座大禅林,是一位道行很高的老住持经手造成.............
  • (shown)一日,忽然来了一个游方和尚,强要家人给他通报员外。家人从头到脚把他仔细打量了一番..............
  • (shown)殷王亲自登门拜问道术,彭祖一个字都没有透露...
  • 舜帝是上古五帝之一,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舜为首领时,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
  • 史书记载,张果老确有其人。唐代的时候居住在恒州中条山,自称已经有好几百岁了。
  • 传说中,内黄西南一带有个黄水怪,经常口吐黄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颛顼听说后就决心降服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