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产后如何坐月子 中医谈习俗

林贵

(Fotolia)

人气: 606
【字号】    
   标签: tags: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怀胎十月胎儿成长所需的养分,全部从母体摄取,所以俗语说:“生一个孩子坏一颗牙。”

怀孕后期孕妇体内的脏腑,因胎儿的发育成长,受到挤压而移位。再加上生产的过程中,撕裂的疼痛、用力过度、或用力不得法、产后出血,造成体力耗损及精神的疲惫,使产妇身心皆处于极度疲累,虚弱的状态,需要一段时间好好调理,让身体的机能逐渐恢复。

在坐月子期间,产妇必需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最充分的休息与养护,除了均衡饮食的摄取外,还必须有特别的膳食,以补充耗损的气血,这样不但能恢复怀孕和生产时所耗损的气血,还可以改善原本虚弱的体质,同时又能调理女性生理周期的毛病,如痛经、月经不顺;使皮肤变得光滑而有弹性;有些女性手脚冰冷的症状也能获得改善,所以说坐月子是攸关女性身体健康最重要时期。月子一定要做好,才能使产妇重新改变自己的体质,使身体的健康得到最大的改善。

中医认为产后,产妇气血衰弱,脾胃虚,所以产后“必大补气血为先”,清朝医家傅青主所着的《青主女科》一书,在产后篇中有详细记载——产后产妇各种病症的辨证论治。医家论产后,“必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末治之”,其意是说产后大补气血为首要,其他症为次要。真正指出产后治病的要领。

如何帮助产妇脏腑机能恢复正常呢?只有调补好气血,才能使身体各部位的器官恢复正常的功能,否则往往会造成头痛、腰酸背痛、产后忧郁、掉发、眼睛酸涩疲劳、记忆变差、皮肤松弛老化、体质变差、抵抗力弱、容易感冒、甚至造成各种慢性病的后遗症。


(Fotolia)


禁忌代代相传 十二问题解迷思

女人产后坐月子期间,有许多民间口耳相传的禁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科学,但却是老人家们生活中的实务经验,相传于后代,希望后代子孙记得古人的告诫,便能免除这些病痛。这些代代相传的规范,到底有没有根据呢?

迷思1.坐月子期间能吃水果吗?
答:可以吃水果,但必须吃较温性的水果,如芭乐、苹果、葡萄、木瓜、樱桃、水蜜桃、草莓等,宜少量不要多吃。不吃寒凉的瓜果,如西瓜、苦瓜、丝瓜、梨子、柑橘、柚子等。

迷思2.月子餐必须滴水不沾吗?
答:产后三餐以均衡的饮食为主,食物一定要煮熟且须温热食用。补气血的膳食才需滴水不沾烹煮(可用全酒)。

迷思3.产妇不宜喝下过多水分?
答:因为产后气虚血弱,脾胃虚,恶露未尽,所以不宜喝下过多的水分,如冰水、冷水。宜饮用温开水,先滋润口唇及口腔后,然后慢慢的下咽,才能生津止渴。

迷思4.月子期间产妇不宜吹风?
答:是的,避免吹风。 因为中医认为“风邪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意思是说“风邪”为百病最主要的原因,能游走于身体各部而引起各种病症的变化。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不可直接吹到风,产妇气虚血弱,风邪容易乘虚入侵而引起头痛、头风、风湿痛、全身关节酸痛等后遗症。


(Fotolia)


迷思5. 产妇30天不可以洗头?
答:一定遵守30天不洗头,只要头皮一受凉,子宫里的淤血便会凝成血块不易排出,即使马上吹干也不允许。中医认为人身是个整体,头部受凉能影响全身气血的运行,尤其产妇产后气虚血弱,易受外邪侵入。坐月子期间不洗头,能避免头风及头痛的发生。产妇可常用十指代替梳子,轻轻按摩自己的头部,头部会清爽舒适许多。

迷思6.产后2周内避免碰冷水?
答:为了避免受凉,产后两周内不可洗澡。中医认“寒邪”容易入侵人体,造成血分寒凝。产后两周内,产妇恶露未完全排除,若遇“寒邪”则恶露凝结,易造成下腹疼痛等症状。因此不可用冷水洗澡,可用温热的水擦拭身体。

迷思7.产后勿经常坐起或走动?
答:产后子宫的收缩未完全复原,如太累、用力不当,易造成各种后遗症,所以不可抱小孩、不可替小孩洗澡。如果无法做到,那么产后腰酸背痛及手脚酸麻的现象必定会随之而来。产后月子期间要多休息,让移位的脏腑慢慢的复原,且损失的气血必须调补。坐月子期间,最好有人帮忙照顾婴儿。

迷思8.产妇勿提重物和爬楼梯?
答:产后半年内均不可提太重的物品,以避免内脏下垂而导致腰酸背痛,月子期间只要补好气血,一般坐满6周的月子,就可正常作息。

迷思9.产妇不可生闷气或流泪?
答:产妇如果哭泣的话,眼睛容易提早老化,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之液为泪水,流泪则情绪不佳,易造成肝气郁结,坐月子期间不可生闷气,不可太累,否则,易造成产后忧郁症。

迷思10.不可看电视及书报杂志?
答:外界声色的剌激太多,产妇易情绪波动,七情过极易造成内伤,所以产妇必须少受外界干扰,才能静心安养。

迷思11.坐月子期间不可以瘦身?
答:产后气血衰弱必需好好调补,不可急于瘦身。

迷思12. 产后60天内不宜房事?
答:产妇子宫机能需要时间复原,恢复越好,身体会越健康。若能有60天的养护是最好的。@◇

(本文作者为中医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