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2)名字发展与禁忌

琴心
font print 人气: 1472
【字号】    
   标签: tags: ,

中国古人重视姓氏,也重视名字。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跟“姓氏”一样,今天的“名字”在古代也是两个分离的概念,“名”与“字”不可混为一谈。

名字生成脉络与特点

任何事物都有名,用于辨别个体,人名也是,是区别他人的一种文字符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也就是说,在黄昏天黑之后,由于不能辨清对方面貌,便以代号相称,“名”由此产生。

华夏民族自上古时期至今,是个人口由少极多的繁荣发展过程,取名也历经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所以名叫轩辕。那一时期对取名没有明确的规范。到了夏商时期,社会生活十分单纯,取名还是比较简单,人们多以生日命名,当时的商王几乎都以历法中的天干为名,诸如太乙、外丙、太庚、盘庚、武丁、武乙、帝辛等。

西周之后,对取名有了明确的礼法制度。据《周礼》所述“婚生三月而加名”,即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父母才会为他取名。不以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畜牲、器帛等六种事物命名。取名分为五类, 如《左传》所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像、有假、有类。”即以出生时的情况命名为“信”,以道德品行命名为“义”,以某一物命名为“像”等。这些规定称为“五则六避”,在古人命名里都有体现,如孔子的儿子名为孔鲤,因他出生时鲁昭公赠送了一条鲤鱼。即命名鲤,字伯鱼。“五则六避”对后世影响极大,“六避”更是成为避讳的兆源。

“字” 传说是在商朝出现,比“名”晚。《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仪礼•士冠礼》则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也就是说,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准许出嫁时举行笄礼取字。男子成人后要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出嫁要离开娘家,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尊重,避免他人直呼其名。未出嫁的叫“未字”,也可叫 “待字”,所谓“待字闺中”便是由此得来。

可见“字”的诞生,是为了表示尊重、恭敬的需要。成人后,父母长辈可以称名,自己也可以自谦称名,称谓对方时要称字,这都是表示礼貌尊敬。直呼其名,尤其是直呼对方长辈姓名、上级的姓名是大不敬。

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所谓“名之与字,义相比附”。“名”与“字”大多有着相近、相反或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如屈原名平字原,诸葛亮字孔明,字义相近。而韩愈,字退之,“愈”与“退”含义正好相反;岳飞字鹏举,关羽字云长,名与字互相关联补充。字是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现象。

名字避讳现象

名字中的避讳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体现帝王时期的社会秩序和伦理观念。起源于西周或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并不严格,但是越往后越注重。命名避讳主要有三:一是“国讳”,也可以叫做“公讳”。即皇帝的名字,全国的上下臣民都要避讳。二是“家讳”,或者叫“私讳”,即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讳。三是“圣讳”,即对周公、孔子一类圣人的名字,也要避讳。三者中“国讳”最严格,如汉文帝名刘恒,因为恒与常同义,于是把姮娥改为嫦娥;汉明帝名刘庄,当时便把《庄子》改称为《严子》。另外,把凡是姓庄的一律都改为姓严。又如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虎,唐初时虎字成讳,不许说,不许写,把以前叫虎子的溺器,一律改叫马子。今人所谓“马桶”,就是这么来的。

国讳体现尊君,家讳则表示敬祖。凡避讳者,都需找一个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如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讳“谈”,《史记》中因此无一“谈”字,连赵谈都改成了赵同。南朝范晔,因父名泰,便推辞太子詹事这一官职,因“太”与“泰”同音,犯了他家讳。家讳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例如《唐律》中规定:凡是官职名称或府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长安县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职,一经查出后削去官职,并判一年的刑罚。唐代大诗人李贺,只因父名晋肃,竟终身失去参加进士考试的机会,因进士之“ 进”与“晋”同音,也犯家讳。

名字彰显社会文化

名字也是一个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直接反映。西汉末年复古,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名依旧盛行,因此《三国志》,人物几乎都是单名。到魏晋南北朝,因单名重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两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深入人心,很多人向道修道,玄、道、之、法等字在名字中大量出现,特别是“之”字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如:祖冲之、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等。其时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取佛语,如王僧辩、柳僧景、崔僧护等。以后历代,取名均受时代文化风尚的影响。现当代也不例外。

上述的名字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今天,“字”和“讳”的制度已经不存在,而命名理念却流传下来。古人相信万物有灵、天人感应,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成为古人解释各种自然和人生现象的一种理论,这自然反映到命名学中,使命名跟命理学紧密相连,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命名理念和传统,一直影响到今天,以八字中五行的情况命名是古老的习俗了。

五行命名的机要

五行学说最早见诸于上古时代的黄帝内经中《素问》: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贵更贱, 以知生死, 以决成败。”之后周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经》,更是渗透着这种哲学思想。命理学就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一个人的命运,应验性极高。它的发展过程很长,到了宋代,根据徐子平的论命方法记录下来的《渊海子平》一书成为系统完整的“四柱命理学”的开山立派之作,称为“子平八字”,它在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上达到了无法超越的高度。明朝的《三命通会》是子平命理学的一脉相承,书中收录了《渊海子平》等著作,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可见当时全社会都注重命理学。

八字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出生的年、月、日、 时,正好有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又叫四柱。古代和近代孩子出生了,父母记好生辰八字依据五行取名的情况非常普遍。将来婚配,也要看生辰八字与配偶是否相合。生辰八字里的天干地支与五行相对应,这样根据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么。古人认为五行必须俱全,命运才会兴旺。那么生辰八字是不能更改的,名字则可以弥补它的缺陷。就是八字五行中缺什么,名字中就补什么,比如缺木,名字就可以叫木或木偏旁的字,或木制的事物,如桐柏、树、松,梁栋之类。如果缺的多,名字中的木就多,如叫林,或者叫森。在古代常见到一些以森、焱、鑫、淼、尧为名字的人,一般就是命中五行缺了一种。如果缺两种,就都要补,像缺金、木的可以叫金桂,缺金、火的可以叫金焱等等。

以上是用五行学说来命名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也很普遍,就是利用五行相生的原理给家族世系命名。在生辰八字当中,总有一行是主要的,这一行就主宰命运,就是这个人的德性,也就是他赖以生存的基础。这种说法源于战国时齐国人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他认为每一个朝代都有与五行相配的德性,为立国之本。比如商朝是水德,而汉朝是火德,宋朝是火德,所以有炎刘、炎宋之说。后来代代相传,成为定型的理论。关于朝代更替的规律,有人持相生说。比如说祖父是水命,水生木,父乃是木命,木生火,子乃是火命。取名就要与之相配,取五行为偏旁的字,父子相继,构成五行相生之序。明代,朱元璋的儿孙就是以五行命名。朱棣一辈取木名,下一辈朱允、朱高炽取火名,再往下依次取土金水名,循环往复。这种五行命名的方法,既可以表示出父系血缘关系,又可以看出行辈,所以跟宗谱的行辈字派有些相似,很有伦理意义,有很多古人都在使用。

另外,随着宗族谱学的兴盛,同姓同族的人大多采用字辈来命名。字辈一般以诗歌的形式预先排好,如“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每一辈男性名字中必含同一个字,按辈序依次往下。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看出血缘关系和辈分,即使迁徙他乡,依然能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明清以后,以族谱派语字辈来命名成为取名的重要方式,沿用至今。 一般也要注意与五行命名的相合。

好名字增好运

中国几千年的古人都相信姓名与命运之间存在着神秘的联系,凶名招致凶运,好名招致好运,有此名必有此命。古贤者认为天人合一,万物之间有玄机相联,文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称为“数”, 数为灵之表现,姓名能影响命运是根据“数”与“音”的威力。古人有“数之所定”、“天数难逃”等说法,可见数对命运的制约关系。人生不顺,其人姓名必有缺陷。有人会问:同名同姓之人命运也不同啊。这是因为除姓名外还有先天八字配合的关系。八字与姓名俱好,则吉上加吉,八字好而名不好,则减命中福份。反之同理。即使八字相同,由于生时具体时间的细微差别,出生地点不同等情况,命运也千差万别。所以,人人不论先天如何,都想选好名字以补救或辅助,以求人生平安富贵。这是古人重视名字的重要原因。这种传统的理念一直影响到现在,很多父母也是想方设法为孩子取一个吉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源自嬴姓:历史记载上古五帝之一-少昊裔孙-伯益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到此姓。伯益的裔孙-造父为周穆王之驾车大夫,因在平定徐偃王的叛乱中立下大功,被赐以赵城(在今山西省洪洞县北)作为食邑。造父之子孙也以封地名为氏,造父也被视为赵姓的始祖。
  • 商朝最后一位皇帝纣王﹐荒淫无道﹐残忍无情﹐爱妃妲己传说是狐狸精投胎﹐媚劲十足﹐迷得纣王神魂颠倒﹔后宫酒池肉林﹐尽情享乐﹐不理政事。纣王的叔叔比干元帅看不过去﹐屡次直谏﹐惹得纣王恼羞成怒﹔比干握有军权﹐纣王怕他会造反﹐就想除掉他。
  • 原来遥远的传说里的三皇五帝就在我们的血液中、生命里,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都渗透着中华故事和文化。
  • 千古谜团!几百万人人间蒸发,900年后重现人间?DNA检测现端倪,真相到底是什么?
  • 古人对于名是很慎重的,除了长辈、长官,一般是不可以直呼一个人的名,纵然是长官,也往往为了客气或谦虚,也不叫部属的名,再加上古代多为单名,如范蠡、文种、萧何、张良、韩信……,单名很难称呼,连名带姓的叫,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古人几乎都有字,前面说过古时男子加冠时、子女行筓礼时,由长辈为之取字。
  • 至于说到汉人的名跟字,就更讲究了,因为姓或氏几乎是从老祖宗时就有的(除了极少数改姓氏之外,几乎都是由老祖宗传递下来的),但是名跟字却是人生下来后才有的,所以取名的自由度比较高,但也不是漫无边际尽挑些美的字眼。
  • 六、以居地为姓 若干氏族迁徙到新居地后,便以所居住地方的地名或特色为姓,例如战国时齐国的陈仲子,本为齐国世家,后来他辞去爵位,举家迁到于陵这个地方,从事耕读生活,于是他的后裔便以“于陵”为姓。
  • 俗语说: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姓名对中国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然而何以有姓,很可能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其来源。人人都有姓,认为这是自古已然的事,其实姓,尤其是后秦以后的姓,是经过演变而来的,跟先秦时代有很大的差异,且让本文慢慢说来。
  • 百年前渡黑水来台湾木匠子孙 ,八句《认祖诗》遥心系武汉。先民敬天信神得安生于乱世,现今疫情蔓延之时,人心惶惶何以自求多福?此故事或许值得省思借镜。
  • 在传统文化里徜徉是极其有趣的,谁要我们拥有如此悠长的历史之河呢。不经意之中,就在哪里遇见了自己。啊呀呀,你的来历、你的观念、你的爱恨情仇,原来都有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