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业有成 EQ比IQ更重要

文芳 编译
font print 人气: 49
【字号】    
   标签: tags:

根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导,孩子们控制自己的情绪,称之为“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在教育界是个热门课题,估计儿童的自我调节会对其学业或将来发展造成影响。

加拿大安省和卑诗省在全日制幼稚园中强调寓教于乐,这种教育方法对自我调节起到相当程度的作用。

卑诗大学的幼教专家查普曼教授(Marilyn Chapman)主张儿童应“在玩中学习”。但如今趋势,特别是美式作法,鼓励孩子们自幼学习。查普曼认为如果强迫孩子阅读,或许他们年纪较小时就开始学习,但研究也发现,他们很可能在8岁时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他不解的表示:“一天下来,除非强迫他们,否则,他们不喜欢读书、写字,也不想学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加拿大倾向于如同芬兰这样全球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使他们在7 岁时才正式接受文化教育,认字和识数。

专家相信,“玩耍”对孩子很重要,因为玩游戏过程中可教育孩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例如:有人会藏玩具,而有人知道怎样找到玩具。还有,孩子在玩中可学习如何有礼貌地向别人要手中玩具,比抢玩具更有效,这就是“自我调节”形式。

约克大学儿童发展专家夏克尔(Stuart Shanker)在去年秋季“大众教育”会议上表示,自我调节比智商更重要。其影响不只是孩子分数高低,更重要的是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他们去教室的频率、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以及孩子们对危险性行为、好斗、吸毒的抵抗程度等,甚至包括他们用多少时间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

一项针对儿童从20 世纪60 年代直到他们成年期的纵向追踪研究,为“自我调节”的作用提供有力证明。40年前,美国史丹佛大学的研究者从事一项名为“棉花糖测试”(Marshmallow Test)的自我调节测验。他们将一组4岁的小孩单独留在放有棉花糖的房间,告诉这些孩童,如果他们能忍一段时间再吃棉花糖,将可得到第2 个棉花糖。实验结果,有30% 的小孩能忍15 分钟或更长时间。

此后,研究人员持续追踪这部分孩童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表现。结果发现,当年为能得到第2 块棉花糖而忍一段时间的小孩,他们在高中时更能控制自己,他们的SATs (标准评量测验)得分更高,较少有过胖或吸毒等问题。

这项研究结果,让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如何教育,不再过分强调智商(IQ)决定学业成功,而是思考如何提升情绪智力(EQ)的作用。总之,自我调节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帮助解释为何聪明的学生如果不上课或不做作业,他们的成绩也不会比较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刚刚结束长长的年假,除了孩子之外,父母亲的收心操也十分重要。一下子面临孩子开学和自己的开工,不免也会有些许不适应。而且父母亲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所以在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爸妈们也要注意自己的情况。以下介绍几个亲子稳定收心的好办法。
  • 信任、耐心、责任感、自信心和投入,是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的5种重要的幼儿品德。
  • 许多父母认为,赞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取得成就。然而,美国一本育儿著作认定夸奖孩子要注意方式,过多赞扬不利孩子成长。
  • 到底做全职妈妈还是兼职妈妈?这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有了新的结论。最新的一项澳大利亚研究显示,有兼职工作的妈妈养育的孩子最健康。

    这项研究访问4500名母亲及其学龄前-5岁的子女。研究中不仅记了录儿童身高、体重等资料,同时分析他们吃零食及看电视等习惯,并于两年后再次进行调查。

  • 家中有十几岁的孩子,恐怕是父母最头痛的事情了。父母和子女之间关系的转变非常之快,以至于你无法跟上形式的变化。如何“对付”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并没有唯一的黄金规则,不过可以试试下面的九招,让你成为一个“高效”的家长,同时成为孩子的表率。
     
    1. 记住自己的角色:父母。你的职责是保护自己的小孩,同时帮助他/她准备好长大成人。比成为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一名领导者和一位充满
  • 我们常认为资优生、有创意的孩子都是天生的,但是研究显示,很多资优孩子在成长背景中,家庭教育和品格教育的养成是让其优秀特质发光发亮的主因。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点上的利器。
  • 古人云:“寓教于乐。”虽然现今父母亲,无须刻意随时给孩子来个心理建设教育,但至少可给予孩子适当的学习机会与典范,而不是一昧放纵其玩乐欲望,甚至滋长暴力行为的幼苗。
  • 只要掌握好几个秘诀,鼓励尝试、慎选媒体、勿比较、乐观其成等,就可以让孩子轻松养成好习惯。
  • 为自己的宝贝选择最好的托儿所,为人父母总是伤透了脑筋。就算经过货比三家,也很难确定自己选择的托儿所合不合适?
  • 把握好教育时机,能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社交能力和培养其他的一些良好习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