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今日】齐白石逝世五十四周年

人气 113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9月16日讯】(大纪元岳青综合报导)2011年9月16日是中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齐白石逝世54周年。

齐白石是湖南省湘潭人,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三岁。他出身贫寒,做过农活,二十七岁之前是位雕花木工,六十岁之前还默默无闻,七八十岁以后才渐入佳境,达到巅峰,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书画之巨匠。

他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画印书诗 人称四绝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绘画从师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同时在写意花鸟画上承徐渭、朱耷、扬州八怪以及吴昌硕,造形简练质朴,神态活泼,色彩鲜明强烈,笔酣墨饱,力健有锋,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

他的绘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他的篆刻,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

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其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展示印制行世。

1956张大千曾去巴西拜访西班牙画师毕加索,当时被称为东西方艺术家的最高峰会,毕加索搬出一捆画来,张大千一幅一幅仔细欣赏,发现没有一幅是毕加索自已的真品,全是临摹齐白石的画。看完后,毕加索对他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家神奇呀!齐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 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他还对张大千说,“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的艺术,你们中国的艺术……”“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



中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齐白石(网络图片)

画虾形神兼备 似与不似之间

齐白石80岁之后,画虾技术颇为精湛, 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齐白石用淡墨掷绘成躯体,侵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笔墨凝练,老笔纵横,将水墨工夫发挥到了极致。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细笔写须、爪、大鳌,落墨成金,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超的书法功力。 齐白石画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他曾说:“我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

齐白石家乡多水塘草虾,小时他就喜欢钓虾,青年时开始画虾,约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虾,到63岁,已能画得很似,但自觉不够“活”,便用大碗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观看,还不时用笔杆触动,让他们跳动以观姿态变化。

齐白石66岁时,画的虾身已有透明感,好像能蠕动了。大约70岁后,齐白石画虾才进入化境,更显示生命活力。虾的向背、阴阳、轻重、厚薄、软硬等,都在简略的笔墨中充分传达出来,而且看上去总像在水中。

齐白石自己说:“我画的虾和平常看见的虾不一样,我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所以是活的。”

白石题画虾说:“塘里无鱼虾自奇,也从叶底戏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声名到老低。”这里说的“懒求形似”,并非放弃形似,而是超越对表面形似的仿真,是形神兼备。齐白石最出名的那句带有中庸思想意味的警句是“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蛙声十里出山泉》鉴赏和评价

据说这是老舍出题,有好多画家参与,最后公认齐白石的最好。为什么呢?他的青蛙,只画几只蝌蚪逆水而游动,旁边是山石。

欣赏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都离不开鉴赏者的生活经验,人们依据作品所寄托的意象,也就是画面的形象,唤起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从中就会感受到一种艺术美,将画面还原成生活现实。

具体来说,由画面上那几只蝌蚪,联想到青蛙,他们不停鸣叫,这就是“听取蛙声一片”。所以说,没有青蛙就没有蝌蚪,换句话说,有蝌蚪必定有青蛙。 再看画面上的蝌蚪,它们逆水而游,并非顺水而下,这意味着,这里是它们的故乡,这里有它们的爸爸妈妈,它们不能离开这里。那它们的父母又在何处呢?也许,它们正躲在旁边的大石底下,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的子女在嬉戏呢。

齐白石作品集

齐白石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等。2011年5月22日,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拍出4.2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齐白石书画作品拍卖前10位



(大纪元)

研习治学修身 传统道德

齐白石十分注重人格、道德以及修养,这是他能在历史上立足的根本。他重德修性,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美德。齐白石早年从画家胡沁园及名士王湘绮研习如何治学、修身,中国传统的道德及人格。

艺术大师齐白石也是一位爱国者,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了。他体验到了亡国奴的痛苦与耻辱,他愤然辞去了北平艺术学院和私立美专的教授职务,闭门谢客,贴出告示,不见客,不赴宴,不照相,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的抗议。他还在家门上贴上“齐白石已死”的招示来抵抗当时敌伪的索画。

闭门谢客 自喻为虾

据悉,在1937年,日本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鸟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茎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

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齐白石把一腔的忧郁,国家沦亡的愤恨,丧偶的苦痛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对友人的思念,一一倾注在诗书画印之中。

当他得知日本侵略军已经日暮途穷时,心中十分兴奋,开始以老鼠螃蟹为题材做画,藉以讽刺日本侵略者和汉奸。

在给汉奸的一幅蟹画上题上诗句“看你横行到几时”,“不倒翁”一作上又题诗“乌纱白扇依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这都体现了齐氏崇高的民族气节。

日本宣布投降后,白石老人和亲朋好友举杯相庆,乘兴写了一首诗:柴门常闭院生苔,多谢诸君慰此怀。高士虑危缘学佛,将官识字未为非。受降旗上日无色,贺劳樽前鼓似雷。莫道长年亦多难,太平看到眼中来。

修为大师 “人品即画品”

“风格即人”、“人品即画品”,白石老人单纯而不简单、真率而不粗俗、热情而不痴狂、鲜明而不华艳、诙谐而不滑稽。 正因他人做得正,才能画出充满正的力量的佳作,流芳百世,在中国绘画史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齐白石不但是艺术上的大师,同样也是修为上的大师。

齐白石在修为上最突出的要属平生坚守的养生“七戒”。所谓“七戒”是指:

1、戒酒:酒宴席间,当同座人举杯劝饮时,他每每都是以“谢谢,不会用酒”的话婉言谢绝。

2、戒烟:齐先生从不吸烟,亦不备烟。友人光临,乃奉茶相待。

3、戒狂喜:齐先生无论遇到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即使他的书画作品选入了国际画展,都镇静若常,他也不动声色,心静如水。

4、戒悲愤:他从不因个人得失哀叹、气恼。

5、戒空思:齐先生必须动脑构思画境时,他集聚神情边画边思。除此,他毫不空思,尤其是夜晚。

6、戒惰:齐先生还很注重生活自理,能自己办到的事则决不求助。

7、戒空度:齐先生总爱说这样一句话:“一日不学,苦混一天!”因此,他每日学习不辍,总是有些收获的。

对门徒百加爱护

齐白石对自已门徒却百加爱护。1933年,刚从杭州西湖艺术院毕业的李寄僧经潘天寿介绍,在北京齐白石门下深造。一次,齐白石对李寄僧说:“你的作品中有些地方用笔太小,必须改用大笔”。他继而又问“你有大笔吗”?看到李寄僧摇头,他马上 说:“我送你一支”。说罢,齐白石带着李寄僧走到一个堆积间,里面还放着一口“寿材”。大师用凳子作垫,一脚跨到了“寿材”顶上,把靠墙木架上的几个纸包拿下来,然后选取一捆长的说:“这都是长笔,你自已挑吧”。李寄僧高兴极了,当即取了二支,是特大羊毫笔。那时,李寄僧虽在北平艺专任教,但由于课时不 多,收入很少,如今大师送他这样贵重的好笔,可谓雪中送炭,这虽不是什么大事,却让李寄僧终身难忘。

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人们越发称赞,当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

1955年,齐白石被授予德国艺术科学院通迅院士,同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金奖”。齐白石在获得国际和平奖时曾说:“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中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此花费了我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

齐白石之所以获奖,正如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评委会指出的那样:“他毕生颂扬美丽和平的境界,以及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善良愿望,在全世界得到了共鸣。”

齐门中一大不幸与悲哀

齐白石墓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南魏公村小区1号楼前,西侧为其继室胡宝珠之墓,两墓并立。文革发生后,齐白石因遭到江青的点名咒骂,齐白石墓和胡宝珠墓的墓碑被红卫兵捣毁(齐白石生前所篆“湘潭齐白石之墓”),墓室因深埋且坚固才得以幸免于难。1982年重修,碑文“湘潭齐白石墓”为其弟子李苦禅重书。

齐白石本人因去世较早,躲过了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对艺术文人的迫害,可谓幸运之极。然而不幸的是他的亲孙女齐秉淑,女画家,齐派艺术的继承者,60多岁了,以前全身是病,修炼法轮功之后病奇迹般的都好了。仅仅因为她坚持自己的信仰,坚信“真、善、忍”,2001年在北京被关进精神病院进行迫害,一年后又送到北京新安劳教所三大队继续迫害,在监狱里被逼骗作画,然后队长把画搜走据为己有。这也是齐门中的一大不幸与悲哀。

齐白石先生年

齐白石于1864年元旦(同治三年十一月廿二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今湖南省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农民家庭,原名齐纯芝。自幼体弱多病。由于家族以务农为生,祖父齐万秉认为农耕不能赚钱,于齐白石2岁时起教授写字。于6岁时在公公所开设之蒙馆学习,半年后辍学,辍学后,协助家中务农。14岁起作木匠,学习雕花木工。后来兼习绘画,并拜萧芗陔为师。25岁时起拜名士胡沁园、陈少蕃等习诗文书画。由胡沁园替之取名为璜,号濒生,因家中靠近白石铺,故取别号白石山人。学习诗、书、画、篆刻。并开始兼以卖画为生,不再以雕花木工赚钱。

37岁时,齐白石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40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

 

相关新闻
齐白石艺术创作纪念展 台中展出
齐白石的传奇人生专题讲座
拍卖排行榜 齐白石画作 全球第三高
齐白石《花卉四屏》拍出5712万高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