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俗手札】一颗温润的心

文/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我是个法轮大法修炼者,七十出头了,有天洗澡时没站稳,赶紧扭身扶住沐浴椅,并没摔倒,只感觉筋骨不太对。两三天之后,肌肉拉伤与过度扭动的后遗症出现,只要有所动作即牵扯全身疼痛。虽然如此,我认为在家静心调养,总有康复的一天。

基于“先他后我”的原则,第一个礼拜自己一人独自熬过;第二周有了大妹来帮忙;第三个星期开始,大儿子利用周休二日来探望,同时带来两颗止痛药要我吞服,我认为止痛药只是一时镇痛,并非绝对必要。于是双方各持己,见不欢而散。

此番亲子互动触及了心灵,让我有感而发。“母亲”不是名词,不是口号,那代表着“十月怀胎”的茹苦含辛、从稚嫩拉拔到自立的无怨无悔;“妈妈”不是既有资料,不是生硬数据,她是个活动的生命体,是个随时随地在变化的心灵。不能把她电脑化,不能把她存档归类了事!

其实老年人,要的不是丰衣足食、物资丰厚的享受,她需求的是儿女承欢膝下的那份天伦体贴之乐;她追索的是含饴弄孙的那种满足与恬适。可是这个以“快速”取胜的科技、以数据存档为结论的电脑时代,人们已失去了那颗天赋的善性,已丢失了那颗温润、柔软的心!不再具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民胞物与的恻隐之心,往往只想透过一两个动作,像在电脑上归类存档一般,虚应故事,表示我尽了一份人子的责任就大功告成!

那孩子两兄弟踏入社会前,尚保有先天少许的本质真性,只是随着江河日下的道德倾颓而推波助澜、而添色加彩,更在现代无所不在的科技领域里,成为电脑化的千千万万个工具之一而不自知,成了生硬冷血无佛性、无理性的生灵。我不怪他们,不这样他们很难生存;不如此他们就不容易养家糊口!以现今的世道标准衡量,他们并没错。

回头想想,那孩子小时候,我们全家所拥有的“懒骨头”况味,已经很久没有仔细咀嚼啦!那是一种外面罩上印花塑胶皮套的大垫子,里面装满保利龙细球。它可以当椅子,任人坐卧躺靠,既不会有沙发的生硬,也不会有小板凳的局促;不管你从何角度、以啥方式使用,都能得到完完全全的满意与放松、纾解。

它可以是孩子们的玩具。在客厅里,几个孩子从远处跑来,将整个身子丢进去,那笑声霎时激扬起一屋子的欢乐。尤其冬天,抱张毯子,整个人陷坐在里头,不论看书、写作或冥想,既暖和又舒服,简直不想起身。那“懒骨头”没有硬挺的刺角,你可以感受到它对全身心无所不有的柔软包容;那无处不在的滑溜细致球粒,填补你无所倚靠的任何角落,给予你精心呵护的温暖。

孩子把他老爸常挂在嘴上的那句“金旮旯银旮旯,还不如我那灰旮旯”话儿,改成“金骨头银骨头,还不如我那懒骨头”,可见它与我们一家大小的生活密不可分!

曾几何时,彼此间那份包容不再柔软,那份关心不再烫贴,那份人伦成了负担,那份嘘寒问暖,成了讲究“快速”的绊脚石?

这社会病了,病在不知不觉中,而且步入“病入膏肓”而不自知!人人为挣钱拼红了眼,个个为私利使尽了招数。于是我开始祈求,祈求慈悲的上苍,让人类能找回一颗时时浸润在关爱、体贴、包容、理解的温柔的心,充满韧性与喜悦、密布感激和微笑,去接受无时不在的外力冲击,以及随时随地出现的无情挤压,而都能回应一份愉快、欣喜、朗然与自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样物品只有在需要时才有价值!多余的、无用的东西,即使它原本价值连城,最终也将发挥不了作用,一文不值。
  • 从来自我的肯定,都靠通过“失去”的考验,失去自我认知的毛病与缺点,失去被人指责的恶习与观念,失去不当的习惯与作风…
  • 一颗本性宁静柔韧的心,是不易受伤的,它能轻盈的穿流在人间、世事里,且锋刃依旧,可这把崭新的刀刃,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正等着一个会持刀的人…
  • 何妨随其自然,听天由命,该来的会来,该有的会有;是你的不丢,不是你的,争也争不来。狂狷潇洒、淋漓尽致地活出个人特色来。
  • 人往往都是只羡慕别人的好,不见别人的劳——迷于事物的表象而忽略其背后的付出与努力。
  • 当人们在仰望长空之余,会不由自主的回忆起过去的欢乐,延伸对往后的期盼,因而掀起探索生命来源的欲望,从而放大你的思绪范畴、扩充你的心胸容量、驰骋你的想像空间…
  • 龙飞凤舞的书法、毛笔;幽深绵缈的水墨、意境;收放自如的筷子、折扇;温文儒雅的长袍、马褂;魅力十足的轿子、龙舟;清淡爽口的皮蛋、豆腐。对!这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味!
  • 幸福就是一段追求目标的过程,它躲藏在一个需要你去挖掘的角落。而那个角落就在你的心里。
  • 不论是智慧的高低、财富的多寡,我们必须以“君子人”自我期许,不能依恃聪明、财富来坐享其成,这样才是正确的人生理念…
  • 人的生活层面不只限于物质面,还有精神面,如何去平衡?如何去充实精神生活?值得我们深思、发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