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36计(六十九)

王维洛博士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地震成因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对水库诱发地震成因,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利用深井作注水实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研究课题。但从七十年代起,西方国家放弃水库高坝这个经济发展模式,致使此类研究也大为减少。

科学家认为水库诱发地震成因主要是:水库蓄水,压力增加,岩石中裂隙、断层更加发育;库水渗透岩石的范围更大更深;库水渗入裂隙起了润滑作用,引起断层滑动,从而产生地震。由于水库诱发地震多是浅源地震,所以震中烈度高于同等强度的天然地震。

那么三峡地区有记载的史上最大地震的情况又是如何?在三峡坝址不远,与三峡库区同属一个地质构造的来凤县,县志中较详细地记载地震和崩塌的灾难为:西元一八五六年,“清咸丰六年初八辰时地震,屋瓦皆动,环近数百里同时震。来凤县与黔江交界之大路坝,山崩十余里,压埋三百余家;自悔家湾板桥溪至蛇盘溪,三十里皆化为湖。地震时,有大山陷入地下,又忽然跃出而下坠者;有平地忽然涌出小阜者;有连山推出数里外者,山上房屋人畜俱无恙者;有田已淹没而田内秧禾反在山上者。山麓故有河,为山石壅塞,水逆流,淹没廿余里,潴为池,广约六、七里,深不可测。”如果三峡库区发生强度超过咸丰大路坝的地震,那么三峡地区居民的人员财产损失,将是十分惨重。

地震频繁

三峡水库从二○○三年六月一日正式蓄水至海拔一百三十五米,水库开始运行,接着又超计划将水位上升至海拔一百三十九米。之后水库水位在海拔一百三十五米至一百三十九米间运动。

自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就发生了几千次的有感地震。人们从中初步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三峡水库蓄水位越高,地震越频繁;三峡水库水位变化越快,地震也越频繁。

二○○六年九月二十日二十二时起,三峡水库又将水库蓄水位从海拔一百三十五米升高到一百五十六米,一共提高二十一米。按照最初的计划,这个过程应该在二十一天中完成,但却一共持续了三十七天,直至十月二十七日九时五十分,才完成预定目标,比原计划延长了十六天。

虽然小心翼翼地每天只提高○点五七米,比原计划每天提高一米少了许多,但在此期间,三峡库区还是发生能定位的地震一百四十五次,其中最大地震规模二点五,地震活动较之前强。目前三峡水库距离正常蓄水位还有十九米,距离最高蓄水位还有二十四余米.为了保证三峡水库在汛期的防洪要求、和汛期之后通航和发电要求,三峡水库必须在汛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将水位从海拔一百四十五米迅速抬升到一百七十五米,否则三峡工程的通航和发电目标,将无法实现。然而随着水位的继续升高、和水位变化幅度的增大,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地震频率将继续增加,而诱发地震稳定下来的时间将拖得很长。

地震烈度

隔岸观火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九计,出自唐干康《投谒齐己》。隔岸观火作为计谋的意思是:冷静地观察敌方内部争斗,让其自损军力,最后我方可以达到不攻而破的目的。

三峡工程决策者所考虑的只有一个,就是三峡大坝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中是安全的。三峡工程决策者不曾考虑的是,三峡工程诱发地震时,三峡地区的人民是否安全?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否被破坏?三峡地区的房子是否会倒塌?三峡地区的道路是否会塌陷?三峡地区的坡岸是否会塌滑?水库诱发地震,震源浅,即使地震强度不高,震中的地震烈度也会很高。

比如湖北省丹江口水库,一九七三年发生规模四点七水库诱发地震,震中烈度就高达七度,损坏房屋一千九百余间,地面裂缝,库区内产生滑坡。二○○五年九月二十七日,长江三峡邻区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附近,发生里氏规模四点七地震。据报导,此次地震造成二千二百一十八户,七千七百六十三人受伤,损坏房屋一千二百六十六间,紧急转移人员三万两千人。随州地震震级不高,震中地震烈度为七度。有人认为随州地震和水库蓄水有关,虽尚未得到中国地震部门的证实,但也未予以否认。

规模四点七的水库诱发地震,能造成震中地震烈度为七度的破坏。难道三峡地区发生水库诱发规模六点五地震,震中的地震烈度还是维持在七度不成?那时的地震烈度,恐怕是八度、甚至九度。这将是一幅怎样的悲惨景象?有多少房屋要倒塌?又有多少居民要伤亡?这一点,三峡工程决策者考虑了吗?

参加三峡工程论证、但拒绝在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上签字的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学煜先生指出,在三峡库区将发生多种灾害的综合后果。三峡建坝蓄水后,因水的浸泡软化作用和浮力作用,令库区两岸的坡岸稳定性减弱,促使老滑坡复活,形成新滑坡。从地质构造等条件来看,库区存在着诱发性地震的可能性。

一旦发生地震,道路塌陷,坡岸失稳,滑坡、崩塌的岩土进入水库,形成涌浪。同时上游和库区又降暴雨,形成大洪水,在地面又无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更容易触发滑坡、崩塌。这种综合灾难,三峡工程决策者考虑了吗?隔岸观火,山崩地裂,与我何干?这就是三峡工程决策者所采取的谋略。

博大出版社授权(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九八四年,李鹏担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三峡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组长,把实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人“高峡出平湖”的梦想,作为历史赋予的重任。
  •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三峡工程做了三个不同蓄水方案比较,海拔二百米、海拔一百九十五米和海拔一百九十米。比较的结果是:一百九十五米方案的防洪和发电效益都不能满足要求,而经济效益也不如二百米方案。一百九十米方案则比一百九十五米方案还要差。
  • “三峡水库在坝址处的蓄水位多高,三峡水库库尾处的水位也多高”这个理论,完全是“无中生有”,既没有先人的经验证明,也没有现代科学理论的支持。
  • 三峡水库长六百余公里,水力坡降平均值不可能为零,所以,三峡水库库尾处重庆的水位,就必然要比三峡大坝处的水位高,两处的水位绝不可能是像李鹏所说的那样是一般高低。
  • 而二○○三年六月以来,三峡水库蓄水的实践,恰恰证明:高峡出平湖,根本是无中生有。
  • 为了支援三峡工程统一领导建设,李鹏在三峡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建立三峡省,为此,必须先行组建一个筹备组。
  • 一九八八年,全国政协再次组织三峡考察团,这次参加的全国政协委员有一百二十八人,团长是政协副主席周培源。
  • 按照西方决策理论,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是工程技术问题,而三峡工程决策是政治决策;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政治家的决策做工程技术准备,而政治家则是出自政治考虑,权衡各方面利弊,做出最后的决策。
  • 这段时间里,陆钦侃在许多书刊上发表文章,陈述不赞同三峡工程的理由。他和其他政协委员一起,揭露了一九七五年河南板桥、石漫滩水库和其他五十余座水库溃坝,造成二十三万人死亡的事实。
  • “欲擒故纵”,为兵法三十六计之第十六计。原文为:“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