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僧介绍:憨山大师

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1243
【字号】    
   标签: tags: , , ,

威威堂堂,澄澄湛湛;不设城府,全无涯岸。
气盖乾坤,目撑云汉;流落今事门头,不出威音那畔。
无论为俗为僧,肩头不离扁担;若非佛祖奴郎,定是觉场小贩。
不入大冶红炉,谁知他是铁汉。只待弥勒下生,方了这桩公案。

这是明朝末季,中兴佛门四大师之一的憨山祖师,临入化前自题的《曹溪影堂法像赞》。从赞文中,我们强烈感受到憨山大师那股“一肩承担如来家业”的豪情壮志!

憨山大师,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纪元一五四六年),圆寂于明熹宗天启三年(纪元一六二三年),世寿七十八岁,僧腊五十九年。俗姓蔡,安徽全椒人;父名蔡彦高,母姓洪氏。洪氏平素虔奉观音大士,先于梦中见大士携一童子入门,洪氏“接而抱之,遂有娠”,尔后产下的男婴,即未来肉身成道的憨山大师。

师(本文专指憨山大师,以下同此)周岁时患风疾,几濒于死;母祷于观音大士,愿许子出家,以求病愈,并易师乳名为“和尚”。嘉靖卅一年(纪元一五五二年),师七岁,时因叔父遽逝与婶母举遗腹子二事,萌生“死去生来之疑”,思而不解,无法释怀。十二岁时,师“读书通文义,乡族皆重爱之,居常不乐俗”,因听闻金陵报恩寺西林大和尚颇富盛德之名,私心向往从学。师乃申己志于双亲,父亲初不以为然,幸赖母亲的“养子从其志,但听其成就耳”之开明见解,师乃得遂其志。

师自十二岁至十九岁(嘉靖卅六至四十三年,纪元一五五七至一五六四年),八年中,在报恩寺,接受太师翁西林和尚的特意栽培、与云谷大师的婆心点化,加上自身的精勤努力,对于儒佛两家的重要典籍及古文词诗赋,均通晓娴熟。师十九岁那年,朋友中有劝师往赴官府考试者,事为云谷大师获悉,乃为师“开示出世参禅、悟明心地之妙。历数《传灯》诸祖及《高僧传》,并命师取看;以此因缘,师心大悦,决志出家、做大丈夫事,即请西林大和尚为彼披剃,自此“尽焚弃所习,专意参究一事”。这年冬季,无极大师来寺中讲《华严玄谈》,师得从受具足戒,并侍座听讲。当宜讲至 “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师恍然了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并因此自命其字号为“澄印”。

师出家后,隔年初春,报恩寺太师翁西林老和尚去世。圆寂前半个多月,老和尚曾召集诸弟子,当众抚师背曰:“此子我望其成人,今不能矣!他虽年幼,有老成之见。我死后,寺内大小事,皆由绝取决之,勿以其年小而易之也”。

师在日后,果不负老和尚的付托,大力承担护寺安僧的重任!就在西林老和尚入灭后一年,嘉靖四十五年(纪元一五六六年),师二十一岁,该年一月十八日午后的一场大雷雨,将报恩寺一百四十余间殿屋,化为灰烬。官府闻奏报后,将寺内十八位与消防有关的僧人,以失职之罪系狱;其他寺僧因恐受株连,乃纷纷逃避。师在寺内,无一人可商计的情况下,“挺身力救,亲自负盐菜,送狱中以供之”,而寺址与狱所相距二十里,师竟能如此“往来不倦者,三月!”也由于师的热心奔走调护,“诸在狱者,竟免死!”众人因此益发感佩西林老和尚的知人之明!

师少时即有远游之志,二十一岁那年冬天,师于天界寺听无极大师讲《法华经》,并从而结识来日一齐游方的法侣――当时在天界寺负责打扫厕所、实事求是的妙峰禅师。六年后,师二十七岁,在京城巧遇妙峰,得偿结伴同游之愿!师晚年曾云:“余生平抱烟霞之癖,早年行脚,三十住五台冰雪中者八年,及居东海十二载。知命之年,乃被业风吹堕瘴乡将二十年…”。

师初住五台,颇以山风怒号、涧水冲激,奔腾如雷为扰,后依妙峰师语――“境自心生,非从外来。闻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而不缀修行,果臻得万响俱寂、不复为音声所扰的境界。不久,师更有向上一着之悟入,于自序年谱中载道:“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即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从此,身心内外湛然,不复有音声色相之执碍!

神宗万历九年(纪元一五八一年),师应慈圣皇太后(神宗生母)之请,与妙峰、大方二师,于五台山,启建“祈皇嗣(为圣皇太后求子)大法会”。这次法会圆满后一年,果然有皇太子出生。虔信佛教的慈圣皇太后,自是喜不胜言;师亦因此声名大噪。师为避盛名,乃于万历十一年(纪元一五八三年),师卅八岁,因“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乃蹈迹东海之上,改名号为“憨山”。

师隐居东海劳山一年多后,慈圣皇太后为嘉慰师当年祈嗣之劳,特派专使亲访,力请师入京受赏,师固恳谢不就。后慈圣皇太后,复遣前使,送三千金予师。师仍婉辞以拒,并与使者相商,将该笔钜款,转作赈济山东饥民之用。师慈悲利他的善行,不仅令当地父老铭感五内,也使慈圣皇太后,赞叹不已!

自师驻劳山,当地人始闻三宝佛法之名;师居东海十二年,曾数度为请藏经入京。平日则孳孳于弘法利生的道务。万历二十一年(纪元一五九三年),师四十八岁,是年“ 山东大饥,死者载道”,师尽散山中储粮,救助灾民,更乘舟远赴辽东籴豆数百担,以济饥民。众人因而得免沦为饿殍!

神宗万历二十三年(纪元一五九五年),师五十岁,因受大内宦官内斗拖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发配到广东雷州充军。直到恢复自由之身,已是十六年后、万历卅九年( 纪元一六一一年)的事。当时师年六十六岁。师虽蒙冤远谪,却始终甘之如饴,未尝有一丝怨懑,日常生活不离著述、说法,更曾发动大众,合力掩埋因饥荒疫疠横死者的骨骸,并亲自主持超荐普济道场。万历二十八年(纪元一六00年),师五十五岁,为平息当地因福建运米船而引爆的冲突,特破关、往谒唆使暴动的税吏。师导之以理,动之以情,危机遂得以化解!然而,最重要的化迹是,师以地缘之便,得谒六祖曹溪祖庭,并从而中兴之。熹宗天启三年(泛元一六二三年),师以七十八高龄,示寂于曹溪禅堂。遗言曰:“大众当念生死大事、无常迅速!”时百鸟悲鸣、四众哀恸不已!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综观师的一生,无论顺逆穷达,皆不失僧格,不忘护国护教、利济群生的本务,诚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者也!最后,谨恭录师二十七岁时所撰的《钵铭》,借钵咏志,以见其甘凌霜雪之劲节。铭曰:

“尔委我以形,我托尔以心。然一身固因之而足,万物实以之而轻。方将曳长风之袖,披白云之襟:其举也若鸿鹄之翼,其逸也若潜龙之鳞。逍遥宇宙,去住山林。又奚炫夫朱紫之丽,唯取尚乎霜雪之所不能侵!”

诚为“僧中鳞凤,人间铁汉”也!

(文据《高僧行谊》)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婚姻上,李世民的幸福要比父亲李渊来的更为轻巧。父亲李渊要通过“雀屏中选”,一展身手,才打动母亲的芳心,成为窦家的乘龙快婿;而李世民早在幼年之时,就因奇母窦夫人而被人慧眼识得,并与李渊做了儿女婚姻之约。
  • 杨广以矫饰骗过了父母群臣,却难欺上天。杨广被立为太子的当夜,上天便降灾示警:狂风凛冽,暴雪纷飞,山崩地震,房倒屋塌,被压死者百余之众。
  • 裴寂想出了个老辣的主意,这个主意可是一个使李渊如果不起兵就无路可走了的绝妙之计。裴寂把李渊请到晋阳行宫,与李渊推杯换盏,直把李渊喝得酩酊大醉,然后
  • 冀元亨在狱中时,对待其他的囚犯就像兄弟般友爱,让很多囚犯都感动到落泪。
  • 岳飞的一生对国家和民族尽忠报效,这一精神品质也体现在他对恩师的至敬,对母亲的至孝,对子女的至严等方面。
  • 每次出征,他都奋勇作为前锋。在唐太宗还没抵御窦建德于武牢时,秦叔宝就率数十骑兵先攻陷其阵营。
  • 李渊刚刚躺在床上,忽然账外传来悲痛的哭声。这哭声之悲,使风云随之呜咽;这哭声之痛,令天地为之动容。李渊的心猛然一惊,这不是世民的哭声吗?
  • 李靖路过华山的一座庙宇,便入庙向神明历诉穷苦,并请神明告知自己将来的官位所至。李靖在神像前伫立良久才转身离去。李靖刚走出庙门一百多步,就听后面有人高声喊道...
  • 中国从来不缺少伟大的女性,但是常常,她们隐在男人的背后,没有自己独立天地的色彩。然而,一个女人却在3000多年后破土而出,以无价的历史瑰宝向人掀开了一角曾经辉煌而被忘却的历史。她的名字叫“妇好”...
  • 正统七年冬天,王翱到辽东负责军务。他发现当地长久以来军令废弛,以至于敌军来临时,将士们都不戮力杀敌。于是,王翱想了一个计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