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茹:六尺巷的传说

张茹

人气 3459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1月31日讯】“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一首至今广为流传,弘扬仁义,宣导谦让,主张宽容处世,大度待人的通俗诗作。也是在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争端与矛盾之时,要谦恭礼让,宽厚待人。只要各退一步,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这首脍炙人口的“让墙诗”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纸纸索书只说墙,让渠径寸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墙成不见王。”此诗流传下来的故事较少。

前者其相应故事有多个版本,有地方具志记载下来的,也有民间流传下来的。不管哪种版本,但都大同小异。不管出自于谁,我们只选择其中几个为例:

传说一:桐城县志有记载:清代康熙年间宰相,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吴氏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势必影响了张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张家仆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便寄书京城,告诉张英之此事。张英阅罢,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中得到张英寄回的信,家人细读回书后,豁然开朗,遂退让三尺。吴家见状,觉得当朝权臣如此宽宏大量。权重却不恃权、位高却能谦和礼让,深受感动,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于是张、吴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巷道南侧原为清朝名臣张英的私宅,北边原为吴氏私宅。据说,就这么一条普通的百米巷道,每日慕名前往参观的络驿不绝。

张英身为一朝宰辅,却不恃权压邻,待人宽厚。同时还教育家人谦让求和,其言其行彰显了儒家修身、齐家、仁者爱人的博大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里仁为美、礼让睦邻”的美德。张英不但以身作则、谦逊礼让,还教育家人及其他身边人员,激励后人大度做人、秉礼处世。家学渊源,善益子孙,据《桐城县志》载,张英次子张廷玉为康熙朝进士,居官五十多年,历康、雍、干三朝,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军机大臣,乾隆朝晋三等伯、加太保。张廷玉长子和次子亦官至内阁学士,四子官拜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张家一门数代高官厚禄,应说是得益于清廉的家风,得益于“六尺巷”。

传说二:清朝康熙年间的大易学家、理学家胡煦在京为官时,收到家信,老家与邻居为房屋地界发生纠纷,以至中间巷道狭窄几乎不能走人。胡煦当即写下“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托人带回家中。于是胡家在原来的基础上朝里让了三尺,邻居非常感动,也朝里让了三尺,过道多了六尺,为此陡然开阔,行人不再感到狭窄,于是时人称此巷为“仁义巷”。此故事在光山县几乎家喻户晓,已被载入《光山县志》。胡煦大度待人,宽厚允和,得理却饶人,宽恕了有过错的邻里,要求家人主动退让,那种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纯厚中允的博大精神,体现了一代儒臣的风范。

传说三:在合肥三孝口西南侧,曾有一巷,名“龚万巷”,又名“龚弯巷”。说起该巷由来,在民间流传有一颇具趣味的传说。

当年这里曾居住着两户相邻的人家。一家姓龚,家主为朝廷重臣,人称“龚大司马”;另一家姓万,家主为地方权贵,人称“万大老爷”。此两户人家,虽相邻多年,但并不来往。好歹是左邻右舍,各走各的门,各用各的灶,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无事。

孰知这年,龚、万两家同时大兴土木,翻建房屋,大有以亮宇而显荣贵之意。其实这本是各家自己的事,但问题是,此两户人家在翻建房屋时,均欲将各自山墙向外延伸,以扩大房基,结果引发了争吵。你不允我不依,一时间吵得天昏地暗,直吵到县衙老爷那里。

龚、万两家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县衙老爷乃七品芝麻小官,岂敢轻易判决,以致官司迟迟没有结果。龚家因家主官大,见此小小的官司竟迟迟无果,不免气愤难忍,无奈何,只好派管家人持书星夜赶往京城,禀报龚大司马,希求龚大司马出面干预,以振族威,出掉这口怨气。再说远在京城的龚大司马,接到家书后,见诉,起初确也很气恼,好在其妇人乃一知书明理之人,闻情后淡淡一笑而劝道:“相邻相争,只为一墙,何值如此。汝乃朝廷要臣,官居高位,对此区区小事,当大度才是,让人几尺何妨?”龚大人闻妻言之有理,顿时息怒,随即付书一封,交管家人带回。龚家人接到龚大人来书,拆开一看,见书仅诗一首。词曰:“千里来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龚家人见言,皆息怒默语,悄悄将与万家相邻的山墙拆除退后三尺。

龚家一反当初的举动,使万家很受震动,愧疚之余,也仿效龚家做法,主动将与龚家相邻的山墙退建三尺。这样一来,使得龚、万两家宅居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人们便把这条巷道称为“龚万巷”,也即后来改称的“龚弯巷”。龚大司马选择了以忍谋和、以让求睦。俗话讲“金厝边、银乡邻”,难得邻居,理应互帮互让,何必为蝇头小利争得面红耳赤、打得头破血流、弄个两败俱伤呢。让一点风平浪静,让人三尺,并不是怯懦,而是舍利取福。

传说四:明朝江西进贤北山人舒芬,当了翰林院修撰,后又被授谏议大夫。舒芬当了官后,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他对自己家里人要求很严,不许家人利用自己的牌子为非作歹,因此清名远播,官声极佳。有一次,他家的邻居盖房子,把墙脚下到属于他家的地基上。而他家也正准备将原来的房屋扩修一下,这样,两家自然要发生争执。于是,家人立即给舒芬写了一封信,要他出面干预。舒芬接到家书后,立即给家人寄去一首诗。诗云:纸纸家书只说墙,让渠径尺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城墙不见王。家里接到他的信,自然理解他的意思。他的父母都是明白人,弟妹们也都是读书人,看了他的诗,心静下来了,气顺过来了,于是,便主动上对方家门,答应让出地基。对方也主动地将自己下下去的墙脚挖起,向后退了好几尺。直到现在,舒芬的家乡北山镇,还保存着宽宽的让墙巷。舒芬能律己从严、大度宽厚,舍利求义、以德服天下,以德使“天下有道”。能将权力用于社稷,而不肥一家之私,确实难得可贵。

传说中还有明朝:郭朴版、林翰版;清朝:张廷玉(张英之子)版、郑板桥版、何绍基版和曾国藩版等等,众说不一。

虽然关于这首古诗有多种传说,但是不管哪种版本,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相同的:人与人相处,要多一分谦让,多一分宽容!《尚书.君陈》中有句话“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意思是:“有忍耐精神,所做之事才能成功;有忍让宽容的胸怀,德行才能广大。”宽容与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是对生命的洞见,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它不仅包括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智慧。一个人懂得谦让,才能成就美德,学会宽容才会成就一翻事业。心胸宽广、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当头的今天,提倡这种美德,更为必要。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

我们今天重温“六尺巷”的故事,就是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谦逊礼让,崇善好德。

相关新闻
武术名家﹕“练武要重德 待人要宽厚”
古风悠悠:宽厚长者,待人以善
古风悠悠:宽厚致祥的钱翁
宽厚 谦让
宽厚 谦让 人气 3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