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腊古国:父庙 宝剑塔

文 / 摄影 意文

人气 41

【大纪元2012年01月15日讯】宝剑塔(Preah Khan),另直译成“卜力坎寺”,“Preah Khan”有圣剑或血湖之意,是寺名的来源,也有阇耶跋摩二世传继承人圣剑、鞋、衣与黄金的传说,这里也是国王放置宝剑处,故名。

著名的微笑国王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建宝剑塔于公元1184年,1191年完工,是阇耶跋摩七世击退占婆(Champa)入侵,征服占婆人而建的寺庙,完工后,又将其献给父亲(Dharanindravarman II),所以宝剑寺又称为“父庙”。

阇耶跋摩七世重建吴哥城时曾在此居住,是高棉人最重视的寺庙之一,重要节日典礼都在此举行,曾拥有一千位教师以上的佛教大学,数千人供养和维护这座寺庙。无论在格局、功能及气氛上都与“母庙”塔普伦类似,规模又比塔普伦大。它具有学校、修道院的教育功能,甚至是皇族治病的地方。

乳海翻腾

入口前的护诚河,桥上两旁雕的栏杆就是乳海翻腾(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故事为背景打造,印度教的三大史诗之一的神话故事,可以在大吴哥的四个城门,小吴哥回廊的壁雕等地出现。


桥上两旁雕的栏杆就是乳海翻腾(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故事为背景打造。

与大吴哥城相同,左方是天神,右方是阿修罗,各54尊,各拉着一条相传住在洞里萨湖湖底的七头蛇神那伽(Naga)。很多头像已不知流落何方了。


相传住在洞里萨湖湖底的七头蛇神那伽(Naga)。


很多头像已不知流落何方了。

阿修罗有圆凸的眼睛,戴着有冠毛的头盔。天神则是杏眼圆睁,戴圆锥型的头饰。神魔合力,握着巨蛇翻腾乳海。


左方是天神,右方是阿修罗,各54尊,握着巨蛇翻腾乳海。

低头放下身段 油然而生敬畏心

格局方正的宝剑塔占地近5平方公里,是吴哥时代建造的面积最大的寺庙区。宝剑寺不是层层往上的寺庙山结构,而是像同心圆般一层一层向内围起来的。寺庙的最外围有城墙包围,然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塔楼,但只有东、西塔楼前设有引道。


外围有长800公尺、宽700公尺红土岩筑成的城墙环绕。

从塔楼进入后见到的每一层建筑都有特殊用途,最中央有一座浮屠石雕往四方放射,气势恢宏如皇宫,外围有长800公尺、宽700公尺红土岩筑成的城墙环绕。


城墙上每个一段距离就刻有迦楼罗(Garuḍa)像,上方原本有佛陀雕像的,但是因为后来的毁佛行动而被抹去了。

造于十六世纪的浮屠。

每隔50公尺就有一尊3公尺高的迦楼罗(Garuda),共有72尊。印度神话中,迦楼罗以半人半鸟或全鸟身的形态出现,是毗湿奴神的座骑。其实迦楼罗的上方原本有佛陀雕像的,但因后来的毁佛行动而被抹去了。


后面龙身栏杆是母,前面镇守狮是公。

寺庙主体呈十字型格局,四侧长廊延伸至主塔,每侧入口有十九道门,拱顶长廊的设计结构是由外侧往内侧越来越小,越往中心,门的宽度越宽,高度却越低,这是阇耶跋摩七世为表达对父亲的尊敬,运用建筑设计,使进入的人必须逐渐地放下身段低头,藉由此使来者心中油然而生敬畏之心,如此细节,不难看出阇耶跋摩七世的用心。


越往中心,门的宽度越宽,高度却越低,这是阇耶跋摩七世为表达对父亲的尊敬。

中央塔庙原本是恭奉阇耶跋摩七世父亲达朗宁德拉二世(Dharanindravarman II)的骨灰坛,并行供奉祭祀父亲神灵之用,也在毁佛行动中遭破坏。

由东、西任何一道门进入,向对门走去,会穿过层层迭绵的石门,一眼望不到尽头,仿佛永远都走不完。


穿过一层又一层的石门,仿佛永远都走不完。

穿过一道又一道的门,越往内走门就越低,导游叫大家不要撞到头,头万一撞坏是不赔,但是撞坏古迹要赔。

长廊两侧以粗大的四方石柱支撑,一扇扇石门上装饰着各种神的雕像,墙上装点着无数姿态曼妙的仙界跳舞女神Apsara。甬道内墙因饰以青铜而闪现出迷人的光彩,内里供奉着依国王面容设计的神像,香烟缭绕,颂经声昼夜不息。


宝剑寺内的檐、柱、梁、壁,皆雕有神像、花纹。


宝剑寺内的檐、柱、梁、壁,皆雕有神像、花纹。

曾住有10万名僧侣的古老建筑,如今只有剥落的石壁,空荡的藏经阁、祭祀的庙塔、屋院,可惜现时只剩一片颓垣败瓦,徒增失落感。


印度教祭司和佛教僧侣打坐方式不一样,他们是像交叉着腿,而非盘腿。

走出主道,到一旁的空地,眼前不是断垣残壁,就是被青苔布满的建筑遗迹,一幅废墟的画面。建筑与殿内浮雕都是精雕细琢之佳作,惟被人破坏得极为严重,绝大部分的佛像,都被人从颈截断窃走,只剩下佛身与佛手抱龙之无头惨状,实在是令人惋惜。


非常多的小洞,据说以前可是镶满了宝石。


只剩下脚趾部位的神像。


侍卫手持宝剑,可惜头不见了。

宝剑寺的藏经阁是地中海风格,两层圆柱的希腊罗马式多柱的二层楼建筑,而建筑内竟没有楼梯通往二楼,是否当初为木造楼梯无从得知。另一说法是古时只有骑在大象背上才能上二楼,是吴哥古迹中独一无二的独特之处,文化艺术上别具意义。


宝剑寺的藏经阁是地中海风格,两层圆柱的希腊罗马式多柱的二层楼建筑。

森林之庙

宝剑寺为十一世纪之古建筑,隐藏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神秘而古朴,又名“森林之庙”。宝剑寺和塔普伦寺一样,曾让丛林给吞没。不过,塔普伦寺仍维持原样,古迹维修专家对圣剑寺作了较多整治。

巨树在庙宇的各个空隙间盘根错节生长,苍劲的虬髯穿绕在梁柱、石缝、屋檐、门窗之间,,历经千年的风雨,古树和寺庙已经融为了一体,将寺内许多建筑变成了一堆堆的乱石,石壁也因年代久远,加上潮湿,长了一片片青苔。

古迹与树木的平衡

树木的生长一方面会挤压脆弱的建筑,形成威胁,另一方面,树木根茎又是维系吴哥窟多处断壁残垣的凭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吴哥窟专家坦尼希维利说:“我们必须拯救树木,其实是在拯救吴哥窟的建筑,它们就像撑住建筑物的双手。如果我们砍伐这些树,那将有如引爆炸弹。”


大树根也是破坏古迹的凶手之一。

“世界遗产基金会”希望能同时保存宝剑塔的建筑与其周遭的丛林氛围,基金会副主席史塔布说:“我们认为圣剑庙的树荫是一大特色,…… 我想你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树有生老病死,而古迹也同样在缓慢变化,但两者会形成平衡状态。”考古学家计划选择特定树木,修剪三分之一高度,期能降低可能的损害。@*


油桐树,中间挖洞然后燃烧取油。

相关新闻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笔下的吴哥王朝
真腊古国:真腊风土吴哥今与昔
真腊古国:高棉建筑艺术顶峰 吴哥(上)
真腊古国:高棉建筑艺术顶峰 吴哥(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