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上亏心不得好 秤平斗满是好人

--中国杆秤
嫣然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14
【字号】    
   标签: tags:

削木为杆,首粗而尾细,细点布焉,是为“秤星”。首端或悬钩,或系盘,以承重物,近端寸许,结绳为纽。另有定重之物,率为铁铸,以绳挂诸杆上,移动自若,其名曰“砣”。

数千年来,杆秤制作轻巧、使用方便,作为华夏的国粹,是中国古代民间常用的一种测量物体重量的器具,在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可谓历史最为悠久。而且,杆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深蕴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件富有寓意的文化道具。

依据杠杆原理制成,杆秤分秤杆和秤锤(砣)两部分。主体是细长的木杆,杆上有刻度(秤星),手提固定支点上的绳圈(秤纽),在前端秤钩吊挂需要秤的东西,另一边挂上秤锤,而后前后移动秤锤在秤杆上位置,直到秤杆获得平衡,秤锤所在位置也就是物品重量。

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杆秤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也极为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之一,活跃在中国大江南北,代代相传。人们不断赋予秤的文化内涵,一杆秤不仅是公平公正的象征,还引申为天地良心的标尺。正如唐朝吴兢撰《贞观政要.卷五.公平》中载:“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杆秤的秤锤古代称为“权”,《论语.尧曰》集解:“权,称也。”又《广雅.释器》云:“锤,谓之权。”宋朝朱熹集注道:“权,秤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者也。”古人称秤杆为“衡”,如《前汉.律历志》曰:“衡,平也。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礼记.经解》云︰“犹衡之于轻重也。”

《礼记.深衣》载:“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可见,古人予杆秤以公平、公正的象征。

16秤星寓苦心

古代的度量衡以一斤为十六两,故有“半斤八两”一说。于是秤杆上也有十六个刻度,以两为单位,每两用一颗星来表示,谓之“秤星”。秤星的颜色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隐喻做买卖要心地纯洁,不能黑心。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只是衡量物重,更是用来度量人心。

相传木杆秤是鲁班发明,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另一种传说是范蠡所制。他由一个鱼贩的难处得到启发,先用竹竿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然后他基于杠杆原理,再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后来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倘若短斤少两,少一两叫“损福”,少二两叫“伤禄”,少三两就要“折寿”了。

所以,无论做什么生意,贵在买卖公平、准斤足两、信誉当先,于是民间就有“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也体现了杆秤在民众中深厚的情感寓意。

秤杆上的第一颗星也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选准定盘星是做杆秤的关键,人们往往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宋朝朱熹《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一词中就有:“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中国杆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映了一种诚信。它不但可以秤物体,还可以秤天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