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臭氧层破洞缩小 20年来第二小

人气 8

【大纪元2012年10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王明编译报导)科学家们日前表示,由于全球温暖的气候,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洞达到了20年来第2小的规模。不过,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新的10年循环的开始,南极臭氧层再次缓慢恢复的早期迹象。

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最新报导,9月22日南极臭氧层开口扩张至今年的最大范围,达820万平方英里(2,120万平方公里),面积大约是北美洲的大小。迄今为止,2000年当时的臭氧层破洞是史上最大的记录,跨越的面积高达1,150万平方米英里(2,990万平方公里)。

臭氧若在地球表面是一种污染物质,但位于大气平流层,能反射紫外线辐射回到太空,避免人类过度曝露,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科学家们提到,这种具保护作用的臭氧层之所以产生开口,主要是由被称为氯氟烃(CFCs)的人造化合物被释放到大气中后,在高空分解出氯原子。自由的氯原子遇上臭氧分子后,会夺走臭氧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变成普通的氧分子,每一个氯原子可以把上万个臭氧分子变成普通氧分子。其结果是,高空中由臭氧分子组成的臭氧层被损耗,出现了臭氧层变薄,甚至臭氧产生空洞的现象。氯是20世纪初开始制造的人造化学物质,装在喷雾罐使用。几十年来,氯氟烃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凶手,并一直徘徊在平流层中。

科学家们认为,空气温度上升,会影响氯氟烃分解臭氧分子的速率。几年来,臭氧层破洞逐渐增大,与南极冬天酷寒及强烈的极地风有关。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研究人员说,九月和十月形成的臭氧层大洞,之所以较2000年小,主要是今年南极高空温度较高的缘故。

科罗拉多州NOAA的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巴特勒(Jim Butler)说:“今年恰巧南极上空空气有点温暖,也就是说,臭氧消耗程度没有像去年空气较冷那样多。”

南极臭氧层有破洞,最早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和90年代开口稳定增大。据报导,虽然2000年增大的速率趋于平缓,但是科学家发现其每年的大小变化颇巨。

过去25年,虽然法规限定消耗臭氧的氯氟烃(CFCs)的产量,不过,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另外10年的循环开始,南极臭氧层再次恢复的早期迹象。美国航太总署(NASA)大气化学家纽曼(Paul Newman)估计,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可能得等到2060年方能返回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规模。

(责任编辑:毕儒宗)

相关新闻
世界企业领袖吁八大工业国明订减碳中程目标
研究:恐龙是因温室效应冻死!
奥巴马欢迎新气候能源议案
【新纪元】圣婴现象与磁极逆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