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此心明

不一样的王阳明(二)

作者:刘翰青
font print 人气: 318
【字号】    
   标签: tags: ,

从云中来

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亥时,余姚王家的媳妇郑氏,在龙泉山北麓的小楼上生下一个男孩,他就是后来的一代大儒王阳明。对于这孩子的出生, 《明史》上写的太简略,只说“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
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亥时,余姚王家的媳妇郑氏,在龙泉山北麓的小楼上生下一个男孩,他就是后来的一代大儒王阳明。对于这孩子的出生, 《明史》上写的太简略,只说“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瑞云楼记》里则比较详细的记述了这件事:阳明的奶奶岑氏梦见一位身 穿红袍、佩戴宝玉的神仙,在漫天瑞雪笼罩和鼓乐鸣奏声中(看来王阳明待遇不低),从云间缓缓降临,抱了一个婴儿交给她。岑氏说:我已经有儿子了,我儿媳妇对我很孝敬,能不能让这孩子作我孙子,神仙很爽快的答应了,此时,一阵喧哗把岑太夫人从梦中惊醒,原来是怀孕十四个月的儿媳郑氏终于正式当妈了,那个小楼 后来被叫做“瑞云楼”。大概因为一坠地就带来了神异的梦兆,阳明先生一生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

天降麟儿,王家上下都很高兴,为了纪念这个神奇的梦,王天叙还给孙子取名王云。可是这个神仙送来的孩子一直不会说话,实在是个愁人的事儿。直到王云 5岁那年,有一天,他正在路边玩耍,一个路过的游方僧人走了过来,摸了摸他的脑袋感叹道:“好个孩儿,可惜(来历被)道破(了)。”王云 的祖父恰好在旁边,听到这句话恍然大悟,于是给孙子改名为“守仁”,说来也奇,改了名字胜过灵丹妙药,王守仁会说话了,而且一张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这类名句,家里人大惊,问他从哪学来的,他说听爷爷朗读过,就记下来了,众人无不叹服他记忆力之强。

此时,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正忙着准备“公务员考试”呢。自王纲那一代开始,王守仁的祖先几乎都有几分仙风道骨,王华稍有例外,与淡泊明志的先人们略有不同,王华有些看重世间的功名,这倒不是因为王华发生了什么基因突变,而是社会风气使然,就像王阳明悟道后所说的──“良知天然现成,却被闻见习气给遮蔽了”。

当年孔老夫子带着门人,不辞辛苦的到外国讲学,宁肯挨饿,也不降低道德标准,希望大伙按照仁义忠恕之道向圣贤靠拢,千百年间,还真的教导出不少贤德之士。然而到宋朝出了一个朱熹,这位老兄喜欢“品”古典名著(这种不良的风气一直延续到当代),他按自己的想法给《论语》、《孟子》等书加了不少评注,但是,因为“品”名著的人和原作者不在一个档次,结果这些经典被“品”的变了味,如同珍珠外表包裹了厚厚的烂泥,反倒让人更难看懂原著了, 就像后来颜李学派提出的“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这间接导致了元朝非著名作家--无名氏在《马陵道》里,公然“教唆”广大知识份子,要“学成文武 艺,货与帝王家”。但是,朱熹同学的论文在赵宋年间并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甚至还有一些同年级和低年级的校友们说他是“伪道学”。可是,到了大明洪武二年 (1369年),朱熹同学的文章成了范文,参加科考的人看儒家经典,得以朱熹“品”出的结论为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王华的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一等事

王华虽然没有完全继承祖先的风骨,但是王家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他身上充分得到了体现。成化十七年,王华中了状元,进了明帝国“皇家科学院”(翰林院),十岁的王守仁也随着搬到了北京。王状元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也能作状元,交了大笔学费,把王守仁送进了师资力量雄厚的北京某重点中学读书。但是,王守仁好像没有理解老爸的用意,放了学就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玩排兵布阵的战争游戏,还特别喜欢下象棋。王华对此很是恼火,于是父子间有了这样一段对 话:“咱家代代都是读书的,怎么出了你这么个孩子?”,“读书有啥用?”,“读书像你爸爸我这样中状元”,“爹中了状元,儿子孙子还是状元吗?”,“当然不是,你要中状元,还得自己读书”,王守仁一乐:“那没意思,这样的状元不稀罕。”王华一听,啥?不稀罕?小时候没给你喝“三鹿”啊,怎么脑残了?于是“父益怒扑责之”,无辜的象棋也被送进河里泡澡去了,王守仁因此以诸葛孔明自喻,作诗一首: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像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从此,王守仁读书更刻苦了些,但是他读书的目地却与父亲大人的希望不同。十二岁那年,王守仁曾经问过老师一个深刻的问题:“何为第一等事?”其实这也是千百年来,无数智者都问过的问题--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然而,这个问题出自一个小小少年之口,则突显出王守仁的与众不同。无奈那个老师是个有知无识的人,也只能给出个庸俗的答案:“就是读书当官(唯读书登第耳)。”王守仁摇摇脑袋:“最重要的大概不是当官,而是学圣贤。”

一个孩子,思想咋这么深刻呢?原来此前有个小插曲,有一回,王阳明和几个同学出去逛街,路边一个相面先生追着要给他看相,说他的相貌难得一见,恐怕是万里挑不出一。

近几十年来,很多国人对相面算卦等预测的学问嗤之以鼻,并人云亦云的称为“封建迷信”,其实,有句老话叫“医卜不分家”,只不过医生是看病的,占卜者是看命的,就像不能因为有庸医害人就否定医学一样,也不能因为占卜者中混杂着卖狗皮膏药的,就把预测之术一概封杀。

这个相面先生还真不是卖大力丸的,他叮嘱王守仁记住:“当你的胡子长到衣领时,你就入了圣境;胡子长到心口窝时,你就结圣胎了;胡子长到丹田(小腹处)时,你就圣果圆满了。(“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这几句话精炼的概括了阳明先生的一生,也开启了他智慧的大门。

侠客之梦

在北京住的日子久了,王守仁对北京的人文掌故,风土人情也有了相当了解。其时距离土木堡之变不过三十几年,于谦保卫北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也让少年王守仁心驰神往,他感佩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节,在其祠堂前留下这样一幅联: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千古文人侠客梦,十三岁的王守仁不满足于单单凭吊一下先贤,他溜出学校,单枪匹马来到了居庸关。当年朱元璋担心北元贼心不死,拨出大笔“国防经费”修建了“居庸关战略防御系统”,足见此地之险要。这个胆识过人的少年在居庸关附近“考查”了一个多月,拜访乡村老人,询问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思考御边方策,“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从居庸关回来没多久,王守仁梦见自己去拜谒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庙,他在梦里还作了一首诗:“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这个梦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四十年后,早已不是少年的王守仁途经桂林,亲身到了伏波庙,发现周围的情境“宛然如梦中”,让他不禁感慨这一生都是冥冥中安排好的局,这是此刻的他始料未及的。
诸葛亮始终是王守仁心仪的先贤,也是他的榜样,就像他后来吟诵的“孤吟动《梁甫》,何处卧龙岗?”(《春晴散步》)。孔明有隆中对,三分天下之策,王守仁也屡屡想上书朝廷,献上自己的“平安策”,这时,他只有十五岁,王华斥责他太狂妄,其实,从王守仁提出那个何为第一等事的问题起,王华就始终觉的自己这个儿子不着调,这个状元老子还曾嘲笑儿子:“你这个小样儿,还想做圣贤(“汝欲做圣贤耶!”)?”他却不知道,若没有这个儿子,后人早就不记得王华状元是何许人了。但是,王守仁的爷爷--王天叙老爷子却坚持认为,自己这个孙子将来必成大器,之后的历史似乎也是要向后人宣示,王老爷子的那份淡泊,比起他状元儿子那份对读书登第的热衷,要高明的多。(未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滕王阁,矗立在南昌城西,濒临赣江,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自唐以来,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成为吟诵滕王阁的千古名句,真可谓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 元代伟大的杂剧作家关汉卿,号已斋,大都人(一说河北省祁州伍仁村人),大约生于元太宗年间(1229—1241年),卒于大德年间(1297一1307年)。据钟嗣成《录鬼簿》记载,他曾任太医院尹,可能是医生。邾经在为夏庭芝《青楼集》作的序中,认为他是金朝遗民,在元朝是不允许走仕途之路的。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为一时之冠。”他擅长歌舞,精通音律,能吟诗,会琴箫。这些便于熟悉舞台,接触演员,了解观众的活动,为他从事杂剧创作,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实践经验。
  • 孔子出生在鲁国。他的祖先是宋国人。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孔子诞生。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
  • 朱淑真,宋代女词人。又名朱淑珍、朱淑贞,生约南宋高宗、孝宗时期,《四库全书》中称其为浙中海宁一带的人。
  • 欧阳修是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著名文学家,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曾任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参知政事等官。
  • 据《后汉书》记载:郑玄曾拜马融为师,马融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望的大师,有学生四百多人,所以,只有高级学生能够听到他亲自讲课。郑玄和其他同学一样,只能听高级学生转述老师讲过的内容。即使这样,郑玄没有因此懈怠或偷懒,依旧勤奋研读,如此三年而不辍。
  •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隋唐之后,羽扇与纨扇大量出现,而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喜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一些诗人词人,除了饮酒作诗,经常边摇纨扇边吟诗作赋。历代文人墨客们还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抒情言志,形成了独特的“扇子文化” 误点成蝇 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汉恒帝曾赐曹操一柄“九华扇”,十分名贵,其子曹子建特为此写了一篇《九华扇赋》。 曹操便请杨修为他画扇,不料杨修不小心将一滴墨掉到了扇上,他急中生智,将扇上的墨点画成一只欲飞的苍蝇,曹操看后竟误以为真,忙用手去拍打。从此,“误点成蝇”的典故流传至今。 唐伯虎巧画扇面 唐伯虎很擅长画扇面,他技艺超群,远近闻名,有好事者不服气,就故意出难题刁难。 一天,有人来请唐伯虎画扇面,要求他在小小的扇画上画100只骆驼。唐伯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就开始画了起来。只见他先画了一片沙漠,又在沙漠中间画了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随后在山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它的前半身正被山壁挡住;在山的右侧画了一只露出前半身的骆驼,正被主人牵着。画完后,唐伯虎放下了笔。 来人一看就急了,说:“这可不够一百只啊!”唐伯虎立即又拿起笔来,在旁边题了一首诗:“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来人一看,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没过几天,又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让唐伯虎画扇。他自己命了一个题,叫《花香》,但扇面上不要一瓣花。唐伯虎点点头,就在扇面的右边画出几片绿叶来,一群蜜蜂,一只蝴蝶,正飞了过去。然后,唐伯虎在扇面上题了“花香”二字。秀才看了,赞叹不已。◇
  • 苏东坡命张二先把欠绸缎商的二万钱连本带利还了帐,然后将剩余的钱给张二作本钱继续做买卖。就这样,一件难办的案子被苏东坡轻易的了结了。
  • 陶渊明的心境,犹如他的名作〈桃花源记〉一样的高洁。他的真隐,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