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大行书

天下第三行书:宋.苏轼〈寒食帖〉

路圣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8094
【字号】    
   标签: tags: , ,

〈寒食帖〉全称〈黄州寒食诗帖〉,书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69年),系两首五言十二名诗,共17行,129字。品其诗,苍劲沈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寒食帖〉的真迹今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洵长子。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谪贬惠州、儋州(海南岛),最后北还,病死于常州,追谥文忠。

苏轼文如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黄庭坚号称“苏黄”;且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又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大家”。

〈寒食帖〉起伏跌宕 气势奔放

这篇〈寒食帖〉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69年),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书行草〈黄州寒食二首〉诗。这两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意象阴霾,渲染出一种沈郁悲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惆怅心境,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恣肆飞扬,痛快淋漓,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苏轼将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之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连,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变化万千。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

时苏轼被贬琼州,黄庭坚思及好友,情难自抑,欣然命笔,题跋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壁合。

旷世神品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各(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亦题跋赞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论,《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稿〉是圣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寒食帖〉原文︰

其一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与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其二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鸟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话说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常感叹无人可以共论书艺,于是魏徵便向唐太宗推荐了一位年仅三十六岁的后起之秀,这位年轻书家即是褚遂良。
  •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是中国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入古出新,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并被尊为四家之首;他的文章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是苏东坡耐人寻味的书法语录之一,意思是书写前没有刻意求好的作品,往往是自然天成的佳作.......
  • 宋四家苏、黄、米、蔡,各有自己的风貌,而四家当中最具艺术创新意识的当推黄庭坚。黄庭坚写字非常用功,年轻时虽然书法就已经相当出色,但他仍对自己的字不满意,原因是.......
  •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后改名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原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他的母亲曾入宫服侍英宗皇后,米芾也得此恩荫而当了个县官,但他“全无富贵愿,独好古人笔札”,为了艺术,丢官也不在意。
  • 一日米芾悠悠醒来,见四周林木茂盛,芳草鲜美,幽静中泛着鸟语花香,仿佛置身桃花源。不远处有凉亭一座,依稀传来声响,于是缓步走向凉亭......
  •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是史上著名的好官,世人赞誉他为“端人正士”,谥曰忠惠。蔡襄除了是勤政爱民的政治家,优秀的书法家外,他对茶叶的研究及推广也有卓著的贡献..............
  • 宋徽宗赵佶,是南宋君王,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数一数二的皇帝。宋徽宗自幼聪敏,展现过人的艺术才华,长大后更是乐之不疲,山水、人物、花鸟、墨竹都十分精通,书法方面取法薛稷和黄山谷加以改变,自创“瘦金体”。
  • 康熙蘸墨落笔,不料灵隐寺中“灵”字上头的“雨”字写大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