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三)

上海涤尘居 沈纯理
font print 人气: 810
【字号】    
   标签: tags:

五、沈尹默与传统书法的关系

早在20世纪80年代,笔者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苏渊雷(已故)教授府上作客。看见客厅上挂着一幅沈尹默先生写的横披,内容是‘钵水斋’三字,落款为‘尹默书’,上面没有年月,然而笔者马上告诉苏教授:‘这字是沈尹老在解放前,国民党的重庆时代所写’,苏教授掐指后予以肯定了。

为什么笔者能根据沈氏用笔,并确定是该时期的作品?第一,笔者是搞过沈氏从艺分期、分类的分析,知道他何时在作何种资料研究,这且不算数;第二,‘字当腕行’正是沈氏所宣导,要知道‘默’字下面四点,就是运腕技法与否的分水岭。正因为他在56岁时,仅属次运腕技法,处于不完全运腕的用笔状态,故在‘得笔’现象中,把默字下面四点底写得平板,缺少了运腕与得笔中,非常明显的外露痕迹,所以在确认时容易多了,这是本质的。

那么分类中的运腕应该怎样来辨别呢?初学者只要知道使用毛笔时,是运用手腕自然地去写的道理,懂得这个窍门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是要运用手腕摆动来书写,势必呈现出纵、横向的,所以,写出来的三点水是不成垂直线,四点底也不成水平线的。然而不运手腕故意做作地去写,这三点水容易成垂直线,四点底写在平行水平线上。

正是基于这个基础上,凡是应用手腕摆动的运动意识,来控制构成中的汉字,那么也就能造就了这个笔势,笔断意连中有“划空取势”,习惯地运用大小弧度、圆圈的结体方法。在笔势中运用强、弱势能的调节下,必然会有偏侧之势的字体结构出现,故而产生的形式称为偏侧型。反之,没有这样字体构成中的形态,就称为正局型的。

如米芾在自己的《吾友帖》(草书九帖之四)文中讲:‘若得大年千文,必能顿长。爱其偏侧之势,出二王之外。’这句话不难理解,前半句是他的想法:假若得到大年写的千字文,必定能够顿时有所长进,后半句是他的看法:讲出自己喜爱大年写千字文的偏侧之势,而且还加以断言:超出‘二王’(即王羲之、王献之)之外。然后,文字外还有另层关系有待推断,既然米芾喜爱他人字体中的偏侧之势,那么自己也该懂得或擅长此道。此说也可以区分出两种笔势的不同。

再说,我们很容易从沈尹默著作、作品中辑出,与传统书法最为相关的内容,最为直接的技法依据,从而找出他人对其持有偏激的原因,然后归纳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赋有历史性意义的终极评价(请阅附表2)。

附表2:沈尹默先生,生于陕西省兴安府汉阴县(今陕西省安康),初名君默、字中,号秋明、匏瓜、闻湖遽庐生等,原籍浙江省吴兴县竹墩村人,享年88岁(1883—1971年)。下面是他从事书法艺术活动的分期、分类年表:

A、(早期)12岁至25岁:‘不明用笔涂抹而已。’结果:‘字俗在其骨。’
B、(中期)25岁、35岁至56岁:‘杂临汉魏六朝诸碑刻的拓本(间接资料)’。结果:‘点画略能均净着实,但乏圆韵。’
C、(中晚期)56岁至60岁:‘遍临褚遂良传世诸碑帖,旁通各家,收集了优秀真迹的影印本,又在故宫博览所藏历代法书名迹(直接资料)’。结果:观受到米芾所讲‘下笔处’的‘下’字而被启迪,‘然较其异同点才得窥前人一致用笔笔法的法度’。
D、(晚期)60岁至88岁:明白用笔法度,提倡‘字当腕行’的方法,重视书法以‘用笔为上’的理论研究。

最后,确信无疑地说:‘我平生笃信米海岳“石刻不可学”及“又无索靖真迹,看其下笔处”这两句话。’(沈尹默《沈尹默论书丛稿》第136页)

总结: 沈尹默先生12岁开始学习书法,前44年着力于碑刻,后32年专注于真迹,共76年。由于使用间接资料改为直接资料,开始懂得把研究重点,从结构间架转移到用笔技法上来,特别是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两个条件:低执笔与腕部摆动的具体部位。

正因为他注重了运腕的作力与笔锋的受力关系,那么两者之间,只有手腕当量的力度,却好处在相对平衡条件下,所以产生了笔锋动态变化的法则性规律,这样就符合了物理中力学的基本原理,才能一举成功。

在文字著作中,他主张三个要点构成了基础理论:(1)重视直接资料(真迹及其印影本)研究;(2)提倡字当腕行;(3)从宋人着手研究,再回溯到唐及魏晋时代。

说明: 不了解传统书法的真正内涵,也就是不懂‘书法以用笔为上’者,甚至妄议沈尹默的字,以没有个性来否定他的一切。而笔者观察到的事实是:议论者自己连基本笔法的定义都弄不懂,就忘乎所以地妄加评论,真是个可笑至极的现象!因为评论者忘却了书法的本质,这是需要以技法为先导的事实来支撑。

沈尹默的大字也是极其优秀的,更好笑的是:有位缺乏逻辑思维修养者,评议了沈氏书写的小字后,又忘记了他作品中的大字,却反过来有失公允地提出‘沈尹默书法的局限’,因目力不济而不足以书写大字,与不擅长把握大幅布局为由的观点等。

笔者以为:沈先生在生理上虽然存在着缺陷,也是身不由己的事,但是,他有权选择战胜困难的能力,由此所下的功夫,你仍然不能理解之下,才使自己沦为睁眼瞎!世上岂有不知勤能补拙的道理?真是在象牙上挑瑕疵!这都归咎于道德、学问的欠缺,阻碍了知识增长与专业提高,才会出言不逊!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因为持有批评态度者,几乎无一人可与沈尹默的书法相提并论,而予以肯定态度者,大多是为传统书法学有所成者,所以笔者要仗义执言,并为前一类人下此定论:(1)最好不要有以贬低人家,来抬高自己的习惯。如果没有像沈尹老那样地下过工夫,最好先去下工夫,但这是要智行两尽的!建立起一个自身的高度,然后再来评论他人。(2)说实在的:连一个大书家的评价,都做不到客观公正的话,那么,还有何能耐再来说三道四呢?又怎么会有能力了解整个书法史呢?倒反而说明其本人毫无学养,才会大放厥词!

1961年4月8日《新民晚报》为沈尹默发表了集句七律: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并开书法展览会,观毕因集宋人诗句,题记一时之盛。‘家家图画有屏风(王安石句),每岁烟花一万重(陈与义句),更拂乌丝写新句(陆游句),忽惊云海戏群鸿(苏轼句)’。现在我们看到是该集句后两句的楹联,饶有苏东坡行书的韵味,看了这幅大字行书对联后,殊不知那些传统书法的外行者们阅后有何观感?(请阅插图1)

不仅如此,沈尹默先生还有二件代表作,(一)临《怀素小草千字文》的作品,是以非一拓直过、用内擫的书写技法。(二)上海市虹口区海伦路504号沈尹默故居二楼书房,在当时的西面墙上挂了幅他自写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横披,是以一拓直过、用外拓的书写技法。很明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书写技法,均收入《沈尹默法书集》内,从上述书作可以证实,他是位精湛于笔法的现代大书家。

他对自己的艺术从不张扬,曾经称于右任为名家,自谦为法家。台湾著名书家王静芝,系沈尹老在国民党重庆时代的学生,他向学者陈玉玲披露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谈话,一次在王的询问下,‘沈自许“米元章以下”,但只对我说,并不曾对外标榜。有一次,我对沈先生说“董其昌不错!”沈先生笔不停辍,抬起戴着深度眼镜的脸,说:“董其昌,还差一点!”然后继续低头写着说:“米元章以下啊!”’。

台湾私立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的硕士论文者,即研究生陈玉玲在撰写《沈尹默文学及书法艺术之研究》时,誉其为‘民国以来书家第一人’,其实何止于此!我们只要综观了历代最优秀的真迹,并予研究之后,包括笔者在内都会赞同他实至名归的自评,同时不要忽略鲜于伯机(鲜于枢字,或作伯几),当时连知名度较高的赵孟頫,都得佩服他的用笔技法,何况他的实力也可与沈尹老抗衡。由此看来:沈尹默先生不论是现在或将来,仍然是我们所要学习与借鉴的例证。

由于沈尹默先生的书法,是现代人学习‘二王’最成功的代表人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他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总结其生平的得失。上面图表中的文字与内容,均缉自于沈先生著作,从该表中可以直接归纳出:沈先生从事书法艺术有个漫长的经历,但真正能够进入到二王体系,则是从56岁开始,也就是客观地说明他从56岁以后,努力方向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

另外还要告诉大家:沈尹默也是从米芾体式进入‘二王’的,这是极其成功的例证,足以说明学米可以兼得‘二王’体式。所以笔者极其审慎,即概括其从事传统书法的分期、分类活动与得失,又以切实、公正评论来肯定他的历史地位,再取事实来驳斥那些不实之词,更为直接资料的重要性作出佐证,论述传统书法与沈尹默以飨同好,笔者甚感至幸之极矣。

综上所述,沈尹默先生在传统书法上的努力,虽然是他个人所取得的成功,确切地说,也是为我们民族在人类社会中,取得再一次创造非物质遗产的成功例证。

六、我们学习传统书法时,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所持态度

需要告知的是,学会甄别严、宽两种书写技法,仅仅是个开始,只有真正掌握上述内容后,我们才能理性地从笔法、笔势中观察,要是能看出别人写字懂不懂笔法,也就能判断他人的用笔方法,更能看出书写人从传统书法中,究竟是接受哪位书家体式的影响,以及所具备技术含量的程度等等,到这时候,不仅是真正懂得了传统书法,还具备了条件可以做个名符其实的书家,及传统书法的鉴赏专家。暮然想起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讲:‘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插图1)

笔者不禁也感慨系之,所走的道路过于漫长,直到头发花白才忽然感触到人生的短暂,虽然不敢说‘人书俱老’,但是,搞书法的要把问题真正弄清楚,这个成功的概率几乎很渺茫,因为这是要站在书史的高度上看问题,成功的毕竟是个案而已,即便成功的话,当事人至少是‘老冉冉其将至矣’,这都是历代书家们共同经历的不幸。所以沈尹默再也不愿意后人,在学习传统书法上多走弯路,经过他的努力培育了一代人的成长,以致后人再走弯路的老问题,现在看来可以解决了,也就是直接宣告:从今以后该现象已在历史上不复存在了!快慰的是传统书法到了今天,终于可以向后人有个交代。

当然,历史只是给予笔者一次良机,来揭示传统书法的内涵,而思维方式与方法论,才是真正让笔者弄清楚历史中的陈因。另方面,要不是仰仗先民们,尚存发奋努力的真实记录,那么就断然没有后来者的成果,很明显,笔者是踩着成功者铺设的阶梯而上达,所以深切地感受到:个人作用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是多么微小呀!由而再次强调:我们要真正懂得学习传统书法,就必须尊重前人所取得的成果。(全文完)

写于海上涤尘居

2002年12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纽英崙中华公所﹑波士顿华侨文教服务中心﹑波士顿中华书法会﹑纽英崙艺术学会﹑波士顿中华表演艺术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汉字文化节”﹐于7月31日下午假中华公所会议厅隆重揭幕﹐近六十人参加了会议。
  • 朱熹的这“二十四字”阅读法,实质上谈的是一种精读方法...
  • (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说话中气十足的80岁台中市资深美术家郑文礼,从事书法教学40余年,能轻易舞动重逾两台斤的大笔,却如行云流水。曾参加中部美展、大墩美展,及国际名家邀请展等各种联展及个展,担任佛寺的书法指导,出版过行书、草书、篆书3种古字文。
  • 侨委会洛杉矶地区推动汉字文化节,举办系列活动,继说故事比赛后,9日上午于阳光教育中心展开书法研练,7,80位不同年龄层的小朋友参加,书法硬、软体演练,成语朗读,最后并展示暑期中文学习心得,诗词朗诵、歌舞、饶口令的表演。   
  • 在点与线、黑与白中,凝聚了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神态与意象,透著书法家的情感、智慧...
  • 过去我们学习传统书法,往往不问传统书法的基本定义就开始盲从了!而且要耗费大量时间,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结果还是不容易弄清楚怎么会事。现在可以简而言之地讲:传统书法主要是指,在世代相传中具有代表资格的,是以真迹中最高等级、最优秀书写技法为先导,含有统一的内涵,并已形成主体特征方面的具体形象。又必须清楚什么是书法?‘书’就是写,‘法’是强调着要用方法去写。学习书法原本就是要讲究书写技法,和字内的学问,所以要从传统书法中,界定出书写技法的分类及其属性,并形成体系性的研究,予以互证来证实其本质的存在。应该懂得:只有从传统书法中提取出其中最优秀的技法,才能满足书法教育和传统书法学的需要,更能开展各项有效的研究。
  • 在唐代颜体的出现是最为显眼,请注意这里有个限制,主要是指颜真卿(709--785)的书写技法。(1)从《祭侄稿》字距中发现:牵丝均处于同一角度的斜度,使人感觉刻板而毫无变化,从而证实颜氏只能应用肘部动力,不会运用腕部动作来安排牵丝变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笔杆保持垂直地书写着,而《告身》的真实性争议颇多,就不便作为例证了。(2)再以《祭侄稿》的不运腕作对比,如褚遂良(596—658)《大字阴符经帖》,或《褚摹王羲之兰亭帖》(也有人疑是米芾所作)都是运腕的,书写时笔杆非要摆动不可。再查看与褚同一时期的李世民(599—649年),如《晋祠铭碑》、《温泉铭碑》、《屏风碑》等,虽然都是拓本,属于间接资料,但足以证实其运腕之灵活,笔杆的摆动,可以使颜真卿感到汗颜的程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就需要有个理性与综合性的分析推断。
  • 大篆在我们当今社会中,已经不再是一种实用的字体,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和存在意义依然经久不衰,它的精神内涵、神性特点和传统艺术价值,通过许多归属大篆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留传下来的古人佳作,发挥其影响力。
  • 新年元旦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最常见的单字斗方春贴是哪个字呢?摘冠的当属“福”字。这个福字不仅是庶民百姓热爱,也为朝廷皇室钟爱。为什么从帝王到庶民家,新年都尚“福”迎“福”呢?在中华文化中“福气”到底从何而来?
  • 在两周金文书法中,《虢季子白盘》铭文与众不同,艺术性相当突出。它流淌着创意者与书写者的人生境界及道德标准,负载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气息,隐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且具创意精神。《虢季子白盘》铭文在章法上,兼具传统和独特的审美性,寓古寓新、亦古亦新的境界显示其表现技艺之炉火纯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