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之辨”与“中华大义”

王闻
font print 人气: 152
【字号】    
   标签: tags: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弱,无力制约诸侯国,导致天下大乱群雄争霸,蛮、夷、戎、狄的大部分加入中原逐鹿,逐渐成为诸夏的一分子,形成了“华夏民族”。

周朝王室的衰弱,为维护华夏民族的生存,齐桓公宰相管仲倡“尊王攘夷”政策,确立周朝王室的正统地位,在周朝王室的衰弱无力制约诸侯国,外族频频入侵周朝势力范围中原情况下,诸侯国制定出攻守同盟,共同维护周朝的完整和华夏一脉。

中华文化,以仁义为心,礼仪为形。孔子作春秋大义,提倡华夷之辨,不以种族为标准,而以文化礼仪作量度。如楚国自称蛮夷,其后文明日进,中原诸侯与之会盟,则不复以蛮夷视之;而郑国本为诸夏,如行为不合礼仪,亦视为夷狄。若夷狄向慕中国,能行礼仪,则褒扬而进之。

“尊王攘夷”后的“华夷之辨”,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准的,同化汉文化的民族都视为开化文明的华夏之一员,反之,就是没开化的野蛮民族和野蛮人。

“尊王攘夷”实施的基础是“华夷之辨”,而“攘夷”是春秋大义的核心。

“王”字,三横代表“天、地、人”之三才,中间顶天立地的一竖是贯通“天、地、人”三才之理的意思,整体意思是贯通“天、地、人”三才之理者为“王”,这是从表象看,究其内涵:“王”字也深刻的表现了论述“天、地、人”三才之理的传统文化为王道文化!

春秋战国建立在“华夷之辨”之基础上的“尊王攘夷”,实际上是以维护传统文化为根本,只是体现在维护人间的“周王室”为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以周王室(古代政府)为核心,来维护传统文化的的完整和华夏一脉。

现代之中国人,都向往传统文化的教化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在国家处于道德败坏之极点,希望恢复传统文化精神来维护国家、个人及家庭的未来。但是,要恢复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道德回归,首先得进行“华夷之辨”,在明白什么是“华”,什么是“夷狄”的基础上的“尊王攘夷”!

谁是“夷狄”和“华人”,这个很简单:谁反对传统文化,谁在反天、反地、反人的灭绝传统文化,谁就是“夷狄”,那些继承和愿意回归传统文化精神和道德的,就是“华人”了。

一些现代学者,总是把国家管理制度和法制当高深莫测的学问研究,其实不过就是一种弥补人类道德败坏以后的一种技术补救措施而已。

日本等亚洲发达国家都是中华文化圈内的一员,明治维新的推动者是日本社会底层的武士,正是这些武士抱着“尊王攘夷”的理念,和“精忠报国”之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决心推动的,没有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就没有日本的明治维新和现代之日本,明治维新也只是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结束封建社会之道德基础上的西方国家管理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引进而已。

如今失去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国人,要想恢复过去的荣光就得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的回归,这也是亚洲中华文化圈中的那些国富民强的国家、地区所揭示的道理。

现代中国,只是顶着中华的空名,是马列全盘西化之中国。而文革就是一种文化革了另一种文化的命,取而代之的政治运动,也是中国道德沦丧的根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命脉,也是一国之根本,维护中华传统文化就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根和中国之本!

如上分析所言:春秋战国建立在“华夷之辨”之基础上的“尊王攘夷”,实际上是以维护传统文化为根本的,以此为维护中华民族之命脉。

以此为鉴,那么在时代更替、历史发展到今天的中国,无论实施什么国家体制也只有以传统文化为“王”,远离那些反人性道德与传统文化之仁义道德为敌的歪理邪说,才有希望复兴,这就是如今中国人“华夷之辨”的意义和以维护、证实传统文化为立足之根本的中华大义,也是中国之大义,更是每一个身为黄炎子孙的根本大义!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一个人都要生存,可是假如生存是以扭曲一己良知为条件,何等悲哀!
  • 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贤人,姓蘧名瑗,表字伯玉。他德才兼备,外宽内直,生性忠恕。但当时的卫灵公不用他,却重用着一个叫弥子瑕的人...
  • 在本次文明开始的时候,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神话和传说,拿我们中华民族来说,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再到黄帝大战蚩尤,大禹治水、再到子牙封神等等。在流传过程中这些神话都有着好几种“版本”...
  •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他家世代业医,李时珍从小继承家学,很年轻时就成为一名在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李时珍曾历时二十七年着成《本草纲目》,这部旷世名著的产生说起来还有一段生动的起因。
  • 土地代表着财富,也常有因土地而出现的纠纷,哪能想到会因舍地而得到福报呢...
  • “宽厚”指的是待人接物的宽容和厚道。宽厚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即便自身需要忍让,需要吃亏,即便自己被误解。民国时期文人林语堂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我认为宽容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品质,它也将成为成熟后的世界文化的最伟大的品质。”
  • 女儿们的幸福秘诀,如果出嫁时的锦囊里只能放进去一个字的妙计,婆婆与妈妈一定建议“忍”这个字...
  • 有句老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非常正确,没养过小孩的人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另一句老话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就值得商榷,因为有很多父母对子女抱着或多或少的愧疚感,总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却不知道该怎么教养孩子才最恰当;还有很多父母出发点是好的,最后却把亲子关系越搞越糟...
  • 古时候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代虽不是这么回事,但是饮食男女离不开经济问题,这是古今一致的,也是得第一个拿出来谈的。
  • 称鸡为“五德之禽”,所以大年初一便被定为鸡日....
评论